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2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2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讲到“文化”,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是区分为天文和人文的。“人文”指的是_A自然现象和规律 B人的文化水平C社会现象和规律 D人体文身(分数:1.00)A.B.C.D.2.在中国历史上曾起到重要作用的族群,如鲜卑、契丹、金人、满族,都起源于_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 D长白山(分数:1.00)A.B.C.D.3.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_A戴震
2、 B魏源C顾炎武 D黄宗羲(分数:1.00)A.B.C.D.4.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_A“尚公正” B“尚公德”C“尚公义” D“尚公益”(分数:1.00)A.B.C.D.5.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 780年),朝廷采纳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了_A租庸调制 B一条鞭法C两税法 D摊丁入亩(分数:1.00)A.B.C.D.6.中国的养蚕和陶瓷技术传到欧洲大约是在_A1605 年 B1705 年C1676 年 D1776 年(分数:1.00)A.B.C.D.7.元代文人发展出的一种新颖的诗歌形式是_A杂剧 B楚辞C鼓子词 D散曲(分数:1.00)A.B.C.D.8.下列选项中,属于北
3、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_A以犁耕为主 B整修田埂C使用水车 D栽培水稻(分数:1.00)A.B.C.D.9.晚清时期,为了给外商外货提供场所,广州专设了_A四夷馆 B十三行C国宾馆 D迎宾楼(分数:1.00)A.B.C.D.10.古代天子与后妃乘坐的一种富丽堂皇的大马车,被称作_A栈车 B素轿C路 D轩(分数:1.00)A.B.C.D.11.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_A预测天气 B研究天体运行C研究四季变化 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分数:1.00)A.B.C.D.12.下列医学文献中,以针刺疗法为主的文献是_A素问 B灵枢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分数:1.00)A.B.C.D.
4、13.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_A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 B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C它是精神文化的反映形式 D它是物质文化的物化形态(分数:1.00)A.B.C.D.14.风、云、雷、雨等气象神的祭祀,属于古代的_A天神祭祀 B地神祭祀C人神祭祀 D四时祭祀(分数:1.00)A.B.C.D.15.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_A会亲友 B踏青C祭祖扫墓 D散祭神(分数:1.00)A.B.C.D.16.“天人之分”观点的提出者是_A战国荀子 B汉代董仲舒C唐代刘禹锡 D宋代张载(分数:1.00)A.B.C.D.17.下列关于“中庸之道”的说法正确的是_A“中庸”是由孟子提出来的B“中庸”
5、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C“中和”意为“除掉两端只取中间”D“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分数:1.00)A.B.C.D.18.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是_A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格物、致知、诚意C诚意、正心、修身 D齐家、治国、平天下(分数:1.00)A.B.C.D.19.下列选项中,属于唐代流行的健舞的是_A凉州 B兰陵王C绿腰 D柘枝(分数:1.00)A.B.C.D.20.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著名诗人是_A李白 B孟浩然C王维 D杜牧(分数:1.00)A.B.C.D.21.“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鲁迅祝福)这句话中使
6、用的修辞格是_A排比 B顶真C回文 D复叠(分数:1.00)A.B.C.D.22.秦代的“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_A大篆 B小篆C隶书 D楷书(分数:1.00)A.B.C.D.23.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_A东汉魏晋时期 B东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清时期(分数:1.00)A.B.C.D.24.提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是_A陈独秀 B章太炎C孙中山 D鲁迅(分数:1.00)A.B.C.D.25.毛泽东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是在_A20 世纪 40年代 B20 世纪 50年代C20 世纪 60年代 D20 世纪 70年代(分数:1.00)A.
7、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6.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的是_(分数:2.00)A.宫廷礼仪B.民间文学C.文庙典礼D.宗庙音乐E.傩戏27.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包括_(分数:2.00)A.甲骨文的发掘出土B.青铜器的发掘出土C.石鼓文的发掘出土D.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发现E.大溪文化遗址的发现28.以下选项属于诞生礼俗的有_(分数:2.00)A.求子礼B.“洗三”礼C.“满月”礼D.“百日”礼E.“抓周”礼29.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中最有特色的是_(分数:2.00)A.逻辑思维B.整体思维C.类比思维D.辩证思维E.抽象思维30.中国制度文化中对世界文化产
8、生影响的主要有_(分数:2.00)A.文官制度B.赋税制度C.监察制度D.科举制度E.法律制度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5,分数:15.00)31.清谈(分数:3.00)_32.坐商经营(分数:3.00)_33.“五服”(分数:3.00)_34.对偶(分数:3.00)_35.“返本开新”(分数:3.00)_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36.简述宋元时期大运河沿岸中小城市的兴起。(分数:6.00)_37.简述我国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分数:6.00)_38.简述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分数:6.00)_39.早期的汉字崇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数:6.00)_40.简述 20世
9、纪五六十年代的新儒家的特征。(分数:6.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1.试述唐王朝民族政策的意义。(分数:10.00)_42.试述庶族平民礼俗与社会上层礼制的关系。(分数:10.00)_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题-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1.讲到“文化”,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是区分为天文和人文的。“人文”指的是_A自然现象和规律 B人的文化水平C社会现象和规律 D人体文身(分数:1.00)A.B.C. 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10、易贲卦中关于人文的论述。易贲卦里所说的“人文”是指社会现象和规律;而“天文”则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2.在中国历史上曾起到重要作用的族群,如鲜卑、契丹、金人、满族,都起源于_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 D长白山(分数:1.00)A.B. 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历史上在东北平原兴起的族群。东北平原土地肥沃,居住着许多以狩猎和耕种为生的民族,鲜卑、契丹、金人、满族等都起源于这一地域,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3.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_A戴震 B魏源C顾炎武 D黄宗羲(分数:1.00)A. B.C.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
11、点是典范人物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如浙东一带重史学是受黄宗羲的影响,徽州一带尚经术是受戴震的影响。4.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_A“尚公正” B“尚公德”C“尚公义” D“尚公益”(分数:1.00)A.B.C. D.解析:5.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 780年),朝廷采纳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了_A租庸调制 B一条鞭法C两税法 D摊丁入亩(分数:1.00)A.B.C. 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中期实行的两税法。为改变土地兼并、农民逃亡的局面,以及恢复北方经济,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对赋役制度进行全面改革。6.中国
12、的养蚕和陶瓷技术传到欧洲大约是在_A1605 年 B1705 年C1676 年 D1776 年(分数:1.00)A.B. C.D.解析:7.元代文人发展出的一种新颖的诗歌形式是_A杂剧 B楚辞C鼓子词 D散曲(分数:1.00)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元朝时期的文人创作。散曲是元代文人新创作出来的一种诗歌形式。这些文人往往不怎么写正统意义上的诗,他们更倾向于表达自己,并且异乎传统所为。8.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_A以犁耕为主 B整修田埂C使用水车 D栽培水稻(分数:1.00)A. B.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的标志。我国南北
13、各地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形成了南北方农耕生产的不同格局。北方农业文化是麦黍型农耕文化,其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高粱、玉米、豆类等农作物,以耕犁为主和井渠双灌等。B、C、D 三项是南方农耕文化的标志。9.晚清时期,为了给外商外货提供场所,广州专设了_A四夷馆 B十三行C国宾馆 D迎宾楼(分数:1.00)A.B. C.D.解析:10.古代天子与后妃乘坐的一种富丽堂皇的大马车,被称作_A栈车 B素轿C路 D轩(分数:1.00)A.B.C. 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封建社会中车舆所显示出的尊卑等级。车舆在封建社会中表现出一定的地位等级。古代天子与后妃乘坐的华贵的大马车被称为“路”(此处为古字,“
14、路”字从足,念 g)。A 项,栈车是士乘坐的一种竹木编制的车;B 项,素轿是民间用来办丧事的轿子;D 项,轩是大夫以上的贵族乘坐的。11.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_A预测天气 B研究天体运行C研究四季变化 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分数:1.00)A.B.C.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古人认为天变是人事顺逆、吉凶的表象,因而人们期望通过观测天象变化来预卜人间的祸福。12.下列医学文献中,以针刺疗法为主的文献是_A素问 B灵枢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分数:1.00)A.B. C.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古代医药学著作。我国古代出现了一些经典医学著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中国文化 概论 考题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