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6年重庆市高考一模生物.docx

    • 资源ID:138208       资源大小:71.0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6年重庆市高考一模生物.docx

    1、 2016年重庆市高考一模生物 一、选择题 (共 6小题,每小题 6分,满分 36分 ) 1.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可独立合成部分蛋白质 B.蓝藻的有氧呼吸过程无线粒体参与 C.内膜折叠成嵴有利于 ATP 的合成 D.在人心肌细胞中的数量少于腹肌细胞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 A、线粒体含有少量 DNA,可独立合成部分蛋白质, A正确; B、蓝藻为原核细胞,无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无线粒体参与, B正确; C、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有利于 ATP的合成, C正确; D、耗能多的细胞中线粒体含量多,故在人心肌细胞中的数量多于腹肌细胞, D错误 。 答案:

    2、 D 2.下列运输过程无囊泡参与的是 ( ) A.D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 B.病菌被吞噬后运输到溶酶体 C.神经递质运输到突触前膜 D.分泌蛋白由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A、 D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是通过核孔,不通过囊泡运输, A正确; B、病菌被吞噬后运输到溶酶体是通过胞吞作用,需通过囊泡运输, B错误; C、神经递质运输到突触前膜是通过突触小泡,需通过囊泡运输, C错误; D、分泌蛋白由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需通过囊泡运输, D错误 。 答案: A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DNA中鸟嘌呤的数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的数量 B.细胞中不同的氨基

    3、酸可以由同一种 tRNA携带 C.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都涉及碱基配对的过程 D.真核生物基因的碱基数是肽链氨基酸数的 3倍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 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中鸟嘌呤的数量总是等于胞嘧啶的数量,腺嘌呤的数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的数量,而鸟嘌呤的数量不一定等于胸腺嘧啶的数量, A错误; B、 tRNA具有专一性,一种 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B错误; C、遗传信息的传递 (DNA的复制 )和表达 (转录和翻译 )都涉及碱基配对的过程, C正确; D、 DNA(或基因 )中碱基数: mRNA上碱基数:氨基

    4、酸个数 =6: 3: 1,因此基因的碱基数是肽链氨基酸数的 6倍, D 错误 。 答案: C 4.下列选项中,为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所必需的是 ( ) A.光能、 H2O、叶绿素、类胡萝卜 B.叶绿体、类胡萝卜素、 ATP、 CO2 C.光能、酶、 H2O、 H D.酶、 CO2、 H、 ATP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 ATP和 H,同时释放氧气, ATP和 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暗反应主要发生的是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

    5、原,所以在暗反应阶段必须参与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ATP和还原剂 H,此外还需要多种酶的催化 。 答案: D 5.下列对艾滋病患者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体内具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B.机体三道防线的防御能力均显著增强 C.正常人与其握手或者拥抱不会感染艾滋病 D.与先天无胸腺的人一样,体内 T细胞数目异常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A、艾滋病的病原体进入机体后成为抗原,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使机体内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A正确; B、艾滋病病毒主要侵染 T细胞,导致人体免疫能力降低, B错误;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6、。 因此,正常人与其握手或者拥抱不会感染艾滋病, C 正确; D、艾滋病病毒主要侵染 T细胞,而 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胸腺,因此与先天无胸腺的人一样,体内 T细胞数目异常, D正确 。 答案: B 6.下列与实验试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苏丹 染液能将脂肪组织样液染成红色 B.健那绿染液能使细胞核中的核酸呈现绿色 C.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用于酵母菌发酵产物的检测 D.双缩脲试剂由甲液和乙液组成,临用前等量混匀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检测蛋白质的 实验; DNA、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 A、苏丹 染液能将脂肪组织样液染成橘黄色, A错误; B、

    7、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不能使细胞核中的核酸呈现绿色, B错误; C、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用于酵母菌发酵产物 (酒精 )的检测, C正确; D、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应该先加甲液,后加乙液, D错误 。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7.(9分 )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不同处理后的结果如图所示 。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 A、 B、 C、 D和 E中五组处理中,要证实内源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至少需要经过的处理过程有 _(填字母 )。 (2)综合实验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有: _。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的相互关系为 _(填 “ 协同 ” 或 “ 拮

    8、抗 ” )。 (3)通过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规律来探寻生长素的合成和运输过程,理想的方法是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 (1)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这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而顶芽处则由于生长素向下运输,生长素的浓度较低,所以生长的较快,这样就出现了,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而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生长的现象 。 要证实内源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需要设计空白对照组,即 A组、实验组去除顶芽,之后在切口添加生长素进行验证,即 BC组 。 (2)通过实验的结果,可得知: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并抑制侧芽

    9、的萌发 。 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细胞伸长 。 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 的生长素浓度升高,这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 导致顶端优势的产生 。 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主要分布在尖端,促进侧芽的生长,因此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的相互关系为拮抗关系 。 答案: (1)A、 B、 C (2) 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并抑制侧芽的萌发 拮抗 (3)同位素示踪法 8.(10分 )打乒乓球是一种全身肌肉参与的协调运动 。 (1)发出启动该运动指令的神经中枢是 _,随之参与调控的神经中枢有_。 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通过神经元的 _(结构 )传到所支配的肌肉,并使其收缩

    10、 。 (2)在运动过程中,心跳和呼吸加快 。 使心跳加快的激素是 _,使呼吸加快的调控中枢位于 _。 (3)为提高运动成绩,运动员对同一动作会长时间反复练习,这也是人脑发挥高级功能进行_的过程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 (1)发出启动该运动指令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随之参与调控的神经中枢有小脑、脊髓 。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通过神经元的轴突传到所支配的肌肉,并使其收缩 。 (2)在运动过程中,心跳和呼吸加快 。 使心跳加快的激素是肾上腺素,使呼吸加快的调控中枢位于脑干 。 (3)为提高运动成绩,运动员对同一动作会长时间反复练习,这也是人脑发挥高级功能进行学习和记

    11、忆的过程 。 答案: (1)大脑皮层 小脑、脊髓 轴突 (2)肾上腺素 脑干 (3)学习和记忆 9.(10分 )如表是自然演替下某群落植物种类组成的变化情况 。 演替阶 段编号 物种总数 (种 ) 乔木层优势物种数 (种 ) 乔木 灌木 藤本 草本 针叶树 阔叶树 A 7 3 2 6 1 3 B 4 2 0 3 3 0 C 18 7 4 10 0 6 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演替早期的阶段是 _(填编号 ),依据是 _;若该群落是在原始森林被砍伐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的,则此演替类型属于 _。 (2)据表推测,动物种类最多,分层现象最复杂的群落所处的演替阶段是 _(填编号 );在三个演

    12、替阶段中,若群落遭受同等程度的破坏,则恢复力稳定性最高的阶段是_(填编号 )。 (3)不同演替阶段中乔木层的优势树种不同,主要原因是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后期树种具有 _的特点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群落的演替 。 (1)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物种数目逐渐增加、结构逐渐复杂化,再结合表中数据可知,处于演替早期的阶段是 B;若该群落是在原始森林被砍伐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的,则此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 (2)据表推测,动物种类最多,分层现象最复杂的群落所处的演替阶段是 C;一般情况下,群落的结构越简单,其恢复力稳定性越高,因此在三个演替阶段中,若群落遭受同等程度的破坏,则恢复力稳定性最高的阶段是

    13、 B。 (3)不同演替阶段中乔木层的优势树种不同,主要原因是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后期树种具有适应当前环境的能力更强或竞争能力更强的特点 。 答案: (1)B 群落的物种数少、结构简单 次生演替 (2)C B (3)适应当前环境的能力更强或竞争能力更强 10.(10 分 )同一表现型可由不同对基因单独控制 。 下图为一有先天性聋哑患者的系谱,对此分析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该病的基因至少应有 _对,依据是 _。 (2) 2致病基因在 _染色体上; 1和 2是否均为纯合子? _(填“ 是 ” 或 “ 否 ” )。 若 3和一正常男性结婚,生育患该病孩子的概率

    14、 _(填 “ 高于 ” 、 “ 等于 ” 、 “ 低于 ” )群体发病率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 (1)由于 1及 2的父母均正常,表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 1及 2所生后代 1为正常,表明 1和 2所带致病基因不同,因此控制该病的基因至少应有两对 。 (2) 2是女性患者,其双亲均正常,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 2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 1和 2所生后代 1正常,说明 1和 2不可能均为纯合子 。 3可能携带致病基因,故若 3和一正常男性结婚,生育患该病孩子的概率高于群体发病率 。 答案: (1)两 1及 2的父母均正常,表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 1及 2所生后代

    15、1为正常,表明 1和 2所带致病基因不同 (2)常 否 高于 【生物技术实践】 (15 分 ) 11.(15 分 )(1)青蒿素是一种脂溶性强的有机物,受热易分解 。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采用乙醚提取法获得了高活性青蒿素 。 采用乙醚的原因是: 利用 _化学原理; 乙醚在常温下易挥发,有利于青蒿素的纯化,同时能避免 _。 (2)采用组织 _作为外植体 。 先将其接种在脱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形成_,然后转接到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值 _(填 “ 较低 ” 、 “ 较高 ”或 “ 适中 ” )的培养基上长出丛芽,后一阶段属于 _过程,实验中会使用封口膜,其作用是 _。 (3)丛芽生根形成试管苗,移栽至大

    16、田前需打开封口膜在培养室内、外过渡一段时间,目的是 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植物的组织培养 。 (1)采用乙醚提取法获得了高活性青蒿素的原因有: 利用相似相溶化学原理; 乙醚在常温下易挥发,有利于青蒿素的纯化,同时能避免青蒿素在高温下分解 。 (2)采用组织细嫩组织块作为外植体 。 先将其接种在脱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然后转接到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值较低的培养基上长出丛芽,后一阶段属于再分化过程,实验中会使用封口膜,其作用是透气和防止污染 。 (3)丛芽生根形成试管苗,移栽至大田前需打开封口膜在培养室内、外过渡一段时间,目的是使试管苗逐渐适应自然环境 。

    17、 答案: (1) 相似相溶 (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 青蒿素在高温下分解 (2)细嫩组织块 愈伤组织 较低 再分化 透气和防止污染 (3)使试管苗逐渐适应自然环境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5 分 ) 12.如图是利用工程菌生产人生长激素的流程图 。 细胞 A 生长激素 mRNA 生长激素基因 生长激素基因表达载体 细菌 工程菌 请回答相关问题: 如图是利用工程菌生产人生长激素的流程图 。 细胞 A 生长激素 mRNA 生长激素基因 生长激素基因表达载体 细菌 工程菌 请回答相关问题: (1)细胞 A是人体的 _细胞,利用人体的其他细胞 _(填 “ 能 ” 或 “ 不能 ” )提取到编码人体生

    18、长激素的 mRNA,原因是 _。 (2)X是 _过程,其中使用的酶是 _;在生长激素基因表达载体上,能使目的基因顺利表达的元件有 _;表达载体导入细菌后用于筛选的基因称为_。 (3)在将生长激素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细菌前,需用 _处理细菌,目的是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 (1)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激素,因此细胞 A是人体的垂体细胞 。 由于基因发生选择性表达的原因,其他细胞没有编码人体生长激素的 mRNA。 (2)X是以 RNA为模板生成 DNA的过程,即发转录过程,其中需用逆转录酶;在生长激素基因表达载体组成:目的基因 +启动子 +终止子 +标记基因 。 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 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 (3)受体细胞是微生物时,需要用钙离子处理微生物,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其处于感受态 。 答案: (1)垂体 不能 其他细胞中生长激素基因不表达 (2)反转录 逆转录酶 启动子、终止子 标记基因 (3)Ca2+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 (成为感受态细胞 )


    注意事项

    本文(2016年重庆市高考一模生物.docx)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