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GCT(语文)18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GCT(语文)1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GCT(语文)18及答案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CT(语文)18 及答案解析(总分:35.00,做题时间:45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下列字的释义全部正确的一组是*(分数:1.00)A.能(能够)者多劳 倾城(城邑)倾国 山明(明媚)水秀B.情不可却(推辞) 拟(打算)于不伦 摄(拉走)魄勾魂C.上诌下骄(傲慢) 千虑一失(过错) 日进不衰(减少)D.任(听任)其自流 神(神情)飞色动 逆(抵触)水行舟2.在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对国家授予它经营管理的财产依法有(*(分数:1.00)A.变卖权B.财产权C.所有权D.经营权3.从副热带高压带流向赤道低压带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的一支偏转成为_(分数
2、:1.00)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4.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分数:1.00)A.乐府诗集B.论语C.楚辞D.诗经5.下边括号中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分数:1.00)A.蕴(包含)蓄 朝晖(阳光) 久违(离别) 飘曳(拉) 温馨(香气远闻)B.沮(败坏)丧 镌(雕刻)刻 煦(温暖)暖 颀(高)长 整饬(使整齐)C.钦(敬重)羡 悭(吝啬)吝 绉缬(不平) 干坼(裂) 袅(细长柔弱)娜D.困(疲乏)顿 愤懑(生气) 川(路途)资 遐(远)思 妩媚(姿态美好)6.下列有关文史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1.00)A.行路难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B.左传是我国
3、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C.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D.战国策是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后经西汉刘向整理,共 33 篇7.借助三峡电站强大的能源支持,重庆三峡库区沿线可以大力发展的工业是_ 石油加工 钢铁 水泥厂 电镀等有色冶金 纸浆、造纸(分数:1.00)A.B.C.D.8.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_(分数:1.00)A.去年夏季,安徽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B.据电台报道,治理整顿以来,三分之一不合格娱乐场所被关闭C.他是刚到这里来工作的大学生,很多
4、人还不了解D.两个公司的员工都来了,这两个公司的领导也来了9.回乡偶书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这首诗的作者是(*(分数:1.00)A.贺知章B.张若虚C.陈子昂D.王维10.世界上经济发达、石油资源丰富但需要进口石油的国家是_(分数:1.00)A.加拿大B.美国C.日本D.德国1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分数:1.00)A.这个班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彼此之间差距很大B.他的心理素质太差,一有风吹草动,就误以为是草木介兵C.看到老人那可怜的样子,他生出侧隐之心D.公园里百花齐放,好一派诧紫嫣红的景象12.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_(分数:1.00)A.班里出现了不良的现象要及时制止,
5、等到 蔚然成风 后再治理就困难多了B.曹雪芹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经过十年左右呕心沥血, 惨淡经营 ,写出了巨著红楼梦C.对错别字,有的同学 不以为然 ,未引起足够重视,长此下去是要吃亏的D.我到了兰亭,漫步在山阴道上,风景 络绎不绝 ,使我应接不暇1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_(分数:1.00)A.中、日两国部长今天就贸易争端最终达成协议,新晚报就此登发了一则题为“入世第一仗”嘎然收枪的消息B.张学良将军的坟墓在这里是惟一中西结台的建筑,依照将军生前的信仰,坟墓的后面还树着一个黑色的十字架C.美藉华人黄海涛驾驶“信天翁”帆船穿洋过海,抵达新西兰,从而在世界航海史上为炎黄子孙写下了光辉的
6、一笔D.既然你自己早巳不再对往事作无益的回顾与忏悔,那么,面对今天发生的这件事又何须庸人自扰、自寻烦恼呢14.对下边的作品判断有误的一项是_(分数:1.00)A.二十四史都是断代史,如汉书B.左传足解说孔子的春秋的C.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5.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_(分数:1.00)A.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B.停止执行,并自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决议等C.提请该上级国家机关重新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决议等D.报请国务院决定二、填空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6.“ -
7、|_|-”是陶渊明所作的诗句(分数:1.00)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孤征越清江,游子悲路长C.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D.岩穴无结构,丘中有呜琴17.上级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后,首先应 -|_|- (分数:1.00)A.告知当事人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B.立即作出中止原判决、裁定执行的裁定C.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D.审查当事人申请,决定是否再审18.企业管理者对待非正式组织的态度应该是 -|_|-(分数:1.00)A.设法消除B.严加管制C.善加引导、积极鼓励D.扼杀与批判19.在下面文字横线处,填下文衔接最好的一句话*(分数:1.00)A.互相吸纳、互相并存、共同发展B.互相并
8、存、互相吸纳、共同发展C.互相并存、共同发展、互相吸纳D.共同发展、互相并存、互相吸纳2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_|-近代科学 -|_|-严密,治学者多固步自封,以专门为借口,对其他相关学问毫不过问 好几个字表示的意思非常相近,而又有区别,非细心 -|_|-可 这位普通劳动者,用他那最平凡的劳动, -|_|-着“为人民服务”这闪光的人生哲学(分数:1.00)A.分野分辩实现B.分界分辨实践C.分野分辨实践D.分界分辩实现21.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在全球水量中所占比例极小,而且目前全球超过半数的淡水资源以的形式存在,尚未被开发利用(分数:1.00)A.两极的冰盖和高山冰
9、川B.湖泊和河流C.地下水D.洋流22.位于南海和孟加拉湾之间的大半岛是 -|_|-(分数:1.00)A.阿拉伯半岛B.中南半岛C.小亚细亚半岛D.印度半岛23.对下列作品、作家、国籍、体裁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_|-(分数:1.00)A.大雷雨奥斯特洛夫斯基俄国戏剧B.萌芽左拉法国 小说C.福尔摩斯侦探案柯南道尔 英国 小说D.基督山伯爵小仲马 法国 小说24.下列国家按经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_|-(分数:1.00)A.英国、丹麦、瑞典B.瑞典、丹麦、英国C.芬兰、瑞典、挪威D.挪威、瑞典、芬兰25.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分数:1.0
10、0)A.于是;因为所以B.所以;要么要么C.于是;要么要么D.所以;因为所以26.反映一个国家水资源丰富或贫乏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_|-(分数:1.00)A.地表淡水资源的数量B.多年平均降水量C.地表水面占陆地面积的比例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7.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对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正确表述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以上文字(*(分数:1.00)A.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视觉看到的苇眉子幻化为感觉的内容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苇眉子又薄又细C.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静态的苇眉子夸张为跳跃的东西D.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用拟人的方式
11、表现女人编织手艺的高超28.解放区的著名作家和小说有 -|_|-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茅盾的子夜 丁玲的大阳照在桑乾河上(分数:1.00)A.B.C.D.29.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人最恰当的词语.对于这个新问题,要研究出新的解决方法,不能(*(分数:1.00)A.搬用 摆动 罢黜B.搬演 摆弄 罢免C.搬演 摆弄 罢D.搬用 摆动 罢免30.“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出自于 -|_|-(分数:1.00)A.于谦的石灰吟B.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C.荀子的劝学D.施耐庵的水浒传三、阅读理解(总题数:5,分数:5.00)“韦编三绝办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
12、断了多次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日韦编”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其一,现代的形声字古代常常写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许慎所用的“从”字,即今之形声字“纵”字的假借字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 “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纬编即编联简策的纬绳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说文又称“纬,织衡丝也”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策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据此,把横向编联简策的组绳称作“纬绳”、“韦编”
13、是理所当然的其二,古代简书并不一定是用皮绳编缀的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写道:“所用以编简札为册者,多为丝纶,有时写作绳,有时写作编苟勋穆天子传谓汲郡魏家所出皆竹简素丝编,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襄阳古家所出考工记扩竹简书,青丝编居延出土汉简册,则为麻绳”毫无疑义,所谓“素丝编”、“青丝编“都是指的丝绳出土简册,则木简仅见用麻绳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 (分数:1.00)(1).作者认为辞海对“韦编三绝”的“韦”字解释有误,不能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一项是_(分数:0.25)A.把横向编联简册的组绳称作“纬绳”、“韦编”是理所当然的B.孔子读易,竟然多次翻
14、断了简策的编绳C.既然“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把“韦编”读作“纬编”是合理的D.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纬(韦)编即编联简策的纬绳(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0.25)A.目前尚未见到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可能是错误的B.只有“韦编三绝”的“韦”是皮做的绳子,其余编联简册的“韦“都是“素丝编”和“青丝编”C.历史上未见到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是错误的D.“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只见于史书的记载而尚未见到过用皮绳编联简册的实物(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15、_(分数:0.25)A.作者认为“韦”不作“熟牛皮”讲的一个原因是,“韦”应是“经纬”的“纬”的假借字B.作者除了援引陈梦家的汉简缀述中的论述,还考证了我国古代有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C.我国已出土的古代的竹简都是用“素丝编”或“青丝编“的编联的,而编联木简则用麻绳D.简书的竹简是横排的,像织布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绳子是纵向的,像织布的纬线,所以把它称作“纬绳“或“韦编”(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0.25)A.“我们把汉人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句中的“汉人”指的是汉族人,因为当时少数民族还没有使用简册B.“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竞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
16、了多次”易,指的是周易,春秋时期即已传世C.本文作者对“韦”宇做出了新的解释,但这并没有改变成语“韦编三绝“的含义D.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人们借助汉字表意的特性,在文献考订中,常能有新的发现美国和乌干达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能够用前肢攀援的类人猿早在 2*(分数:1.00)(1).这篇文章最恰当的标题是( )(分数:0.25)A.美、乌科学家发现最古老的类人总类动物化石B.1961 年到 1965 年间古人类学家发现化石C.1994 年至 1995 年年科学家发现化石D.科学杂志报道最新消息(2).对第一段中“这一时间早于古人类学家以前的估计”分析正确的是 ( )(分数:0.25)A.类人猿出
17、现在非洲大陆上的时间是距今 2 000 万年以前,早于科学家们在得出此结论之前的估计B.“这一时间”指的是距今 2060 万年,它早于古人类学家在 1961 年至 1965 年考查乌干达后得出的结论C.“古人类学家以前的估计”指的是 1961 年至 1965 年间,古人类学家们在乌干达考查得出的结论D.“这一时间”说的是距今 1 000 万年到 2 500 万年的两个遗志,它早于古人类学家以前的估计(3).文中出现了四个画横线的“这些化石”,对这四个“这些化石”之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0.25)A.前两个“这些化石”意思相同,后一个“这些化石”与“这些化石”意思相同B.前两个
18、“这些化石”意思不同,后一个“这些化石”与“这些化石”意思不同C.前三个“这些化石”是同一个意思,后一个“这些化石”与它们的意思不同D.前两个“这些化石”意思相同,后一个“这些化石”与前两个“这些化石”意思不同(4).1961 年到 1965 年间古人类学家的研究“这些化石”,得出( )的结论 (分数:0.25)A.“这些化石”属于灵长目动物,而椎骨则像属于现代类人总类的动物B.“这些化石”属于现代类人总类的动物C.“这些化石”既属于灵长目动物又属于现代类人总类的动物D.难以判断“这些化石”属于灵长目动物还是属于现代类人总类的动物所谓“安全”,顾名思义,就是安稳、平安、不出事儿,全面确保人、财
19、、物原有的形态和完整性而全面确保人、财、物原有的形态和完整性,来源于全面的安全管理因此,要加强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确保安全,就必须做好“全”字文章,多角度、立体性地做好工作总结实践经验,其主要着力点是做到_要注重全员的安全管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作为企业成员,每个人对安全都肩负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就要求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必须切实搞好群众性的安全教育,增强危机感与责任感,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个个竞相做好安全工作的生动局面要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安全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安全管理必须具有全方位和立体性,切忌“单打一”实现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务必紧紧把握“五个方位”:要把安全教育贯穿生产的
20、始终和各个环节中去,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深入人心,及时、有针对性地破除骄满思想、麻痹情绪和侥幸心理,把握住思想方位;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落实严格的安全责任制,落实严肃的监察和监管,把握住组织方位;建立健全严格的培训机制、业务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努力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把握住业务方位;实行重奖重罚,坚决维护安全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把握住制度方位;加大投入,确保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的齐备与完好,把握住物质方位要开展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时间不同、人员不同、地方不同对于安全的理解和执行力度也就会有所不同在开展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活动中,由于诸如天气、工作任务、人们思想等不确定因素安全工作呈
21、现出不同的特点与规律因此只有紧紧把握这些特点与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一个阶段的安全工作,把安全管理贯穿全程,才能确保安全要进行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只要在执行操作任务,安全管理就一时一刻也不能停对于上述“三全”必须时时抓、天天抓、月月抓、年年抓,形成对安全的长效管理,不断抓,反复抓惟有这样,方能确保最终安全(分数:1.00)(1).上述文字的主旨是( )(分数:0.25)A.安全管理要做到“全”B.安全管理要全方位C.安全管理要全过程D.安全管理要全天候(2).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最合适的是( )(分数:0.25)A.一“全”B.二“全”C.三“全”D.四“全”(3).第三段主要讲述了“要进
22、行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其中务必紧紧把握“五个方位”分别是 ( ) (分数:0.25)A.思想方位、组织方位、业务方位、制度方位、物质方位B.精神方位、组织方位、行业方位、文化方位、物质方位C.精神方位、组织方位、业务方位、文化方位、物质方位D.思想方位、组织方位、行业方位、制度方位、物质方位(4).“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就是要( )(分数:0.25)A.把安全管理贯穿于全程中B.时时刻刻对安全管理都不能放松C.安全管理必须具有全方位和立体性D.每位员工对安全都肩负责任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
23、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的最终结局是悲剧_后人肯定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常伴在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格外的丰富和生动,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该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该感到高兴;在更多的时候无须旁人认可,更不需要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GCT 语文 1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