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65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6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65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 -试卷 65 及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15,分数: 30.00) 1.孕妇甲之前曾有过出轨行为,为弥补丈夫乙,向乙表示给乙找个女孩,乙同意。甲在路边假装摔倒,骗女孩丙搀扶,并请求丙送其回家。到家后,甲骗丙喝下含有迷药的酸奶。乙将昏迷的丙抱到床上意图强奸,但正值丙的经期,乙放弃。乙怕丙醒来后报案,跟甲说把丙杀了,甲同意,乙遂用枕头闷死了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甲乙构成强奸的共同犯罪 B.乙的强 奸行为构成犯罪中止 C.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 D.对甲乙应该数
2、罪并罚 2.对于 (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分数: 2.00) A.自首的犯罪分子 B.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 C.酗酒的人犯罪 D.精神病人犯罪的 3.刑法第 232 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该条规定属于 ( )。(分数: 2.00) A.成文法 B.根本法 C.实体法 D.一般法 4.李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4 年。在服刑期间,李某积极改造,认真 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下列关于李某的假释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不能假释 B.服刑五年以上才可假释 C.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3、是否假释 D.由省检察院决定是否假释 5.下列哪些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 )(分数: 2.00) A.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 B.醉酒的人 C.完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6.甲、乙因事发生争执,甲无意中打中乙的肚子,乙感到不适并晕倒在地,甲迅速将其送往医院急救,但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是乙脾肿大异常,受甲一拳的外力冲击,脾破裂,体内大出血,甲的行为如何认定 ?( )(分数: 2.00) A.乙的死亡结果与甲没有因果关系 B.甲应当负刑事责任 C.甲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D.乙的死亡结果与甲有因果关系 7.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不采取
4、( )。(分数: 2.00)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8.下列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有 ( )。(分数: 2.00) A.对累犯从重处罚 B.对自首、立功的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C.对中止犯处罚轻于未遂犯 、预备犯 D.对残疾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9.下列犯罪行为,应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的有 ( )。(分数: 2.00) A.拐卖妇女又奸淫被拐卖妇女 B.司法工作人员枉法裁判又构成受贿罪 C.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又杀人 D.组织他人偷越国 (边 )境又强奸被组织人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将治安管理处罚分为 ( )。(分数: 2.00)
5、 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11.宋某因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情节严重被判处有期徒刑 6 年并处没收财产,附加剥夺政 治权利 2 年。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没收财产以前宋某所负正当债务,经债权人请求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应当偿还 B.宋某在 8 年内不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C.宋某在 8 年内不享有科学研究的自由 D.在没收宋某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属于其家属所有的财产 12.下列犯罪人员中,可以适用缓刑的是 ( )。(分数: 2.00) A.犯罪人员有悔罪表现 B.犯罪人员的犯罪情节较轻 C.犯罪人员没有再犯罪危险 D
6、.犯罪人员在被宣告缓刑后对其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13.下列选项中 属于主刑的是 ( )。(分数: 2.00) A.拘役 B.刑事拘留 C.死刑缓期执行 D.逮捕 14.A 市纺织厂的工人王某长期在网站上发表侮辱李某的言论,侵犯了李某的名誉权,情节严重,构成了侮辱罪,被法院判处管制,由 B 公安局执行。在管制期间,下列行为不合法的是 ( )。(分数: 2.00) A.未经 B 局批准,王某携家人去 C 市旅游了一趟 B.因受管制,王某在纺织厂领到的薪酬被打了折扣 C.由于情节严重,管制期限定为 3 年 D.报 B 局批准后,王某在某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15.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行为
7、 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下列关于刑事责任年龄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实施犯罪时的年龄,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周岁生日第二天起,为已满周岁 B.犯罪的时候不满 18 周岁的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以及审判的时候已满 75 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及死缓 C.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D.已满 16 周岁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
8、处罚 二、判断题 (总题数: 15,分数: 30.00) 16.犯罪客体是一切犯罪的必要条件。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17.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或基层组织予以考察。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18.“罪轻刑轻,罪重刑重,罪刑相当,罚当其罪”,体现的是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19.在我国,执行特赦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高级人民法院。 ( )(分 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0.乙某被剥夺政治权利 3 年,在有期徒刑执行完毕之后回到村子里,被选为村民小组组长。对此,应按照
9、有关法律规定,取消其村民小组组长资格。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1.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分类的主要根据是犯罪的一般客体。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2.军人违反职责罪在刑法分则十类犯罪中排在最后,这是由危害性大小决定的。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3.某日,甲与邻居乙因琐事发生争吵,并大打出手。这 时邻居乙家里的狗冲过来并扑向甲,甲心中害怕,从地上拣起一块砖头砸向乙家的狗,并致其死亡。则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4.罚金是主刑的一种。 ( )(分数: 2.00) A.正确 B
10、.错误 25.对犯罪及其法律后果必须规定明确,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6.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7.张三与李 四有仇。某日,张三见李四前往公用水井打水,便抢先一步在水井中下毒,结果导致李四饮水后死亡。张三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8.张某在李某胸部连捅几刀,与李某有仇的黄某正好经过此地,又在李某身上猛击几拳,致李某死亡。李某的死亡与张某的行为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 )(分
11、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9.甲和乙是公司同事,一日两人因业务在办公室发生争执,甲推了乙一把,乙后脑勺正好碰到桌子上,导致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30.甲在其经营的商店中出售假冒香烟,销售额 20000 元。甲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定为犯罪。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 -试卷 65 答案解析 (总分: 6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15,分数: 30.00) 1.孕妇甲之前曾有过出轨行为,为弥补丈夫
12、乙,向乙表示给乙找个女孩,乙同意。甲在路边假装摔倒,骗女孩丙搀扶,并请求丙送其回家。到家后,甲骗丙喝下含有迷药的酸 奶。乙将昏迷的丙抱到床上意图强奸,但正值丙的经期,乙放弃。乙怕丙醒来后报案,跟甲说把丙杀了,甲同意,乙遂用枕头闷死了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分数: 2.00) A.甲乙构成强奸的共同犯罪 B.乙的强奸行为构成犯罪中止 C.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 D.对甲乙应该数罪并罚 解析:解析:依照我国刑法第 25 条第 1 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本案中甲乙均有犯罪的故意,且甲策划案件,乙实施犯罪行为,甲乙构成强奸罪的共同犯罪。故 A 项正确。虽然丙正值月经期
13、,但在客观上并不 能阻止乙的犯罪行为,乙是主动停止犯罪的意思,所以乙构成强奸的中止。故B 项正确。甲乙共谋杀害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故 C 项正确。甲乙对丙的杀害是强奸未遂后出于灭口的动机,另行起意的,应该按强奸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且最高刑为死刑。故 D 项正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ABCD。 2.对于 (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分数: 2.00) A.自首的犯罪分子 B.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 C.酗酒的人犯罪 D.精神病人犯罪的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 67 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 ,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 A 项正确。
14、 根据刑法第 68 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 B 项正确。 根据刑法第 18 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故 C、 D 项错误。 3.刑法第 232 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 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该条规定属于 ( )。(分数: 2.00) A.成文法 B.根本法 C.实体法 D.一般法 解析:解析:成
15、文法主要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具体系统的法律文件。我国的宪法、普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都是成文法,故 A 项当选。根本法是指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我国的根本法只有宪法,故 B 项不选。实体法是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或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与程序法相对应,刑法属于实体法,故 C 项当选。一般法是指适用于一般的法 律关系主体、通常的时间、国家管辖的所有地区的法律,刑法即为一般法,故 D 项当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ACD。 4.李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4 年。在服刑期间,李某积极改造,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下列关于李某
16、的假释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不能假释 B.服刑五年以上才可假释 C.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是否假释 D.由省检察院决定是否假释 解析:解析:刑法第 81 条第 2 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 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李某因抢劫罪而被判处 14 年有期徒刑,所以不能假释。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BCD。 5.下列哪些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 )(分数: 2.00) A.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 B.醉酒的人 C.完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
17、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解析:解析:刑法第 19 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 A 项应选。该法第 18 条第 4 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故 B 项应选。该法第 18 条第 1 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故排除 C 项。该法第 18 条第 3 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 D 项应选。本题正确答案为 ABD。 6.甲、
18、乙因事发生争执,甲无意中打中乙的肚子,乙感到不适并晕倒在地,甲迅速将其送往医院急救,但抢救无效死亡,原因是乙脾肿大异常,受甲一拳 的外力冲击,脾破裂,体内大出血,甲的行为如何认定 ?( )(分数: 2.00) A.乙的死亡结果与甲没有因果关系 B.甲应当负刑事责任 C.甲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D.乙的死亡结果与甲有因果关系 解析:解析: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明显具有因果联系,且甲的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故应承担刑事责任。 7.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不采取 ( )。(分数: 2.00)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解析:解析:刑法第 12 条第 1 款规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事业单位 公共 基础知识 法律知识 试卷 6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