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重庆市高考一模生物.docx
《2016年重庆市高考一模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重庆市高考一模生物.docx(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6年重庆市高考一模生物 一、选择题 (共 6小题,每小题 6分,满分 36分 ) 1.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可独立合成部分蛋白质 B.蓝藻的有氧呼吸过程无线粒体参与 C.内膜折叠成嵴有利于 ATP 的合成 D.在人心肌细胞中的数量少于腹肌细胞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 A、线粒体含有少量 DNA,可独立合成部分蛋白质, A正确; B、蓝藻为原核细胞,无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无线粒体参与, B正确; C、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有利于 ATP的合成, C正确; D、耗能多的细胞中线粒体含量多,故在人心肌细胞中的数量多于腹肌细胞, D错误 。 答案:
2、 D 2.下列运输过程无囊泡参与的是 ( ) A.D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 B.病菌被吞噬后运输到溶酶体 C.神经递质运输到突触前膜 D.分泌蛋白由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A、 D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是通过核孔,不通过囊泡运输, A正确; B、病菌被吞噬后运输到溶酶体是通过胞吞作用,需通过囊泡运输, B错误; C、神经递质运输到突触前膜是通过突触小泡,需通过囊泡运输, C错误; D、分泌蛋白由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需通过囊泡运输, D错误 。 答案: A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DNA中鸟嘌呤的数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的数量 B.细胞中不同的氨基
3、酸可以由同一种 tRNA携带 C.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都涉及碱基配对的过程 D.真核生物基因的碱基数是肽链氨基酸数的 3倍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 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中鸟嘌呤的数量总是等于胞嘧啶的数量,腺嘌呤的数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的数量,而鸟嘌呤的数量不一定等于胸腺嘧啶的数量, A错误; B、 tRNA具有专一性,一种 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B错误; C、遗传信息的传递 (DNA的复制 )和表达 (转录和翻译 )都涉及碱基配对的过程, C正确; D、 DNA(或基因 )中碱基数: mRNA上碱基数:氨基
4、酸个数 =6: 3: 1,因此基因的碱基数是肽链氨基酸数的 6倍, D 错误 。 答案: C 4.下列选项中,为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所必需的是 ( ) A.光能、 H2O、叶绿素、类胡萝卜 B.叶绿体、类胡萝卜素、 ATP、 CO2 C.光能、酶、 H2O、 H D.酶、 CO2、 H、 ATP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 ATP和 H,同时释放氧气, ATP和 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暗反应主要发生的是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
5、原,所以在暗反应阶段必须参与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ATP和还原剂 H,此外还需要多种酶的催化 。 答案: D 5.下列对艾滋病患者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体内具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B.机体三道防线的防御能力均显著增强 C.正常人与其握手或者拥抱不会感染艾滋病 D.与先天无胸腺的人一样,体内 T细胞数目异常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A、艾滋病的病原体进入机体后成为抗原,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使机体内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A正确; B、艾滋病病毒主要侵染 T细胞,导致人体免疫能力降低, B错误;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6、。 因此,正常人与其握手或者拥抱不会感染艾滋病, C 正确; D、艾滋病病毒主要侵染 T细胞,而 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胸腺,因此与先天无胸腺的人一样,体内 T细胞数目异常, D正确 。 答案: B 6.下列与实验试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苏丹 染液能将脂肪组织样液染成红色 B.健那绿染液能使细胞核中的核酸呈现绿色 C.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用于酵母菌发酵产物的检测 D.双缩脲试剂由甲液和乙液组成,临用前等量混匀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检测蛋白质的 实验; DNA、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 A、苏丹 染液能将脂肪组织样液染成橘黄色, A错误; B、
7、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不能使细胞核中的核酸呈现绿色, B错误; C、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用于酵母菌发酵产物 (酒精 )的检测, C正确; D、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应该先加甲液,后加乙液, D错误 。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7.(9分 )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不同处理后的结果如图所示 。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 A、 B、 C、 D和 E中五组处理中,要证实内源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至少需要经过的处理过程有 _(填字母 )。 (2)综合实验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有: _。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的相互关系为 _(填 “ 协同 ” 或 “ 拮
8、抗 ” )。 (3)通过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规律来探寻生长素的合成和运输过程,理想的方法是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 (1)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这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而顶芽处则由于生长素向下运输,生长素的浓度较低,所以生长的较快,这样就出现了,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而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生长的现象 。 要证实内源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需要设计空白对照组,即 A组、实验组去除顶芽,之后在切口添加生长素进行验证,即 BC组 。 (2)通过实验的结果,可得知: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并抑制侧芽
9、的萌发 。 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细胞伸长 。 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 的生长素浓度升高,这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 导致顶端优势的产生 。 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主要分布在尖端,促进侧芽的生长,因此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的相互关系为拮抗关系 。 答案: (1)A、 B、 C (2) 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并抑制侧芽的萌发 拮抗 (3)同位素示踪法 8.(10分 )打乒乓球是一种全身肌肉参与的协调运动 。 (1)发出启动该运动指令的神经中枢是 _,随之参与调控的神经中枢有_。 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通过神经元的 _(结构 )传到所支配的肌肉,并使其收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重庆市 高考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