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分类模拟题25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分类模拟题2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分类模拟题25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分类模拟题 2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为什么说“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呢? (分数:2.00)_2.道教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倡导者、创建者是谁? (分数:2.00)_3.道教的信仰特征是什么? (分数:2.00)_4.佛教的创始人是谁?基本教义是什么? (分数:2.00)_5.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分数:2.00)_6.佛教是什么时候正式传入中国的?是怎样演变为中国化的佛教的? (分数:2.00)_7.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最集中的表现是什么? (分数:2.00)
2、_8.简述先秦儒家“天命观”的宗教色彩。 (分数:2.00)_9.孔子的伦理思想是怎样形成的?其核心是什么? (分数:2.00)_10.孟子对孔子的伦理思想有哪些发展? (分数:2.00)_11.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有哪些? (分数:2.00)_12.简述诗经及其艺术成就。 (分数:2.00)_13.简述楚辞及其艺术成就。 (分数:2.00)_14.“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指的是什么? (分数:2.00)_15.中国戏曲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分数:2.00)_16.简述唐代绘画艺术的特点。 (分数:2.00)_17.简述宋代文人画有哪些特点? (分数:2.00)_18.何谓“文以载道”? (分
3、数:2.00)_19.中国古人在长期艺术审美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具有东方特色的审美观念,其中主要有哪些? (分数:2.00)_20.什么是中和之美?在艺术里它是如何表现的? (分数:2.00)_21.简述尚意追求在魏晋时期各个艺术领域中的具体反映。 (分数:2.00)_二、论述题(总题数:15,分数:58.00)22.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的整体思维是重体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 (分数:2.00)_23.为什么说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 (分数:4.00)_24.试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分数:4.00)_25.佛教对中国文化有哪些重要影响? (分
4、数:4.00)_26.董仲舒对儒学宗教化起什么作用? (分数:4.00)_27.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分数:4.00)_28.为什么说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核心? (分数:4.00)_29.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哪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什么现实意义? (分数:4.00)_30.试述儒家的义利观。 (分数:4.00)_31.试述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 (分数:4.00)_32.试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分数:4.00)_33.试述礼记大学所提出的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和八个步骤。 (分数:4.00)_34.为什么说诗、乐、舞三位一体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一个
5、重要特征? (分数:4.00)_35.为什么说具有强烈的人文性是中国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 (分数:4.00)_36.尊崇自然的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是什么?这一审美观念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有什么深远影响? (分数:4.00)_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分类模拟题 2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为什么说“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呢?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知行合一”说要求人们既要认识“天道”、“人道”,又能在生活中实践“天道”和“人道”。而“人道”本于“天道”,所以如能做到认识并实践“天道”,也就是认
6、识与实践了“人道”了。人要“知”与“行”,“天道”就必须和“天”认同。“天”与“人”是相通、相合的,因此,“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从“天人合一”说派生出来的。2.道教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倡导者、创建者是谁?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是将古代的鬼神崇拜、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黄老道术以及经学、墨学的某些观点融合以后而形成的。它的倡导者、创立者为东汉时期的张道陵。3.道教的信仰特征是什么?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三清尊神”。4.佛教的创始人是谁?基本教义是什么? (分数:2.00)
7、_正确答案:()解析: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法,即“苦、集、灭、道”。5.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在于:大乘佛教强调普度众生,认为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一切修行应以自利、利他并重,是“菩萨”之道;小乘佛教则是指坚持“四谛”等原有教义、重于自我解脱的教派。6.佛教是什么时候正式传入中国的?是怎样演变为中国化的佛教的?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佛教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 67 年)正式传入中国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受中国经济、政治条件及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
8、隋唐之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遂演变为中国化的佛教。这一演变过程的主要环节有:在汉代,佛教在宗教观念上依附道术,在政治伦理观念上迎合儒学;在魏晋时,佛教则着重依附玄学,由此而扩大传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唐宋之际,佛、道、儒三教在“修心养性”上形成大体一致的看法。三教之间的关系,也由魏晋时斗争激烈,到唐太宗年间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三教并行的趋势又推动了三教在思想上的合流,促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7.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最集中的表现是什么?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最集中的表现是,通过摄取儒道的思想而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华
9、严宗和禅宗。这些中国化的佛教宗派提倡“方便”、“圆融”、“自悟”,以心性论为宗派学说的重心,宣扬儒家伦理道德。8.简述先秦儒家“天命观”的宗教色彩。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孔子是先秦儒家的创始人与杰出代表。孔子罕言“性与天道”而注重人事,这种思想倾向在当时是有反宗教或非宗教的意义的,但孔子并不抛弃“天”与“天命”。在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天命观的言论。论语所谈的“天”和“天命”多与在位者和将在位者从事政治相关。论语认为,在位者或圣人是按“天”意、“天命”来行事,来治理天下的。换言之,君王、圣人制定的政治思想、人伦道德、人事仪制的本原是“天”、“天命”,所以说先秦儒家的“天命观”虽
10、不是宗教,却有着明显的宗教色彩。9.孔子的伦理思想是怎样形成的?其核心是什么?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特别向往西周时代的政治秩序,崇拜西周时代制礼作乐的典范人物,仰慕西周时代盛极一时的礼制和文化,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我国文化史上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以“仁、义、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10.孟子对孔子的伦理思想有哪些发展?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1)孟子将孔子的“三母德”(“仁、义、礼”)发展为四母德“仁、义
11、、礼、智”;(2)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3)孟子为“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规定了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即所谓“五伦十教”。11.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有哪些?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有:(1)文学艺术;(2)戏曲;(3)音乐;(4)舞蹈;(5)绘画;(6)建筑。12.简述诗经及其艺术成就。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1)春秋时期编成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已经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水平。诗经现存305 篇,创作年代历经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大约五百多年。
12、(2)诗经共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周颂、鲁颂、商颂。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音乐,颂是一种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是边歌边舞的。风、雅、颂的划分,反映了当时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密切关系,体现出了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 (3)诗经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形象再现了当时社会的历史面貌,真实反映了早期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具有重要的价值。 (4)诗经所创造的“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奠定了中国诗歌审美体系和抒情模式的基本格局;特别是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中的类比思维,
13、对中国诗歌兴寄遥深、含蓄蕴藉的特色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13.简述楚辞及其艺术成就。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由于屈原的离骚是这种诗体最有名的代表作,所以后世又称楚辞为骚体诗。 (2)骚体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楚辞的艺术成就如下: (1)楚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2)楚辞继承并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将用以比兴的事物与所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 (3)楚辞善于吸取和加工
14、楚国的方言土语,并借鉴楚国民歌的“兮”、“思”句式,这不仅使它的语言饱含乡土气息,而且使它在整体上具有一种独特的风韵。14.“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指的是什么?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是对我国地方戏曲的概括称呼。南昆是指产自江浙一带的昆山腔,北弋是指流行于北方地区的弋阳腔,东柳是指山东的柳子腔,西梆是指陕西的梆子腔。15.中国戏曲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中国戏曲的共同特点最主要的是表演方式的程式化。 (1)表演方式的程式化首先表现为角色的模式化。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基本行,每一基本行又可以进行多层次的划分。各种角色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中国文化 概论 考题 分类 模拟 2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