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35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3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35及答案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35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50.00)1.SO2,CO 小时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是至少有( )的采样时间。(分数:1.00)A.1 hB.30minC.45minD.40min2.单项评价进行预测时,如预测值未包括环境质量现状值,评价时注意应 ( )环境质量现状值。(分数:1.00)A.评估B.考虑C.监测D.叠加3.不利气象条件系指熏烟状态以及对( )易造成严重污染的风向、风速、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等条件(也可称典型气象条件)。(分数:1.00)A.环境敏感区和关心点B.环境敏感区或下风
2、向C.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D.下风向和关心点4.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的“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是指车流量( )的道路两侧。(分数:1.00)A.100 辆/hB.100 辆/dC.100 辆/hD.100 辆/d5.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的面源调查,其网格和单元的大小一般可取 ( ),评价区较小时,可取( )。(分数:1.00)A.500m500m 300m300mB.1 000m1 000m 500m500mC.800m800m 500m500mD.2000m2000m 1000m1000m6.生态环境状况调查中,收集评价区及其界外区的地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分数:1.00)A.1/1000
3、01/500000B.1/100000-1/5000000C.1/1000001/500000D.1/1 0001/500007.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别时,对于河流与河口,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 )划分水域规模。(分数:1.00)A.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B.近三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C.多年平均流量或枯水期最大流量D.丰水期最小流量或枯水期最大流量8.某改建的中型项目,其所在功能区是居住、商业、工业混合区,此建设项目声环境评价应按( )开展工作。(分数:1.00)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一级或二级评价D.三级评价9.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此级土壤环
4、境质量标准是( )。(分数:1.00)A.一级标准B.二级标准C.三级标准D.四级标准10.某河流与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 150m3/s,其水域规模为( )。(分数:1.00)A.特大河B.大河C.中河D.小河11.新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玻璃棉尘、石英粉尘、矿渣棉尘的监控点为( )监控浓度限值是( )mg/m 3。(分数:1.00)A.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 1.0B.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 1.0C.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D.周界外浓度最低点 1.01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针对各规划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 )的推荐规划方案。(分数:1.00)A.技术可行B.经济可行C.环境可
5、行D.环境、经济、技术可行13.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 )和风险管理。(分数:1.00)A.安全距离确定B.风险计算和评价C.最大可信事故分析D.应急措施14.某项目拟建于沿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经工程分析核算其 NO2排放量为 500kg/h,据此判别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 )。(已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O 21h 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为0.24mg/m3)(分数:1.00)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5.某水体具有水产养殖、娱乐用水和一般景观用水的功能,该水体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 )。(分数:1.00)A.类B.类C.类
6、D.V 类16.在环境噪声评价量中“WECPNL”符号表示( )。(分数:1.00)A.等效连续 A 声级B.A 计权声功率级C.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声功率级1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该项目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监测分析方法是 ( )。(分数:1.00)A.重铬酸盐法B.水杨酸分光光度法C.稀释与接种法D.碘量法18.编制调查报告需对项目建设造成的实际环境影响、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论证分析,针对( )的各类环境保护问题,提出整改与补救措施,明确验收调查结论,编制验收调查报告文本。(分数:1.00)A.尚未达到环境标准B.尚未达到环境保护验收要求C.尚未达到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D.尚
7、未达到初步设计文件提出的要求19.有风时点源扩散模式中的“有风”是指( )。(分数:1.00)A.距地面 10m 高处最大风速 U101.5m/sB.距地面 10m 高处平均风速 U101.5m/sC.距地面 10m 高处最大风速 U101.5m/sD.距地面 10m 高处平均风速 U101.5m/s20.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域范围通常考虑( )因素。(分数:1.00)A.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B.自然资源特征C.人为边界D.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和管理边界21.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 )及相应的( )。(分数:1.00)A.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B.最高允许排放浓
8、度 监控浓度限值C.监控点 监控浓度限值D.监控点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2.对较为特殊的噪声源应同时测量声级的( )。(分数:1.00)A.声压和声级B.声功率级和声压C.频率特性和声级D.频率特性和声功率级23.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 )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人畜居栖点 ( )m 以外。(分数:1.00)A.常年 500B.夏季 500C.常年 800D.夏季 80024.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包括对规划方案的影响因子识别、影响范围识别、时间跨度识别和( )识别。(分数:1.00)A.影响方式B.影响规模C.影响性质D.影响途径25.某污水中含有 4 类污染物,且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为 6
9、个,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 )。(分数:1.00)A.复杂B.中等C.简单D.一般26.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规定:每日发生几次的冲击振动,其最大值昼间不允许超过标准值( ),夜间不超过( )。(分数:1.00)A.5dB 3dBB.15dB 10dBC.10dB 3dBD.15dB 5dB2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设置了( )指标体系。(分数:1.00)A.30 种 3 项B.33 种 3 项C.30 种 2 项D.33 种 2 项28.对于建设项目包含多个呈现点声源性质的情况,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点布置在( ),靠近声源测量点密度应( )距声源较远处的测点
10、密度。(分数:1.00)A.整个评价范围 高于B.声源周围 高于C.整个评价范围 低于D.声源周围 低于29.某建设项目位于某中等城市的城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经分析核算其 SO2排放量为 60kg/h,此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面积是( )。(分数:1.00)A.196km2B.256km2C.16km2D.36km23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0-2003)适用于国务院有关部门、( )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数:1.00)A.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市级以上环境行政主管部门C.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D.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
11、政部门31.对于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点不应少于( )个。(分数:1.00)A.6B.8C.10D.1232.关于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执行上,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优先于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B.执行上,地方环境质量标准优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C.执行上,国家环境标准优先于地方环境标准D.执行上,地方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3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分析中分析在没有本拟议规划的情况下,区域环境状况/行业涉及的环境问题的主要发展趋势,即( )影响分析。(分数:1.00)A.推荐方案B.替代方案C.零方案D.比选方案34.以人体健康
12、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地下水质量类别是( )。(分数:1.00)A.类B.类C.V 类D.类35.工程分析中对资源、能源的储运、交通运输及场地开发利用是否分析及分析深度,应根据工程、环境特点及( )决定。(分数:1.00)A.工程投资B.评价工作等级C.环境敏感程度D.污染物排放特点36.海水水质分为( )。(分数:1.00)A.二类B.三类C.四类D.五类37.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颗粒物模式(倾斜烟羽扩散模式)适用于排气筒排放的颗粒物粒径( )的污染物。(分数:1.00)A.15mB.15mC.10mD.10m38.一般情况下,水域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
13、上游( )处应设置。(分数:1.00)A.1 kmB.0.5kmC.2kmD.0.3km39.对于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污染气象调查期间至少应为最近( )。(分数:1.00)A.四年B.二年C.三年D.五年40.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时,大气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结合开发区规划分析和污染控制措施,提出区域环境容量利用方案和(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数:1.00)A.中期B.近期C.远期D.中、长期41.某湖泊平均水深 8m,最大水深 12m,最小水深 5m,水面面积 30km2,其水域规模为( )。(分数:1.00)A.一般水库B.大水库C.中水库D.小水库42.某二级评价项目,需调查河
14、口水质,一般情况下,应调查( )。(分数:1.00)A.丰水期和平水期B.丰水期和枯水期C.平水期和丰水期D.平水期和枯水期43.对于工业噪声,一般以( )为评价量。(分数:1.00)A.等效 A 声级B.A 声级C.声功率级D.A 计权声功率级4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可吸入颗粒物 PM10的二级标准的日平均和年平均浓度限值分别是( )。(分数:1.00)A.0.05mg/m3和 0.04mg/m3B.0.15mg/m3和 0.10mg/m3C.0.25mg/m3和 0.15mg/m3D.以上都不对45.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预测要进行( )分析。(分数:1.00)A.机会成本B.技术
15、损益C.生态机D.经济损益46.污水排放企业排放的总铬和六价铬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 )。(分数:1.00)A.0.5mg/L 和 1.0mg/LB.1.5mg/L 和 0.5mg/LC.1.5mg/L 和 1.0mg/LD.0.5mg/L 和 0.5mg/L47.( )项目的生态现状评价要在生态制图的基础上进行。(分数:1.00)A.3 级B.2 级C.2 级以上D.1 级48.( )是各个规划方案环境效益的基点,规划方案的取舍正是参照它的排序后决定的。(分数:1.00)A.备选方案B.推荐方案C.替代方案D.零方案49.某三级评价项目,需调查海湾水质,一般情况下,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 )。
16、(分数:1.00)A.大潮期和中潮期B.大潮期和小潮期C.中潮期和小潮期D.小潮期50.开发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分析主要是分析评价开发区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 )的影响。(分数:1.00)A.生态系统结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完整性B.生物多样性、生态景观及生物生境环境功能C.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完整性及生态系统功能D.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及生态景观二、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51.下列关于一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评价项目建设后各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B.绘制等声级图并说
17、明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C.评价建设期,运营近期、中期、远期噪声级情况D.必须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最终降噪效果E.必须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对策,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给出最终降噪效果52.当受纳水域的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等),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时,应考虑调查( )。(分数:2.00)A.水质类别B.水生生物C.底质D.水域规模53.以下属于大气一级评价项目面源调查的统计内容的是( )。(分数:2.00)A.主要污染物排放量B.排气筒烟气温度C.排气筒烟气速度D.面源排放高度54.下列关于常规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数据统计的有效性的说法正
18、确的是 ( )。(分数:2.00)A.TSP、PM 10日均值至少有 18h 的采样时间B.SO2、CO、NO 2日均值至少有 18h 的采样时间C.TSP、PM 10日均值至少有 12h 的采样时间D.SO2、CO、NO 2小时均值至少有 45min 的采样时间55.下列关于三级评价项目大气质量现状监测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监测点不少于 3 个B.可做一期的监测C.每期监测时间至少 5 天D.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56.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进行地表水评价时水质预测的情景设计应包含( )。(分数:2.00)A.不同的排水规模B.不同的处理深度C.
19、不同的排污口位置D.不同的排放方式5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关键问题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是根据对拟建项目( )的分析,识别关键问题并用列表法对主要评价因子进行筛选。(分数:2.00)A.生态系统结构B.潜在的环境问题C.项目性质D.区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58.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可酌情调查距气象台(站)地面 1 500m 高度以下的风和气温资料有( )。(分数:2.00)A.规定时间的风向、风速随高度的变化B.年、季的规定时间的逆温层及其出现频率C.年、季的规定时间的逆温层及其出现最大高度的范围和强度D.小时混合层最大高度及对应的大气稳定度59.关于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分
20、数:2.00)A.现状评价是在区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对区域生态环境功能状况进行评价B.1 级和 2 级评价项目的生态现状评价要在生态制图的基础上进行C.3 级项目的生态现状评价必须配有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基本图件D.评价生态现状应选用植被覆盖率、频率、密度、生物量、土壤侵蚀程度、荒漠化面积、物种数量等测算值、统计值来支持评价结果60.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根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影响的程度和影响范围的大小确定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时影响范围的划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小于 20km2大于 50km2B.大于等于 50km2C.大于等于 20km2小于等于 50
21、km2D.小于 20km261.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输移、衰减特点以及它们的预测模式,将污染物分为( )。(分数:2.00)A.常规污染物B.特征污染物C.持久性污染物D.非持久性污染物62.一级评价项目地面气象资料调查内容至少包括( )。(分数:2.00)A.年、季风玫瑰图B.季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C.年小时平均风速日变化D.年、季地面温度,露点温度及降雨量6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包括( )。(分数:2.00)A.调查、分析环境现状B.调查、分析历史演变C.识别敏感的环境问题D.制约拟议规划的主要因素64.下列属于二氧化氮检测分析方法的是( )。(分数:2.00)A.Sal
22、tzman 法B.非分散红外法C.紫外光度法D.化学发光法65.下列属于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的是( )。(分数:2.00)A.地理位置B.人群健康C.人口D.交通运输E.动植物与生态66.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中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排放控制项目有( )。(分数:2.00)A.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B.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大肠菌值C.氨氮、悬浮物、化学需氧量D.亚硝酸盐、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67.1997 年 12 月 31 日之前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同时执行( )。(分数:2.00)A.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B.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
23、度(1997 年 12 月 31 日之前建设的单位)C.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浓度(1997 年 12 月 31 日之前建设的单位)的规定D.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1997 年 12 月 31 日之前建设的单位)的规定68.下列属于风险识别范围的是( )。(分数:2.00)A.生产设施B.生产装置C.贮运系统D.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69.二级大气评价项目,可选用( )进行大气环境预测。(分数:2.00)A.正态模式B.平流扩散模式C.面源箱式模式D.随机游动等数值模式70.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所酿成的( )等后果十分严重的、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事故,属风险事故。(分数:
24、2.00)A.爆炸B.自然灾害C.火灾D.中毒71.下列关于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六个方面B.评价分析项目建设前环境噪声现状C.根据噪声预测结果和噪声环境评价标准,评述建设项目施工、运行阶段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及超标情况D.仅分析受噪声影响的超标人口的分布72.开发区环境影响识别要突出与( )相关的主要环境影响的识别分析,说明各类环境影响因子、环境影响属性,判断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等。(分数:2.00)A.所在区规划B.能源利用C.水资源利用D.环境功能区E.土地开发7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中必须依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标准 3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