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社会学概论自考题-26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社会学概论自考题-2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社会学概论自考题-26及答案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社会学概论自考题-26 及答案解析(总分:11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部分 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4,分数:24.00)1.有目的、有意识地变换、调整和控制自然界的活动是_ A.劳动 B.教育 C.培训 D.生产(分数:1.00)A.B.C.D.2.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的_之一。 A.基本内容 B.核心范畴 C.前提条件 D.基本条件(分数:1.00)A.B.C.D.3.马克思认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_ A.教育 B.培训 C.劳动 D.工作(分数:1.00)A.B.C.D.4.劳动是人的体力和智力
2、的耗费和支出,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手段,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础,这体现了劳动的_ A.社会意义 B.经济意义 C.政治意义 D.文化意义(分数:1.00)A.B.C.D.5.劳动是个人认同的重要方式,人们之所以重视劳动,通常是因为它提供了稳定的社会认同感,这体现了劳动的_ A.政治意义 B.社会意义 C.经济意义 D.文化意义(分数:1.00)A.B.C.D.6.1999年 6月,国际劳工组织新任局长索马维亚在第 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是_ A.“体面的劳动” B.“新型劳动” C.“创造性劳动” D.“合作型劳动”(分数:1.00)A.B.C.D.7.劳动可划分为有薪劳动和无薪劳动
3、,其分类标准是_ A.消耗体力还是脑力 B.劳动的二重性 C.劳动对象 D.有否劳动报酬(分数:1.00)A.B.C.D.8.以出卖劳动力换来一定薪资的报酬,又称为工作的劳动类型是_ A.脑力劳动 B.有薪劳动 C.体力劳动 D.抽象劳动(分数:1.00)A.B.C.D.9.劳动可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其所依据的分类标准是_ A.有否劳动报酬 B.劳动的二重性 C.劳动对象 D.消耗体力还是脑力(分数:1.00)A.B.C.D.10.以人体肌肉与骨骼运动为主、以大脑和其他生理系统运动为辅的人类劳动是_ A.脑力劳动 B.具体劳动 C.体力劳动 D.抽象劳动(分数:1.00)A.B.C.D.1
4、1.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始于_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分数:1.00)A.B.C.D.12.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劳动类型是_ A.体力劳动 B.脑力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分数:1.00)A.B.C.D.13.下列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表述,正确的是_ A.是两种劳动 B.是两次劳动 C.在时间和空间上可分割 D.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分数:1.00)A.B.C.D.14.“福特主义”一词起源于_ A.葛兰西 B.马克思 C.杜威 D.默顿(分数:1.00)A.B.C.D.15.以泰
5、勒制原则和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劳动方式是_ A.凯恩斯主义 B.罗斯福主义 C.福特主义 D.后福特主义(分数:1.00)A.B.C.D.16.以精益生产、柔性专业化等非大规模生产方式为核心的新的资本主义积累方式及其社会经济结构的生产劳动方式是_ A.福特主义 B.后福特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罗斯福主义(分数:1.00)A.B.C.D.17.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基础是_ A.社会制度 B.人力资本 C.社会偏见 D.社会网络(分数:1.00)A.B.C.D.18.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是_ A.就业 B.失业 C.肄业 D.择业(分数:1.00
6、)A.B.C.D.19.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是_ A.失业率 B.就业率 C.劳动生产率 D.人口增长率(分数:1.00)A.B.C.D.20.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和文化财富的活动是_ A.生产 B.消费 C.交换 D.分配(分数:1.00)A.B.C.D.21.消费者在消费时所表现出的特有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是_ A.消费心理 B.消费观念 C.消费意识 D.消费行为(分数:1.00)A.B.C.D.22.伴随消费活动表达的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是_ A.消费行为 B.消费心理 C.消费文化 D.消费观念(分数:1.00)A.B.C.D.23.以生活必需品之
7、外的消费为主的社会是_ A.生产社会 B.生活社会 C.劳动社会 D.消费社会(分数:1.00)A.B.C.D.24.费孝通认为传统中国农村经济是一种_ A.消遣经济 B.理性经济 C.感性经济 D.消耗经济(分数:1.00)A.B.C.D.三、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25.以下关于消费与生产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_ A.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 B.生产决定消费 C.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 D.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E.消费影响生产(分数:2.00)A.B.C.D.E.26.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认为消费行为_ A.是单纯的个体经济行为 B.不单纯是一个个体的、纯理性的经
8、济行为 C.是一种嵌入各种文化和社会关系的社会行为 D.是一种纯理性的政治行为 E.是无节制的物质消耗行为(分数:2.00)A.B.C.D.E.27.个体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_ A.性别 B.文化程度 C.社会价值 D.文化心理 E.民族特点(分数:2.00)A.B.C.D.E.28.以下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有_ A.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B.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 C.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D.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E.在社会保障中被用来确定一个地区的社会最低生活保障额度(分数:2.00)A.B.C.D.E.2
9、9.以下关于消费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有_ A.商品的生产是在生产条件约束下的经济行为 B.人的欲望实现是要依赖消费者的收入 C.消费是一种消费心理过程 D.消费是社会关系在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生产和生活中的体现 E.消费是一种文化(分数:2.00)A.B.C.D.E.30.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包括_ A.消费者兴趣 B.消费习惯 C.价值观 D.性格 E.气质(分数:2.00)A.B.C.D.E.31.消费文化可分为_ A.精神消费文化 B.物质消费文化 C.规范消费文化 D.表现消费文化 E.传统消费文化(分数:2.00)A.B.C.D.E.32.费孝通所说的消遣经济的核心为_ A.少劳作 B.不劳
10、作 C.少消费 D.不消费 E.有休闲(分数:2.00)A.B.C.D.E.33.消费社会形成的原因包括_ A.社会分工的发展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就业率的提高 D.各国制定相关刺激消费的政策 E.消费文化的影响(分数:2.00)A.B.C.D.E.34.消费社会的特征包括_ A.消费成为社会的核心 B.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张 C.消费主义盛行 D.生产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E.人们倡导理性消费(分数:2.00)A.B.C.D.E.四、B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五、B简答题/B(总题数:6,分数:30.00)35.关于教育与文化资本,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
11、出了哪些观点?(分数:5.00)_36.简述社会学家保罗威利斯关于劳工阶层子弟的“亚文化”的基本观点。(分数:5.00)_37.简述马克思的劳动思想。(分数:5.00)_38.简述福特主义的主要特征。(分数:5.00)_39.根据产生的原因不同,失业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分数:5.00)_40.简述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分数:5.00)_六、B材料题/B(总题数:1,分数:20.00)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法国哲学家,现代社会思想大师,知识的“恐怖主义者”。他在“消费社会理论”和“后现代性的命运”方面卓有建树,在 20世纪 80年代这个被叫做“后现代”的年代,让鲍德里
12、亚在某些特定的圈子里,作为最先进的媒介和社会理论家,一直被推崇为新的麦克卢汉。在消费社会中,鲍德里亚集中批判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模式“消费社会”,以符号学的视角来揭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异化现象。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已由生产型社会转变为消费型社会,消费主导人们的生活,由此提出以符号消费思想来对消费社会进行批判,给消费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分数:20.00)(1).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提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分数:10.00)_(2).请详述鲍德里亚消费社会论的主要观点。(分数:10.00)_七、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16.00)41.谈谈你对消费社会的认识。(分数:
13、8.00)_42.试述韦伯的生活风格理论及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数:8.00)_社会学概论自考题-26 答案解析(总分:11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第一部分 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4,分数:24.00)1.有目的、有意识地变换、调整和控制自然界的活动是_ A.劳动 B.教育 C.培训 D.生产(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是对劳动概念的考查,属要求识记的内容。劳动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变换、调整和控制自然界的活动,包括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2.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的_之一。 A.基本内容 B.核心范畴
14、C.前提条件 D.基本条件(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之一,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对劳动都有深刻的论述。3.马克思认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_ A.教育 B.培训 C.劳动 D.工作(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他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个小孩都知道的。”4.劳动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耗费和支出,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手段,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础,这体现了劳动的_ A.社会意
15、义 B.经济意义 C.政治意义 D.文化意义(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劳动的经济意义体现在:劳动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耗费和支出,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手段,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础。人可以出卖劳动力获取一定的经济报酬,保障个人和家庭生活。同时人的需求也要通过劳动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来满足。5.劳动是个人认同的重要方式,人们之所以重视劳动,通常是因为它提供了稳定的社会认同感,这体现了劳动的_ A.政治意义 B.社会意义 C.经济意义 D.文化意义(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劳动具有文化意义。劳动是个人认同的重要方式。人们之所以重视劳动,通常是因为它提供了稳定的社会认
16、同感。劳动分工表面看似基于个人先天素质和能力,其实文化对劳动具有更重要的意义。6.1999年 6月,国际劳工组织新任局长索马维亚在第 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是_ A.“体面的劳动” B.“新型劳动” C.“创造性劳动” D.“合作型劳动”(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1999 年 6月,国际劳工组织新任局长索马维亚在第 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体面的劳动”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7.劳动可划分为有薪劳动和无薪劳动,其分类标准是_ A.消耗体力还是脑力 B.劳动的二重性 C.劳动对象 D.有否
17、劳动报酬(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根据有否劳动报酬,可将劳动分为有薪劳动和无薪劳动。有薪劳动又称为工作,以出卖劳动力换来一定薪资的报酬。无薪劳动包括志愿劳动、家务劳动等,这些劳动虽然付出了脑力和体力成本,但是没有薪资报酬。8.以出卖劳动力换来一定薪资的报酬,又称为工作的劳动类型是_ A.脑力劳动 B.有薪劳动 C.体力劳动 D.抽象劳动(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根据有否劳动报酬,可将劳动分为有薪劳动和无薪劳动。其中,有薪劳动又称为工作,以出卖劳动力换来一定薪资的报酬。9.劳动可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其所依据的分类标准是_ A.有否劳动报酬 B.劳动
18、的二重性 C.劳动对象 D.消耗体力还是脑力(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的类型,属要求识记的内容。根据消耗体力还是脑力,可将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10.以人体肌肉与骨骼运动为主、以大脑和其他生理系统运动为辅的人类劳动是_ A.脑力劳动 B.具体劳动 C.体力劳动 D.抽象劳动(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消耗体力还是脑力,可将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其中,体力劳动是指以人体肌肉与骨骼运动为主、以大脑和其他生理系统运动为辅的人类劳动。11.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始于_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分
19、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原始社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结合在一起的。进入奴隶社会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一部分人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另外一部分人主要从事体力劳动。12.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劳动类型是_ A.体力劳动 B.脑力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根据劳动的二重性,可将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13.下列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表述,正确的是_ A.是两种劳动 B.是两次劳动
20、 C.在时间和空间上可分割 D.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种或两次劳动。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14.“福特主义”一词起源于_ A.葛兰西 B.马克思 C.杜威 D.默顿(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福特主义”一词起源于安东尼奥葛兰西,指以泰勒制原则(一种使作业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业管理方法)和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劳动方式。15.以泰勒制原则和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劳动方式是_ A.凯恩斯主义 B.罗斯福主义 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社会学 概论 考题 2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