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55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5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55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55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寡人之于国也中,通过类比法阐明论点的论据是 ( )(分数:2.00)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强调大学宗旨时所批评的不良风气是 ( )(分数:2.00)A.不正当娱乐泛滥B.求学为升官发财C.不尊重师长学友D.不注重购置书籍3.咬文嚼字中,运用心理学“套板反应”原理来说明的道理是 ( )(分数:2.00)A.文字的运用决不可粗枝大叶B.文
2、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C.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D.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4.从我的世界观一文来看,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指的是 ( )(分数:2.00)A.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B.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存在C.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著追求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5.“四面楚歌”这一成语出自 ( )(分数:2.00)A.垓下之围B.冯谖客孟尝君C.前赤壁赋D.张中丞传后叙6.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总体上采用的表达方法是 ( )(分数:2.00)A.类比B.象征C.衬托D.烘托7.先妣事略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 ( )(分数:2.00)A.肖像描写B.细节描写C
3、.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8.下列作品中,属于散文诗的是 ( )(分数:2.00)A.秋夜B.我与地坛C.哭小弟D.都江堰9.爱尔克的灯光所写的“灯光”中,象征着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是( )(分数:2.00)A.“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B.“哈立希岛上的灯光”C.“在窗前发亮的灯,灯光在呼唤我”D.“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10.纪念傅雷一文中用以赞美傅雷品格的“浩然之气”一词,出自 ( )(分数:2.00)A.庄子B.孟子C.史记D.战国策11.都江堰描绘都江堰水流壮观景象的主要象征寓意是 ( )(分数:2.00)A.宁静的生活B.壮丽的驯顺C.喧嚣的
4、生命D.强烈的震撼12.下列作品,属于楚辞体的是 ( )(分数:2.00)A.蒹葭B.湘夫人C.陌上桑D.行路难(其一)13.下列诗歌,属于田园诗的是 ( )(分数:2.00)A.蒹葭B.陌上桑C.饮酒(其五)D.秋兴八首(其一)14.下列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诗句中所用的动词,语带双关的是 ( )(分数:2.00)A.玉露凋伤枫树林B.江间波浪兼天涌C.寒衣处处催刀尺D.孤舟一系故园心15.杜牧早雁尾联“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的主要情感内容是 ( )(分数:2.00)A.对入侵者的谴责B.对皇帝的讽谏C.对边民的宽慰D.对时局的忧虑16.柳永八声甘州中,融贯上下片的过渡线索是 ( )
5、(分数:2.00)A.红衰翠减B.无语东流C.臀高临远D.妆楼颙望17.李清照声声慢中,抒写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之感的词句是 ( )(分数:2.00)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18.再别康桥中,隐喻美好理想的是 ( )(分数:2.00)A.西天的云彩B.河畔的金柳C.康河的柔波D.彩虹似的梦19.宝黛吵架中,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是 ( )(分数:2.00)A.袭人B.宝玉C.黛玉D.贾母20.苦恼中,车夫姚纳的主要苦恼是 ( )(分数:2.00)A.天黑雪大无人乘车B.儿子死了无依无
6、靠C.诉说苦恼无人肯听D.收入微薄生活艰难二、B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下列议论文,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的有 ( )(分数:2.00)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E.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22.我与地坛表现母爱的方法有 ( )(分数:2.00)A.托物言志B.象征暗示C.行为描写D.心理刻画E.侧面烘托23.从垓下之围中,引申而成的成语有 ( )(分数:2.00)A.四面楚歌B.五十步笑百步C.愧见江东父老D.霸王别姬E.项庄舞剑,意在沛公24.陌上桑中用侧面描写手法烘托罗敷美貌的有 ( )(分数:2.00)A.鬑鬑颇有须B.下担捋髭须C.青丝为笼系
7、D.青丝系马尾E.盈盈公府步25.下列关于宝黛吵架一文的描述,正确的有 ( )(分数:2.00)A.宝黛吵架选自长篇章回小说石头记B.作者是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C.吵架起因是“金玉相对”说D.宝黛吵架是假意试探E.文中主要运用心理描写方法三、B词语解释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6.左右以君 贱 之也。 贱:(分数:2.00)_27.过 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过:(分数:2.00)_28.然今 卒 困于此,此天之 亡我 ,非战之罪也。 卒: 亡我:(分数:2.00)_29.贺兰 嫉 巡、远之声威功绩 出己上 ,不肯出师救。 嫉: 出己上:(分数:2.00)_30.不 抑耗 其
8、实 而已,非有能 早而蕃之 也。 抑耗: 实: 早向着之:(分数:2.00)_31.先时中山 负 齐之强兵,侵暴吾地, 系累 吾民。 负: 系累:(分数:2.00)_32.苏子 愀然 , 正 襟 危 坐。 愀然: 正: 危:(分数:2.00)_33.灯火 荧荧 ,每至 夜分 。 荧荧: 夜分:(分数:2.00)_34.无所干求 ,乃走事昆山。 无所干求:(分数:2.00)_35.一入舟, 速 舟子急放断桥。 速:(分数:2.00)_四、B简析题(总题数:5,分数:10.00)3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
9、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 选自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A“肩此重任”的“重任”指的是什么?B这里所批评的当时大学生的不良风气是什么?C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分数:2.00)_3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
10、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选自种树郭橐驼传A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最能体现橐驼种树合乎原理的是哪两句话?B除正面阐述外,作者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方法来凸现橐驼种树方法的正确性?C作者为什么略写“他植者”种树的马虎态度,而详写其“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的态度?(分数:2.00)_3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父亲为他写了挽联:“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我那唯一的弟弟,永远地离去了。 选自哭
11、小弟A写出“父亲”、“我”、“小弟”的名字。B概括挽联的主要情感内容。C这里是用什么表现方法来刻画小弟形象的?(分数:2.00)_3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选自再别康桥A这里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B反复重复“轻轻的”有何情感表现作用?C“西天的云彩”有何象征意义?(分数:2.00)_4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这个星期我嗯我的儿子死了!” “大家都要死的”驼背咳了一阵,擦擦嘴唇,叹口气说,“算了,赶车吧!赶车吧!诸位先生啊,车子照这么爬,我简直受不了啦!什么时候他才会把我们拉到啊?” “那么,你给他一点小小
12、的鼓励也好给他一个脖儿拐!” “你听见没有,你这老不死的?我要给你一个脖儿拐啦!要是跟你们这班人讲客气,那还不如索性走路的好!听见没有,你这条老龙?莫非我们说的话你不在心上吗?” 于是姚纳,与其说是觉得,不如说是听见脖子后面啪的一响。 “嘻嘻!”他笑,“好有兴致的几位老爷求上帝保佑你们!” 选自苦恼A从“大家都要死的”这个回答中,可以看出姚纳的苦恼是什么?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心态?B姚纳挨了脖儿拐,作者为什么说“与其说是觉得,不如说是听见脖子后面啪的一响”?C车夫姚纳挨了打,为什么还“嘻嘻”地笑着“求上帝保佑”打他的人?(分数:2.00)_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55 答案解析(总分:8
1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寡人之于国也中,通过类比法阐明论点的论据是 ( )(分数:2.00)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解析:解析:本文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通过类比法,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强调大学宗旨时所批评的不良风气是 ( )(分数:2.00)A.不正当娱乐泛滥B.求学为升官发财 C.不尊重师长学友D.不注重购置书籍解
14、析:3.咬文嚼字中,运用心理学“套板反应”原理来说明的道理是 ( )(分数:2.00)A.文字的运用决不可粗枝大叶B.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C.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D.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 解析:解析:分析文章可知“套板反应指上文提到的“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现象,是为了说明“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的道理。答案为 D。4.从我的世界观一文来看,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指的是 ( )(分数:2.00)A.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B.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存在C.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著追求 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解析:解
15、析: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指的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奥秘”的虔诚心态,是对“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追求和坚守,而决不相信有万能上帝和死后灵魂的存在。5.“四面楚歌”这一成语出自 ( )(分数:2.00)A.垓下之围 B.冯谖客孟尝君C.前赤壁赋D.张中丞传后叙解析:解析:“四面楚歌”这一成语出自垓下之围,反映了项羽众叛亲离的困境。答案为 A。6.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总体上采用的表达方法是 ( )(分数:2.00)A.类比 B.象征C.衬托D.烘托解析:解析:种树郭橐驼传一文,采用类比方法,将种树的道理与治国养民的道理进行类比,揭露“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全国 自考 大学语文 模拟 试卷 5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