【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传输层(四)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传输层(四)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传输层(四)及答案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传输层(四)及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综合应用题/B(总题数:4,分数:84.00)一个 UDP首部的信息(十六进制表示)为 0xF7 21 00 45 00 2C E8 27。UDP 数据报的格式如下图所示。试问:(分数:35.00)(1).源端口、目的端口、数据报总长度、数据部分长度。(分数:3.50)_(2).该 UDP数据报是从客户发送给服务器还是服务器发送给客户?使用该 UDP服务的程序使用的是哪个应用层协议?(分数:3.50)_(3).一个 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字段为 8192B,要使用以太网来传送。假定 IP数据
2、报无选项。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 IP数据报片?说明每一个 IP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和片段偏移字段的值。(分数:3.50)_(4).在使用 TCP传送数据时,如果有一个确认报文段丢失了,也不一定会引起与该确认报文段对应的数据的重传。试说明理由?(分数:3.50)_(5).如果收到的报文段无差错,只是未按序号,则 TCP对此未作明确规定,而是让 TCP的实现者自行确定。试讨论两种可能的方法的优劣: 1)将不按序的报文段丢弃。 2)先将不按序的报文段暂存于接收缓存内,待所缺序号的报文段收齐后再一起上交应用层。(分数:3.50)_(6).一个 TCP连接要发送 3200B的数据。第一个字节的编号为 1
3、0010。如果前两个报文各携带 1000B的数据,最后一个携带剩下的数据,请写出每一个报文段的序号。(分数:3.50)_(7).设 TCP使用的最大窗口尺寸为 64KB,TCP 报文在网络上的平均往返时间为 20ms,问 TCP协议所能得到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假设传输信道的带宽是不受限的)(分数:3.50)_(8).已知:当前 TCP连接的 RTT值为 35ms,连续收到 3个确认报文段,它们比相应的数据报文段的发送时间滞后了 27ms、30ms 与 21ms。设 =0.2。计算第三个确认报文段到达后的新的 RTT估计值。(分数:3.50)_(9).网络允许的最大报文段的长度为 128字节,
4、序号用 8比特表示,报文段在网络中的寿命为 30s。求每一条 TCP连接所能达到的最高数据率。(分数:3.50)_(10).在一个 TCP连接中,信道带宽为 1Gb/s,发送窗口固定为 65535B,端到端时延为 20ms。问可以取得的最大吞吐率是多少?线路效率是多少?(发送时延忽略不计,TCP 及其下层协议首部长度忽略不计)(分数:3.50)_主机 A基于 TCP向主机 B连续发送 3个 TCP报文段。第 1个报文段的序号为90,第 2个报文段的序号为 120,第 3个报文段的序号为 150。(分数:24.50)(1).第 1、2 个报文段中有多少数据?(分数:3.50)_(2).假设第二个
5、报文段丢失而其他两个报文段到达主机 B,那么在主机 B发往主机 A的确认报文中,确认号应该是多少?(分数:3.50)_(3).考虑在一条具有 10ms来回路程时间的线路上采用慢启动拥塞控制而不发生网络拥塞情况下的效应,接收窗口 24KB,且最大段长 2KB。那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发送第一个完全窗口?(分数:3.50)_(4).设 TCP的拥塞窗口的慢开始门限值初始为 12(单位为报文段),当拥塞窗口达到 16时出现超时,再次进入慢启动过程。从此时起若恢复到超时时刻的拥塞窗口大小,需要的往返时间是多少?(分数:3.50)_(5).假定 TCP报文段载荷是 1500B,最大分组存活时间是 120s
6、,那么要使得 TCP报文段的序列号不会循环回来而重叠,线路允许的最快速度是多大?(不考虑帧长限制)(分数:3.50)_(6).一个 TCP连接使用 256kb/s的链路,其端到端延时为 128ms。经测试发现吞吐率只有 128kb/s。试问窗口是多少?忽略 PDU封装的协议开销以及接收方应答分组的发送时间(假定应答分组长度很小)。(分数:3.50)_(7).假定 TCP最大报文段的长度是 1KB,拥塞窗口被置成 18KB,并且发生了超时事件。如果接着的 4次进发量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该窗口将是多大?(分数:3.50)_一个 TCP首部的数据信息(以十六进制表示)为:0x0D 28 00 15
7、50 5F A9 06 00 00 0000 70 02 40 00 C0 29 00 00。TCP 首部的格式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分数:14.00)(1).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各是多少?(分数:3.50)_(2).发送的序列号是多少?确认号是多少?(分数:3.50)_(3).TCP首部的长度是多少?(分数:3.50)_(4).这是一个使用什么协议的 TCP连接?该 TCP连接的状态是什么?(分数:3.50)_主机 H通过快速以太网连接 Internet,IP 地址为 192.168.0.8,服务器 S的 IP地址为 211.68.71.80。H 与 S使用 TCP通信时,在 H上捕获的其中
8、 5个 IP分组如表 1所示。 B表 1/B编 号 IP分组的前 40字节内容(十六进制)145 00 00 30 01 9b 40 00 80 06 1d e8 c0 a8 00 08 d3 44 47 500b d9 13 88 84 6b 41 c5 00 00 00 00 70 02 43 80 5d b0 00 00243 00 00 30 00 00 40 00 31 06 6e 83 d3 44 47 50 c0 a8 00 0813 88 0b d9 e0 59 9f ef 84 6b 41 c6 70 12 16 d0 37 e1 00 003 45 00 00 28 01
9、9c 40 00 80 06 1d ef c0 a8 00 08 d3 44 47 500b d9 13 88 84 6b 41 c6 e0 59 9f f0 50 f0 43 80 2b 32 00 00445 00 00 38 01 9d 40 00 80 06 1d de c0 a8 00 08 d3 44 47 500b d9 13 88 84 6b 41 c6 e0 59 9f f0 50 18 43 80 e6 55 00 00545 00 00 28 68 11 40 00 31 06 06 7a d3 44 47 50 c0 a8 00 0813 88 0b d9 e0 59
10、9f f0 84 6b 41 d6 50 10 16 d0 57 d2 00 00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0.50)(1).表 1中的 IP分组中,哪几个是由 H发送的?哪几个完成了 TCP连接建立过程?哪几个在通过快速以太网传输时进行了填充?(分数:3.50)_(2).根据表 1中的 IP分组,分析 S已经收到的应用层数据字节数是多少?(分数:3.50)_(3).若表 1中的某个 IP分组在 S发出时的前 40字节如表 2所示,则该 IP分组到达 H时经过了多少个路由器? B表 2/B来自 S的分组45 00 00 28 68 11 40 00 40 06 ec ad d3 44 47 50
11、 ca 76 01 0613 88 a1 08 e0 59 9f f0 84 6b 41 d6 50 10 16 d0 b7 d6 00 00注:IP 分组头和 TCP段头结构分别如图 1,图 2所示。 图 1 IP分组头结构(分数:3.50)_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传输层(四)答案解析(总分:8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综合应用题/B(总题数:4,分数:84.00)一个 UDP首部的信息(十六进制表示)为 0xF7 21 00 45 00 2C E8 27。UDP 数据报的格式如下图所示。试问:(分数:35.00)(1).源端口、目的端口、数据报总长度、数据部分长度。
12、(分数:3.50)_正确答案:(第 1、2 字节为源端口,即 F7 21,转换为十进制为 63265。第 3、4 字节为目的端口,即 00 45,转换为十进制为 69。第 5、6 字节为 UDP长度(包含首部和数据部分),即 00 2C,转换为十进制为44,数据报总长度为 44字节,数据部分长度为 44-8=36字节。)解析:(2).该 UDP数据报是从客户发送给服务器还是服务器发送给客户?使用该 UDP服务的程序使用的是哪个应用层协议?(分数:3.50)_正确答案:(由上题可知,该 UDP数据报的源端口号为 63265,目的端口号为 69,前一个为客户端使用的端口号,后一个为熟知的 TFTP
13、协议的端口,可知该数据报是客户发给服务器的。)解析:(3).一个 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字段为 8192B,要使用以太网来传送。假定 IP数据报无选项。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 IP数据报片?说明每一个 IP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和片段偏移字段的值。(分数:3.50)_正确答案:(以太网帧的数据段的最大长度是 1500B,UDP 用户数据报的头部是 8B。假定 IP数据报无选项,头部长度都是 20B。IP 数据报的片段偏移指出一个片段在原 IP分组中的相对位置,偏移的单位是8B。UDP 用户数据报的数据字段为 8192B,加上 8B的头部,总长度是 8200B。应当划分为 6个 IP报片。各 IP报
14、片的总长度、数据长度和片偏移的值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6IP报片长 1500B1500B1500B1500B1500B820B数据长 1480B1480B1480B1480B1480B800B片偏移 0 185 370 555 740 925)解析:(4).在使用 TCP传送数据时,如果有一个确认报文段丢失了,也不一定会引起与该确认报文段对应的数据的重传。试说明理由?(分数:3.50)_正确答案:(这是因为发送方可能还未重传时,就收到了对更高序号的确认。例如主机 A连续发送两个报文段:(SEQ=92,DATA 共 8B)和(SEQ=100,DETA 共 20B),均正确到达主机 B
15、。B 连续发送两个确认:(ACK=100)和(ACK=120),但前一个确认帧在传送时丢失了。例如 A在第一个报文段(SEQ=92,DATA 共 8B)超时之前收到了对第二个报文段的确认(ACK=120),此时 A知道,119 号和在 119号之前的所有字节(包括第一个报文段中的所有字节)均已被 B正确接收,因此 A不会再重传第一个报文段。)解析:(5).如果收到的报文段无差错,只是未按序号,则 TCP对此未作明确规定,而是让 TCP的实现者自行确定。试讨论两种可能的方法的优劣: 1)将不按序的报文段丢弃。 2)先将不按序的报文段暂存于接收缓存内,待所缺序号的报文段收齐后再一起上交应用层。(分
16、数:3.50)_正确答案:(第一种方法将不按序的报文段丢弃,会引起被丢弃报文段的重复传送,增加对网络带宽的消耗,但由于用不着将该报文段暂存,可避免对接收方缓冲区的占用。 第二种方法先将不按序的报文段暂存于接收缓存内,待所缺序号的报文段收齐后再一起上交应用层;这样有可能避免发送方对已经被接收方收到的不按序的报文段的重传,减少对网络带宽的消耗,但增加了接收方缓冲区的开销。)解析:(6).一个 TCP连接要发送 3200B的数据。第一个字节的编号为 10010。如果前两个报文各携带 1000B的数据,最后一个携带剩下的数据,请写出每一个报文段的序号。(分数:3.50)_正确答案:(TCP 为传送的数
17、据流中的每一个字节都编上一个序号。报文段的序号则指的是本报文段所发送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因此第一个报文段的序号为 10010,第二个报文段的序号为10010+1000=11010,第三个报文段的序号为 11010+1000=12010。)解析:(7).设 TCP使用的最大窗口尺寸为 64KB,TCP 报文在网络上的平均往返时间为 20ms,问 TCP协议所能得到的最大吞吐量是多少?(假设传输信道的带宽是不受限的)(分数:3.50)_正确答案:(最大吞吐量表明在 1个 RTT内将窗口中的字节全部发送完毕。在平均往返时间 20ms内,发送的最大数据量为最大窗口值,即 641024B。641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计算机 学科专业 基础 综合 计算机网络 传输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