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教育理论-9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教育理论-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教育理论-9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教育理论-9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教育学部分/B(总题数:0,分数:0.00)二、B选择题/B(总题数:12,分数:24.00)1.在教育学理论发展中,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_ A.赞科夫 B.皮亚杰 C.亚里士多德 D.桑代克(分数:2.00)A.B.C.D.2.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_ A.阶级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相对独立性(分数:2.00)A.B.C.D.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_ A.环境 B.遗传 C.实践 D.活动(分数:2.00)A.B.C.D.4.“学
2、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_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的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分数:2.00)A.B.C.D.5.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分数:2.00)A.B.C.D.6.“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出于水而寒于水”所反映出的师生关系应具备的特点是 _ A.教学相长 B.尊师爱生 C.密切融洽 D.民主平等(分数:2.00)A.B.C.D.7.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_ A.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 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 D.学期工作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分数:2.00)A.B.C
3、.D.8.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_ 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 B.教师讲授课程的方式 C.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分数:2.00)A.B.C.D.9.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_ A.具体细则 B.基本要求 C.基本政策 D.重要技能(分数:2.00)A.B.C.D.10.我国课程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的阶段是_ A.大学阶段 B.高中阶段 C.初中阶段 D.小学阶段(分数:2.00)A.B.C.D.11.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的关系是_ A.前者决定后者 B.前者就是后者 C.前者反映后者 D.前者指导后者(分数:2.00)A.B.C.D.12.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
4、、技能,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_ A.灵活性 B.自愿性 C.直观性 D.实践性(分数:2.00)A.B.C.D.三、B辨析题/B(总题数:2,分数:12.00)13.教育制度就是指学校教育制度。(分数:6.00)_14.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成立了班委会。(分数:6.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24.00)15.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分数:8.00)_16.简述教师劳动的任务和特点。(分数:8.00)_17.简述我国各级课程设置的特点。(分数:8.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18.试述教学过程的本质。(分数:15.00)_六、B心理学/B(
5、总题数:0,分数:0.00)七、B选择题/B(总题数:12,分数:24.00)19.心理学研究应以正常健康人为对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并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理论流派是_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认知心理学(分数:2.00)A.B.C.D.20.一张白纸,不管它置于白天或晚上,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白色。这种知觉特征是_ A.恒常性 B.选择性 C.整体性 D.理解性(分数:2.00)A.B.C.D.21.驾驶员一边开车,一边观察路面状况,这种现象反映的注意品质是_ A.注意分配 B.注意广度 C.注意稳定性 D.注意转移(分数:2.00)A.B.C.D.22.记
6、忆过程包括_ A.识记再认和回忆 B.识记、保持和联想 C.识记、保持和遗忘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分数:2.00)A.B.C.D.23.主题统觉测验的编制者是美国心理学家_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艾森克 D.莫瑞(分数:2.00)A.B.C.D.24.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被称为_ A.悲伤 B.激情 C.应激 D.心境(分数:2.00)A.B.C.D.25.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_ A.归属与爱的需要 B.生理与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分数:2.00)A.B.C.D.26.一名 5 岁(CA)儿童,在智力测试中,测得的智龄(M
7、A)是 6 岁,他的智商应该是_ A.85 B.105 C.120 D.125(分数:2.00)A.B.C.D.27.在目的冲突中,个人在回避两个有害无利的目标时引起的冲突是_ A.双避式冲突 B.双趋式冲突 C.多重趋避式冲突 D.趋避式冲突(分数:2.00)A.B.C.D.28.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所缺乏的意志品质是_ A.自觉性 B.自制性 C.坚韧性 D.果断性(分数:2.00)A.B.C.D.29.下列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是_ A.色调感 B.记忆力 C.节奏感 D.曲调感(分数:2.00)A.B.C.D.30.行为主义取向的心理咨询常用的方法有_ A.领悟疗法
8、 B.宣泄疗法 C.暗示疗法 D.系统脱敏法(分数:2.00)A.B.C.D.八、B辨析题/B(总题数:2,分数:12.00)31.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分数:6.00)_3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独特性作了最好的诠释。(分数:6.00)_九、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24.00)33.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是什么?(分数:8.00)_34.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分数:8.00)_35.简要分析复习在记忆中的作用。(分数:8.00)_十、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36.如何培养学生的动作技能?(分数
9、:15.00)_专升本教育理论-9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教育学部分/B(总题数:0,分数:0.00)二、B选择题/B(总题数:12,分数:24.00)1.在教育学理论发展中,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_ A.赞科夫 B.皮亚杰 C.亚里士多德 D.桑代克(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解析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著有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他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四个阶段与教学关系的理论。2.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_ A.阶级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相对独立性(分数:2.00)A
10、.B. C.D.解析:考点 教育的社会属性 解析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相始终,任何社会都不能没有教育。如果没有教育,那么社会发展将会停滞。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社会普遍的、永恒的现象,具有永恒性。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_ A.环境 B.遗传 C.实践 D.活动(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解析 环境是人发展的现实基础,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没有一定的环境的影响,这种可能性不会转化为现实。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作用。4.“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_
11、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的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教学原则 解析 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出现学得快、忘得也快的现象,只有不断复习巩固,才能减缓遗忘进程。孔子主张的“学而时习之”正体现了教学原则中的巩固性原则。5.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旧中国的学制 解析 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1902 年由清朝管学大臣张百熙在壬寅年起草的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6.“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出于水而寒于水”所反映出的师生关系应具备的特
12、点是 _ A.教学相长 B.尊师爱生 C.密切融洽 D.民主平等(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解析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出于水而寒于水”体现了在教育过程中,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也是相互促进的。学生可以超过教师,教学相长。7.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_ A.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 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 D.学期工作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班主任工作的计划 解析 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可分为学期计划、阶段计划、具体的活动计划等。8.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_ 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 B.
13、教师讲授课程的方式 C.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教学方法 解析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整套工作方式。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师生共同活动的一种方式。9.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_ A.具体细则 B.基本要求 C.基本政策 D.重要技能(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教学原则的概念 解析 教学原则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10.我国课程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的阶段是_ A.大学阶段 B.高中阶段 C.初中阶段 D.小学阶
14、段(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 解析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11.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的关系是_ A.前者决定后者 B.前者就是后者 C.前者反映后者 D.前者指导后者(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的关系 解析 德育原则来源于德育实践,它概括了德育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并随着德育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12.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技能,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_ A.灵活性 B.自愿性 C.直观性 D.实践性(分数:2.00)A.B.C.D. 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教育 理论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