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政治)-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政治)-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政治)-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政治)-试卷 15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决定商品二因素的是( )。(分数:2.00)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社会基本矛盾2.商店里的货品有标价,如一支钢笔标价为 6元。在这里,货币执行的是( )的职能。(分数:2.00)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3.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价值尺度,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分数:2.00)A.货币是商品,具有交换职能B.货币是金银贵金属C.货币本身有使用价值D.货币本身有价值4.网上团购作为一种新
2、型的网络购物方式,受到消费者的热捧。网上团购的盛行( )。(分数:2.00)A.使货币职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B.使商品交换的本质发生了改变C.使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D.表明纸币已经由电子货币取代5.市场上存在羽绒衣夏天便宜冬天贵,南方便宜北方贵的现象,造成这种价格变动的主要原因( )。(分数:2.00)A.气候变化B.地域不同C.供求关系的变动D.商品质量的不同6.资本的有机构成是( )。(分数:2.00)A.资本的价值构成B.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D.资本的技术构成7.商品价值量是由( )。(分数:
3、2.00)A.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B.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C.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商品的复杂劳动决定8.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各成的比例是( )。(分数:2.00)A.正比、正比B.反比、正比C.反比、反比D.正比、反比9.在长期的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的是( )。(分数:2.00)A.货币B.斧头C.羊D.贵金属10.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 )。(分数:2.00)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B.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C
4、.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D.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11.各个企业都各自独立进行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这种独立发挥职能的资本是( )。(分数:2.00)A.单个资本B.社会总资本C.社会资本D.独立资本12.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特点不包括( )。(分数:2.00)A.土地所有权同土地经营权分离B.以雇佣劳动为基础C.形成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关系D.不存在剥削的关系13.产业资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做出不同的划分,若将其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则这种划分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分数:2.00)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5、D.在资本循环中的职能不同14.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实质是( )。(分数:2.00)A.商品贱买贵卖的差额B.从事商品销售的劳动创造的价值C.商品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之间的差额D.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15.增加国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 )。(分数:2.00)A.增加劳动者劳动数量B.延长劳动时间C.提高劳动强度D.提高劳动生产率1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分数:2.00)A.货币规律B.价值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垄断和竞争17.下列物品中属于商品的是( )。(分数:2.00)A.中国政府赠送给美国总统的礼物B.长白山天池自然风光C.商场中降价出售的有瑕疵的
6、服装D.农民饲养的自用牛羊18.作为商品的皮鞋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当鞋匠以 100元的价格把皮鞋卖给购买者时( )。(分数:2.00)A.鞋匠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却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B.鞋匠实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却让渡了商品的价值C.鞋匠既实现了皮鞋的使用价值也实现了皮鞋的价值D.购买者既得到了皮鞋的使用价值,也得到了皮鞋的价值19.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 )。(分数:2.00)A.不变资本和生产资本B.可变资本和货币资本C.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20.美国某工程从银行贷款 100万美元,其中 50万美元购买了机器设备,另外
7、50万美元给工人增加了工资,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这 100万美元都是可变资本B.这 100万美元都是不变资本C.购买机器设备的 50万元是可变资本D.给工人的 50万元工资是可变资本21.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是( )。(分数:2.00)A.必要劳动B.社会劳动C.剩余劳动D.复杂劳动22.保证工作日的长度不变,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是( )。(分数:2.00)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23.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要进行资本积累,最主要是进行( )。(分数:2.00)A.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B.物质资料再生产C.资本
8、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D.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24.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中( )。(分数:2.00)A.不变资本增大B.可变资本增大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时增大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时减小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途径包括( )。(分数:2.00)A.从自然经济分化出来B.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C.由封建主转化而成D.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26.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主要包括( )。(分数:2.00)A.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B.用和平手段征求农民土地C.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D.用暴力手段掠夺商人的财富27.自然经济的
9、特征主要包括( )。(分数:2.00)A.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B.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C.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D.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28.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包括( )。(分数:2.00)A.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的出现B.社会分工的出现C.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社会公有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29.商品由两个因素构成,它们是( )。(分数:2.00)A.使用价值B.有用性C.价值D.劳动30.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们一切需要的属性B.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C.使用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
10、关系反映商品的自然属性D.使用价值体现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商品的社会属性31.下列关于价值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B.价值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C.价值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32.关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B.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同时兼得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D.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33.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 )。(分数:2.00)A.科学技术的发
11、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B.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C.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D.生产资料的规模及自然条件34.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所经历的阶段有( )。(分数:2.00)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的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政治)-试卷 15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决定商品二因素的是( )。(分数:2.00)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社会基本矛盾解析:解析: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
12、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故正确答案选C。2.商店里的货品有标价,如一支钢笔标价为 6元。在这里,货币执行的是( )的职能。(分数:2.00)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解析:解析: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指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它的表现形式为价格标签。3.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价值尺度,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分数:2.00)A.货币是商品,具有交换职能B.货币是金银贵金属C.货币
13、本身有使用价值D.货币本身有价值 解析:解析:货币之所以能够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所以才能用来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4.网上团购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购物方式,受到消费者的热捧。网上团购的盛行( )。(分数:2.00)A.使货币职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B.使商品交换的本质发生了改变C.使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D.表明纸币已经由电子货币取代解析:解析:货币是交换商品的媒介,网络团购仍然需要货币的参与,所以 A项错误。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交换的本质是所属权和使用权的移交,所以 B项错误。网络购物只是购物的一种特殊方式,在现实生活的商品交换中,纸币仍然充当一般等价
14、物的媒介,所以 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C。5.市场上存在羽绒衣夏天便宜冬天贵,南方便宜北方贵的现象,造成这种价格变动的主要原因( )。(分数:2.00)A.气候变化B.地域不同C.供求关系的变动 D.商品质量的不同解析:解析:选项 AB都是造成价格变动的外在原因,D 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出来。根据价值规律,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当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当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C 项供求关系的变动是造成题干所述价格变动的主要原因。故本题答案选 C。6.资本的有机构成是( )。(分数:2.00)A.资本的价值构成B.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
15、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C.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D.资本的技术构成解析:解析: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7.商品价值量是由( )。(分数:2.00)A.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B.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C.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D.商品的复杂劳动决定解析:解析: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商品价值的质即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8.
16、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各成的比例是( )。(分数:2.00)A.正比、正比B.反比、正比C.反比、反比D.正比、反比 解析:解析: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9.在长期的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的是( )。(分数:2.00)A.货币 B.斧头C.羊D.贵金属解析:解析: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10.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
17、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 )。(分数:2.00)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B.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C.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D.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解析:解析:货币的产生使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一极是货币,它们只代表商品的价值。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把商品转换成货币。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转换成价值,具体劳动转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转干 公共 基础知识 政治 试卷 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