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职业资格】初级程序员2013下半年下午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初级程序员2013下半年下午试题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类职业资格】初级程序员2013下半年下午试题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初级程序员 2013 下半年下午试题及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试题一(总题数:1,分数:15.00)1.阅读以下说明和流程图,填补流程图中的空缺,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两个包含有限个元素的非空集合 A、B 的相似度定义为|AB|/|AB|,即它们的交集大小(元素个数)与并集大小之比。 以下的流程图计算两个非空整数集合(以数组表示)的交集和并集,并计算其相似度。已知整数组 A1:m和 B1:n分别存储了集合 A 和 B 的元素(每个集合中包含的元素各不相同),其交集存放于数组 C1:s,并集存放于数组 D1:t,集合 A 和 B 的相似度存放于 SIM
2、。 例如,假设 A=1,2,3,4,B=1,4,5,6,则 C=1,4,D=1,2,3,4,5,6,A 与 B 的相似度SIM=1/3。 流程图 (分数:15.00)_二、试题二(总题数:1,分数:15.00)2.阅读以下说明和 C 函数,填充函数中的空缺,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下面的函数 sort(int n,int a)对保存在数组 a 中的整数序列进行非递减排序。由于该序列中的元素在一定范围内重复取值,因此排序方法是先计算出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并记录在数组 b 中,再从小到大顺序地排列各元素即可得到一个非递减有序序列。例如,对于序列 6,5,6,9,6,4,8,6,5,其元素
3、在整数区间4,9内取值,因此使数组元素 b0b5的下标 05 分别对应数值 49,顺序地扫描序列的每一个元素并累计其出现的次数,即将 4 的个数记入 b0,5 的个数记入 b1,依此类推,9 的个数记入b5。最后依次判断数组 b 的每个元素值,并将相应个数的数值顺序地写入结果序列即可。 对于上例,所得数组 b 的各个元素值如下: b0 b1 b2 b3 B4 b5 1 2 4 0 1 1 那么在输出序列中写入 1 个 4、2 个 5、4 个 6、1 个 8、1 个 9,即得 4,5,5,6,6,6,6,8,9,从而完成排序处理。 C 函数 void sort(int n,int a) int
4、*b; int i, k, number; int minimum=a0,maximum=a0; /*minimum 和 maximum 分别表示数组 a 的最小、最大元素值*/ for(i=1; in; i+) if(_) minimum=ai; eiSe if (_) maximum=ai; number=maximum-minimum+1; if(number=1)return; b=(int*)calloc(number,sizeof(int); if(!b) return; for(i=0;in; i+)/*计算数组 a 的每个元素值出现的次数并记入数组 b */ k=ai-mini
5、mum; +bk; /*按次序在数组 a 中写入排好的序列*/ i=_; for(k=0; knumber; k+) for(; _; -bk ) ai+=minimum+_; (分数:15.00)_三、试题三(总题数:1,分数:15.00)3.阅读以下说明和 C 代码,填充代码中的空缺,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1 下面的函数 countChar(char*text)统计字符串 text 中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和每个英文字母出现的次数(英文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C 代码 1 int countChar(char *text) int i,sum=0; /*sum 保存不同的英文字母数*
6、/ char *ptr; int c26=0; /*数组 C 保存每个英文字母出现的次数*/ /*c0己录字母 A 或 a 的次数,c1记录字母 B 或 b 的次数,依此类推*/ ptr=_; /*ptr 初始时指向字符串的首字符*/ while (*ptr) if (isupper(*ptr) ) c *ptr-“A“+; else if (islower(*ptr) c*ptr-“a“+; _; /*指向下一个字符*/ for(i=0;i26; i+) if(_)sum+; return sum; 说明 2 将下面 C 代码 2 中的空缺补全后运行,使其产生以下输出。 f2:f2:f2:2
7、 f3:f3:1 C 代码 2 #includestdio.h int f1(int(*f)(int); int f2(int); int f3(int); int main() printf(“%dn“,f1(_); printf(“%dn“,f1(_); return 0; int f1(int(*f)(int) int n=0; /*通过函数指针实现函数调用,以返回值作为循环条件*/ while (_) n+; return n; int f2(int n) printf(“f2:“); return n*n-4; int f3(int n) printf(“f3:“); return
8、n-1; (分数:15.00)_四、试题四(总题数:1,分数:15.00)4.阅读以下说明和 C 程序,填充程序中的空缺,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正整数 n 若是其平方数的尾部,则称 n 为同构数。例如,6 是其平方数 36 的尾部,76 是其平方数 5776 的尾部,6 与 76 都是同构数。下面的程序求解不超过 10000 的所有同构数。 已知一位的同构数有三个:1,5,6,因此二位同构数的个位数字只可能是 1,5,6 这三个数字。依此类推,更高位数同构数的个位数字也只可能是 1,5,6 这三个数字。 下面程序的处理思路是:对不超过 10000 的每一个整数 a,判断其个位数字
9、,若为 1、5 或 6,则将 a 转换为字符串 as,然后对 a 进行平方运算,并截取其尾部与 as 长度相等的若干字符形成字符串后与 as 比较,根据它们相等与否来断定 a 是否为同构数。 C 程序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ring.h int myitoa(int,char*); /*将整数转换为字符串*/ /*right 取得指定字符串尾部长度为 length 的子串,返回所得孔串的首字符指针*/ char*right(char*,int length); int main() int a,t; int len; char a
10、s10,rs20; printf(“1,10000内的同构数:n“); for(a=1; a=10000;a+) t=_; /*取整数 a 的个位数字*/ if(t!=1 len=myitoa(a,as); /*数 a 转换为字符串,存入 as*/ myitoa(a*a,rs); /*数 a 的平方转换为字符串,存入 rs*/ /*比较字符串 as 与 rs 末尾长度为 len 的子串是否相等*/ if(strcmp(as,_)=0) /*若相同则是同构数并输出*/ printf(“%s 的平方为%sn“,as,rs); return 0; int myitoa(int num,char*s)
11、 /*将整数 num 转换为字符串存入 s*/ int i,n=0; char ch; /*从个位数开始,取 num 的每一位数字转换为字符后放入 s*/ while(num) sn+=_+“0“; num=num/10; sn=“0“; for(i=0; in/2;i+) /*将 S 中的字符串逆置*/ _;si=sn-i-1; sn-i-1=ch; return n; /*返回输入参数 num 的位数*/ char*right(char*ms,int length) /*取字符串 ms 尾部长度为 length 的孔串,返回所得孔串的首字符指针*/ int i; for(;*ms;ms+)
12、; /*使 ms 到达原字符串的尾部*/ for(i=0;ilength;_); /*使 ms 指向所得孔串的首部字符*/ return ms; (分数:15.00)_五、试题五(总题数:1,分数:15.00)5.阅读以下说明和 C+代码,填充代码中的空缺,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应急交通控制系统(TraficControlSystem)在红灯时控制各类车辆(Vehicle)的通行,其类图如下图所示,在紧急状态下应急车辆红灯时也可通行,其余车辆按正常规则通行。 (分数:15.00)_六、试题六(总题数:1,分数:15.00)6.阅读以下说明和 Java 代码,填充程序中的空缺,将
13、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应急交通控制系统(TraficControlSystem)在红灯时控制各类车辆(Vehicle)的通行,其类图如下图所示,在紧急状态下应急车辆在红灯时可通行,其余车辆按正常规则通行。 (分数:15.00)_初级程序员 2013 下半年下午试题答案解析(总分:9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试题一(总题数:1,分数:15.00)1.阅读以下说明和流程图,填补流程图中的空缺,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两个包含有限个元素的非空集合 A、B 的相似度定义为|AB|/|AB|,即它们的交集大小(元素个数)与并集大小之比。 以下的流程图计算两个非空整数集
14、合(以数组表示)的交集和并集,并计算其相似度。已知整数组 A1:m和 B1:n分别存储了集合 A 和 B 的元素(每个集合中包含的元素各不相同),其交集存放于数组 C1:s,并集存放于数组 D1:t,集合 A 和 B 的相似度存放于 SIM。 例如,假设 A=1,2,3,4,B=1,4,5,6,则 C=1,4,D=1,2,3,4,5,6,A 与 B 的相似度SIM=1/3。 流程图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s t Cs Dt s/t 解析 本题考查程序处理流程图的设计能力。 首先我们来理解两个有限集合的相似度的含义。两个包含有限个元素的非空集合 A、B 的相似度定义为它们的交
15、集大小(元素个数)与并集大小之比。如果两集合完全相等,则相似度必然为 1(100%);如果两集合完全不同(没有公共元素),则相似度必然为 0;如果集合 A 中有一半元素就是集合 B 的全部元素,而另一半元素不属于集合 B,则这两个集合的相似度为 0.5(50%)。因此,这个定义符合人们的常理性认识。 在大数据应用中,经常要将很多有限集进行分类。例如,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闻稿。为了方便用户检索,需要将新闻稿分类。用什么标准来分类呢?每一篇新闻稿可以用其中所有的关键词来表征。这些关键词的集合称为这篇新闻稿的特征向量。两篇新闻稿是否属于同一类,依赖于它们的关键词集合是否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公共关键词个数除
16、以总关键词个数)。搜索引擎可以将相似度超过一定水平的新闻稿作为同一类。从而,可以将每天的新闻稿进行分类,就可以按用户的需要将某些类的新闻稿推送给相关的用户。 本题中的集合用整数组表示,因此,需要规定同一数组中的元素各不相同(集合中的元素是各不相同的)。题中,整数组 A1:m和 B1:n分别存储了集合 A 和 B 的元素。流程图的目标是将 A、B 中相同的元素存放入数组 C1:s(共 s 个元素),并将 A、B 中的所有元素(相同元素只取一次)存放入数组 D1:t(共 t 个元素),最后再计算集合 A 和 B 相似度 s/t。 流程图中的第一步显然是将数组 A 中的全部元素放入数组 D 中。随后
17、,只需要对数组 B 中的每个元素进行判断,凡与数组 A 中某个元素相同时,就将其存入数组 C;否则就续存入数组 D(注意,数组 D 中已有 m 个元素)。这需要对 j(遍历数组 B)与 i(遍历数组 A)进行两重循环。判断框 Bj=Ai成立时,Bj应存入数组 C;否则应继续 i 循环,直到循环结束仍没有相等情况出现时,就应将 Bi存入数组 D。存入数组 C之前,需要将其下标 s 增 1;存入数组 D 之前,需要将其下标 t 增 1。因此,初始时,应当给 i 赋 0,使数组 C 的存数从 C1开始。从而,(1)处应填 s,(3)处应填 Cs。而数组 D 是在已有 m 个元素后续存,所以,初始时,
18、数组 D 的下标 t 应当是 m,续存是从 Dm+1开始的。因此,(2)处应填 t,(4)处应填 Dt。两重循环结束后,就要计算相似度 s/t,将其赋予 SIM,因此(5)处应填 s/t。二、试题二(总题数:1,分数:15.00)2.阅读以下说明和 C 函数,填充函数中的空缺,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下面的函数 sort(int n,int a)对保存在数组 a 中的整数序列进行非递减排序。由于该序列中的元素在一定范围内重复取值,因此排序方法是先计算出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并记录在数组 b 中,再从小到大顺序地排列各元素即可得到一个非递减有序序列。例如,对于序列 6,5,6,9,6,4
19、,8,6,5,其元素在整数区间4,9内取值,因此使数组元素 b0b5的下标 05 分别对应数值 49,顺序地扫描序列的每一个元素并累计其出现的次数,即将 4 的个数记入 b0,5 的个数记入 b1,依此类推,9 的个数记入b5。最后依次判断数组 b 的每个元素值,并将相应个数的数值顺序地写入结果序列即可。 对于上例,所得数组 b 的各个元素值如下: b0 b1 b2 b3 B4 b5 1 2 4 0 1 1 那么在输出序列中写入 1 个 4、2 个 5、4 个 6、1 个 8、1 个 9,即得 4,5,5,6,6,6,6,8,9,从而完成排序处理。 C 函数 void sort(int n,i
20、nt a) int *b; int i, k, number; int minimum=a0,maximum=a0; /*minimum 和 maximum 分别表示数组 a 的最小、最大元素值*/ for(i=1; in; i+) if(_) minimum=ai; eiSe if (_) maximum=ai; number=maximum-minimum+1; if(number=1)return; b=(int*)calloc(number,sizeof(int); if(!b) return; for(i=0;in; i+)/*计算数组 a 的每个元素值出现的次数并记入数组 b */
21、 k=ai-minimum; +bk; /*按次序在数组 a 中写入排好的序列*/ i=_; for(k=0; knumber; k+) for(; _; -bk ) ai+=minimum+_;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aiminimum,或 ai=minimum,或其等价形式 aimaximum,或 ai=maximum,或其等价形式 0 bk,或 bk0,或 bk!=0,或其等价形式 k 解析 本题考查 C 程序的基本语法和运算逻辑。 首先应认真分析题目中的说明,然后确定代码结构和各变量的作用。 空(1)和(2)所在 for 语句的功能是求出数组 a 中的最小元素 mi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职业资格 初级 程序员 2013 下半年 下午 试题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