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109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10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109及答案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政治-109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是,是否承认_。(分数:2.00)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C.世界是物质的D.世界是统一的2.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_。(分数:2.00)A.普遍与特殊的关系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内容与形式的关系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3.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_。(分数:2.00)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辩证法观点4.时间和空间是_。(分数:2.00)A.物质的两种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物质运动之
2、外的独立存在物D.运动着的物质的客观性5.矛盾是指_。(分数:2.00)A.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B.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关系C.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关系D.人们头脑中发生的思维混乱6.质变是指_。(分数:2.00)A.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B.事物的运动、变化C.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D.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7.内容是指_。(分数:2.00)A.事物的本质B.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C.事物质的规定性D.事物的内部矛盾8.先验论属于认识论中的_。(分数:2.00)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辩证法D.可知论9.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_。(分
3、数:2.00)A.从实践到认识B.从认识到实践C.从感性到理性D.从相对到绝对10.在社会意识形态中不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是_。(分数:2.00)A.政治法律思想B.道德观念C.自然科学D.哲学11.生产资料包括_。(分数:2.00)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B.生产工具与生产者C.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与劳动者12.上层建筑的核心是_。(分数:2.00)A.国家政权B.军队C.政治和法律制度D.思想意识形态13.社会基本矛盾是_。(分数:2.00)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B.生产力各个要素之间的矛盾C.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14.毛泽东思
4、想产生的实践基础是_。(分数:2.00)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新文化运动D.党领导的人民革命15.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上来的,是党的_。(分数:2.00)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之间是_。(分数:2.00)A.并列关系B.继承关系C.发展关系D.继承与发展关系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分数:2.00)A.国共合作建立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D.五卅运动18.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_。(分数:2.00)A.工人问题B.农民间题C.知识分子问题D.民族资产阶级问题19.中国革命的主要
5、形式是_。(分数:2.00)A.武装斗争B.民众运动C.议会斗争D.公开与秘密斗争相结合20.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原则是_。(分数:2.00)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B.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C.循序渐进,由初级到高级D.先合作化,后机械化21.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_。(分数:2.00)A.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B.和平的国际环境C.四项基本原则D.自己的发展22.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_。(分数:2.00)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B.公有制和市场经济C.发展生产力和共同致富D.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2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_。(分数:2.00)A.经济建设
6、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D.建设精神文明2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_。(分数:2.00)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25.我国现阶段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基本经济体制是_。(分数:2.00)A.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B.土地相对集中,规模适度的经营体制C.集体所有,个体经营的经济体制D.股份合作制经营的经济体制26.所谓所有制的实现
7、形式,主要是指资本或资产的_。(分数:2.00)A.组织形式或经营方式B.生产方式C.流通方式D.归属方式27.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_。(分数:2.00)A.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自发调节作用B.加强国家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C.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D.完全取消国家的计划控制28.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国务院29.依法治国的主体是_。(分数:2.00)A.共产党B.政府机关C.人民D.最高人民法院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_。(分
8、数:2.00)A.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B.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C.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是_。(分数:2.00)A.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B.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C.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D.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32.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_。(分数:2.00)A.由中央人民政府委派B.由当地通过选举产生C.由当地通过协商产生D.由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并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3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开始是为了解决_。(分数:2.00)A.西藏问题B.台湾问题C.香港问题
9、D.澳门问题34.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_。(分数:2.00)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实现共产主义35.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_。(分数:2.00)A.阶级矛盾问题B.阶级斗争问题C.民族冲突问题D.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的内部矛盾问题36.中共中央政治局 2015 年 7 月 20 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 10 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_。(分数:2.00)A.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B.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C.十三
10、个五年规划的建议D.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37.中共中央政治局 2015 年 7 月 30 日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_。(分数:2.00)A.路线B.指导原则C.方式方法D.法律法规38.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5 年 8 月 14 日发表战后 70 周年谈话,仅以回顾历届内阁历史认识立场的方式间接提及“反省”“道歉”,而回避_。(分数:2.00)A.直接道歉B.提及慰安妇问题C.提及殖民间题D.提及侵略问题39.中国女排 2015 年 9 月 6 日晚在日本名古屋综合体育馆 3:1 力克日本队,以 1
11、0 胜 1 负积 30 分的成绩夺得 2015 年女排_。(分数:2.00)A.亚运会冠军B.奥运会冠军C.世锦赛冠军D.世界杯冠军40.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 2015 年 9 月 16 日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举行的第 34 届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上宣布,获得 2022 年亚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中国的_。(分数:2.00)A.南京B.杭州C.长沙D.济南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4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分数:10.00)_42.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思想。 (分数:10.00)_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30.00)43.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
12、分数:10.00)_44.简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相互关系。 (分数:10.00)_4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是什么? (分数:10.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0)46.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精神实质以及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 (分数:20.00)_专升本政治-109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是,是否承认_。(分数:2.00)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C.世界是物质的 D.世界是统一的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
13、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部分内容。按照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由物质派生的,都属于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存在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反,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物质由精神派生的,都属于唯心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哲学还分为把世界归结为主观精神的主观唯心主义和把世界归结为客观精神力量的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态。C 是正确选项。2.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
14、系是_。(分数:2.00)A.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内容与形式的关系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部分内容。由于科学地确定了自己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是有区别的,它们研究的对象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物质世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的一个部分、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的是物质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的是物质世界一定领域、一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它们之间是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
15、、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离开了各门具体科学研究的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A 是符合本题要求的正确选项。3.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_。(分数:2.00)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D.辩证法观点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章物质和意识的部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是统一的。物质只有通过运动,才能表现出它到底是什么。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和表现。物质离不开运动,无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
16、学的观点。运动也离不开物质,任何运动都有物质主体,都是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4.时间和空间是_。(分数:2.00)A.物质的两种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物质运动之外的独立存在物D.运动着的物质的客观性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章物质和意识的部分内容。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根本观点。物质运动或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时间和空间中才能进行和存在,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的。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是物质运动前后相继的历史的演示。时间具有一维性和不可逆性,即它朝着过去、现在、将来一个
17、方向流逝,流逝过程不重复,流逝的方向不逆反。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是运动着的物质相互邻近状况的演示。空间具有三维性和可颠倒性。它有长、宽、高三个方向,上、下、左、右、前、后可以颠倒。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的。时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没有不占时间的物质运动。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没有无物质运动的绝对空间,物质运动也离不开空间,没有空间之外的物质运动。设想没有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唯心主义,而设想不占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就是形而上学。B 是正确选项。5.矛盾是指_。(分数:2.00)A.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B.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关系C.对立面之间
18、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关系D.人们头脑中发生的思维混乱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的部分内容。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是事物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为斗争性,矛盾的同一属性又称为统一性。所以,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6.质变是指_。(分数:2.00)A.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B.事物的运动、变化C.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D.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的部分内容。事物的运动、变化
19、和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表现出来的。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飞跃。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7.内容是指_。(分数:2.00)A.事物的本质B.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 C.事物质的规定性D.事物的内部矛盾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的部分内容。所谓内容,就是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例如,一部文艺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事件等要素全部总合在一起,构成该作品的内容。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统一
20、的,内容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形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B 是正确选项。8.先验论属于认识论中的_。(分数:2.00)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 C.辩证法D.可知论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实践和认识的本质部分内容。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这是认识论的出发点,由此出发,在认识论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另一条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即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唯心主义认识论实质上是先验论。所以,B 是正确选项。9.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_。(分数:2.00)A.从实践到认识B.从认识到实践 C.从感性到理性D.从相对到
21、绝对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实践和认识的部分内容。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要经过两次飞跃。第一次从实践到认识(经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两个阶段),第二次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次飞跃是把认识化为行动,理论指导实践,理论经受实践检验和发展的阶段。可以这样说,第一次飞跃是认识的形成,第二次飞跃才是认识过程的完成。所以,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10.在社会意识形态中不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是_。(分数:2.00)A.政治法律思想B.道德观念C.自然科学 D.哲学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的部分内容。社会意识形式分为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
22、识形态,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哲学理论、宗教观念等。不直接反映经济基础、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管理学和思维科学中的语言学、逻辑学等。所以,C 是正确选项。11.生产资料包括_。(分数:2.00)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B.生产工具与生产者C.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与劳动者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的部分内容。生产力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手段。它是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的中介,是生产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劳动对象
23、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用劳动工具所加工的一切对象。它分为两类:一类是纳入生产过程的没有经过人类加工过的自然物,如地下矿藏、原始森林、野生动植物等;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的物质资料,即原材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一起统称生产资料。所以,C 是正确选项。12.上层建筑的核心是_。(分数:2.00)A.国家政权 B.军队C.政治和法律制度D.思想意识形态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六章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的部分内容。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方面。其中,国家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政治 10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