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15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1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15及答案解析.doc(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15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90,分数:90.00)1.下面关于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CJ 302093)的水质分级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属于一级水源水的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即可供生活饮用B.属于一级水源水的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C.二级水源水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即可供生活饮用D.水质浓度超过二级标准限值的水源水,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2.在进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时,地面效应引起的附加衰减量的上限为( )。(分数:1.00)A.5
2、dBB.10dBC.15dBD.20dB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锅炉建成使用年限,分和两个时段,执行不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时段和时段分别指的是( )。(分数:1.00)A.1999 年 12 月 31 日前,2000 年 1 月 1 日后B.2000 年 12 月 31 日前,2001 年 1 月 1 日后C.2001 年 12 月 31 日前,2002 年 1 月 1 日后D.2002 年 12 月 31 日前,2003 年 1 月 1 日后4.污水中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 )。(分数:1.00)A.复杂B.中等C.简单D.一般5.
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规定,夜间频发的噪声,峰值不得超过标准值( )dB;夜间偶发的噪声,峰值不得超过( )dB。(分数:1.00)A.10 15B.10 18C.12 15D.12 186.当排入大湖(库)的( )时,可以简化成一个排污口。(分数:1.00)A.两排放口间距较近B.所有排放口间距较近C.两排放口间距较远D.所有排放口间距较远7.某地拟新建一家造纸厂,则按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的规定,其厂内的烟囱高度一般不能低于( )m,否则其应按照正常标准值的( )执行。(分数:1.00)A.20 50%B.15 50%C.20 10%D.15 20%8
4、.下列不属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适用范围的是( )。(分数:1.00)A.易燃物质引起火灾B.易爆物质爆炸C.有毒有害物质泄漏D.核物质的泄漏9.在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处,应按照( )布置水质取样垂线。(分数:1.00)A.水深B.河宽C.流速及水深D.流速及河道弯曲情况10.一般情况下,环境影响预测范围( )现状调查的范围。(分数:1.00)A.等于B.略小于C.等于或略小于D.大于1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的优先级(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分数:1.00)A.低于B.高于C.同等于D.视情况而定12.在环境风险评价工作中,
5、在源项分析后应做( )。(分数:1.00)A.应急措施B.后果计算C.风险识别D.风险评价13.选择适宜的( )是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之一。(分数:1.00)A.植物种类B.动物种类C.人工物种D.微生物种类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不包括( )。(分数:1.00)A.科学、客观、公正原则B.规划优先原则C.整体性原则D.公众参与原则15.下列有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一些常用规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排气筒高度应高出周围 200m 半径范围内的建筑 5m 以上,达不到该要求的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 50%执行B.若某排气筒的高度位于标准中某两个值之
6、间,其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按内插法计算C.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 20mD.工业生产尾气确需燃烧排放的,其烟气黑度不得超过林格曼 1 级16.城市工业区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分数:1.00)A.55dB,45dBB.65dB,55dBC.50dB,40dBD.60dB,50dB1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最初于 1982 年制定,经 1996 年修订和 2000 年发布的相应修改单后,形成现在的( )污染物的空气质量标准。(分数:1.00)A.7 项B.8 项C.9 项D.10 项1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估算模式利用预设的气象条件进行计算,通常其计算结果( )采用进一步预测模
7、式的计算浓度值。(分数:1.00)A.B.C.D.19.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大于 50000m3/d 时,小型湖泊的一级评价每( )布置一个取样位置。(分数:1.00)A.0.51.5km 2B.12km 2C.1.53.5km 2D.24km 220.下列关于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工程分析应对建设项目全部项目组成和所有时段的全部行为过程的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特征、强度、方式等进行详细分析与说明B.工程分析的重点工作是通过工艺过程分析、核算,确定污染源强C.不需进行工艺过程分析、资源能源的储运分析、交通运输影响分析等内容D.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和实施周期
8、,可以选择其中的不同阶段进行工程分析21.在选取规划环评的评价标准及指标时,较为通用的指标不包括( )。(分数:1.00)A.生物多样性指标B.臭氧排放指标C.土地占用指标D.环境功能区划指标22.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规定填埋场场址距地表水域的距离不应小于( )m。(分数:1.00)A.150B.200C.300D.50023.本导则中规定,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生产、加工、运输和使用或储存中涉及的( )个主要化学品,进行危险性判定。(分数:1.00)A.12B.13C.14D.2424.某中型新建项目,其附近有一名胜游览区,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 )进行工作。(分数:1.
9、00)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三级评价D.一级或二级评价25.在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中,( )要求时间长,需投入的工作量大,所得结果较准确。(分数:1.00)A.系统分析法B.物料平衡计算法C.类比分析法D.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26.危险废物填埋场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 )以上。(分数:1.00)A.2000mB.3000mC.4000mD.5000m27.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是指满足环境质量目标的前提下污染物的( )。(分数:1.00)A.最佳排放总量B.最小排放总量C.允许排放总量D.排放总量28.根据开发区不同发展阶段,分析确定近、中、远期区域主要污染源。鉴于规划实施的时间跨度
10、较长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污染源分析预测以( )为主。(分数:1.00)A.远期B.中期C.近期和中期D.近期29.( )评价可不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直接以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依据。(分数:1.00)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30.在生态影响评价中,不需要做经济损益分析的是( )。(分数:1.00)A.生境破坏B.物种灭绝C.三级评价D.生态修复3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监测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季平均统计中要求每季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个日均值,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 )个日均值。(分数:1.00)A.20 7B.20 10C.15 5D.15 632.自然资源开
11、发项目中的后评价是指在工程建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评价。( )自然资源开发项目中的生态影响评价应做后评价。(分数:1.00)A.一级B.二级C.三级D.一级和二级33.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人畜居栖点( )以外。(分数:1.00)A.400mB.500mC.600mD.700m34.河流水质采样断面一般情况下应设置( )。(分数:1.00)A.对照、控制、选择三种类型B.对照、选择两种类型C.对照、控制、消减三种类型D.控制、消减两种类型35.在公众参与工作中,可采取的公众参与方式是( )。(分数:1.00)A.媒体公布B.社会调查、问卷和听证会C.专家咨询D.以上均
12、有36.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在划分各评价项目的工作等级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或当地对环境的特殊要求等情况可作适当调整,但调整的幅度上下不应超过( )。(分数:1.00)A.三级B.二级C.一级D.四级37.在生态影响的管理上,要制定并实施对项目进行的生态监测,发现问题,特别是重大问题时要呈报( )及时处理。(分数:1.00)A.上级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B.同级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C.上级主管部门D.环境保护部门38.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在对主要工程作出描述时,1 级项目要求对类比调查项目进行( )测量。(分数:1.00)A.定性或半定量B.定性或定量C.定量或
13、半定量D.定量39.二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 )以上。(分数:1.00)A.1 年B.6 个月C.3 个月D.2 个月40.下列关于生态恢复规划及其实践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表述有误的是( )。(分数:1.00)A.在编制生态恢复规划时,应注意充分利用项目区地形地貌和其他自然特点B.即使是在基质的结构和功能完全丧失的地方,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直接改良土壤也不是值得提倡的生态恢复手段C.在考虑生态恢复时应特别注意尽量利用现场的尤其是土壤资源和生物资源D.一般应考虑充分利用表层土,制订表层土挖掘、保存和利用计划41.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行阶段( )情
14、况的环境影响。(分数:1.00)A.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B.不正常排放C.正常排放D.正常排放或不正常排放42.大气环境影响二级评价项目监测时,( )。(分数:1.00)A.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B.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作二期监测C.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D.可不作监测43.非点源调查的原则是( )。(分数:1.00)A.以收集现有资料为主,进行现场实测B.采用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须进行现场实测C.以收集现有资料为主,不进行现场实测D.采用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4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中将贮存、处置场分为( )种类型
15、。(分数:1.00)A.2B.3C.4D.545.某项目排放的 S02 最大地面浓度为 0.30mg/m3,地面浓度达到 0.05mg/m3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D10%为8km;排放的 NO2最大地面浓度为 0.20mg/m3,地面浓度达到 0.024mg/m3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D10%为 6km。已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 SO21h 平均取样时问的浓度限值为 0.50mg/m3,NO 21h 平均取样时间的浓度限值为 0.024mg/m3,则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为( )。(分数:1.00)A.一级B.二级C.三级D.不能确定46.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内容不
16、包括( )。(分数:1.00)A.新的生态变化B.某些生态影响严重化C.原来存在的生态问题向有利方向发展D.资源的消耗47.下列关于国家环境标准体系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B.推荐性环境标准被强制标准引用时无须强制执行C.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D.地方环境标准只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48.一般情况下,开发区边界应与外部较敏感地域保持一定的( )距离。(分数:1.00)A.绿化防护B.空间防护C.安全防护D.卫生防护49.下面对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实施的规定叙述错误的是
17、( )。(分数:1.00)A.排污单位泄漏的恶臭污染物,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无其他干扰因素)的一次最大监测值(包括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B.排污单位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无其他干扰因素)的一次最大监测值(包括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C.排污单位经烟气排气筒(高度在 15m 以上)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D.排污单位经排水排出并散发的恶臭污染物和臭气浓度必须低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50.对于机场飞机噪声以( )为评价量。(分数:1.00)A.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B.
18、A 声级C.昼夜等效声级D.等效连续 A 声级51.环境质量标准的内涵不同于产品质量标准,指的是( )。(分数:1.00)A.制订环境质量标准的目的在于发挥其普遍通用性B.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技术指标是完全可以人为加以控制的C.环境因素具有高度特异性,不存在通用性和互换性的问题D.不同城市和地区完全可以使用同样的环境标准52.非污染生态影响的项目进行工程分析时,识别关键问题用( )对主评价因子进行筛选,在完成现状评价后,进一步确认主要的评价因子。(分数:1.00)A.专家评判法B.列表法C.叠图法D.影响网络法53.下列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的表述,说法有
19、误的是( )。(分数:1.00)A.针对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主题、敏感环境要素以及主要制约因素,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B.规划涉及的环境问题可按当地环境、自然环境和全球环境三大类分别表述C.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包括对规划方案的影响因子识别、影响范围识别、时间跨度识别、影响性质识别D.环境影响识别一般有核查表法、矩阵法、网络法、GIS 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54.环境影响预测范围确定工作中的具体预测范围、断面设置,因环境要素的不同而不同,对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大气环境的影响预测范围以边长和面积表示B.河流水环境的影响预测范围以河
20、流上下游距离和预测断面表示C.大气环境的影响预测点以相距污染源的方位和距离表述D.河流水环境的影响预测点以与污染源的相对位置确定5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规定了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分级,现有污染源分( )级,新污染源分( )级。(分数:1.00)A.一、二、三 一、二、三B.15 15C.一、二、三 二、三D.15 2556.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底部必须( )。(分数:1.00)A.低于地下水最高水位B.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C.高于地下水最低水位D.低于地下水最低水位57.对于建设项目包含多个呈现点声源性质的情况,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点应布置在声源周围,靠近声源处测量点密度
21、应( )距声源较远处的测点密度。(分数:1.00)A.低于B.高于C.等于D.等于或高于58.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利用( )开展环境风险评价。(分数:1.00)A.风险值B.类比法C.安全评价数据D.最大可信灾害事故风险值59.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适用的开发区一般占地面积大,占地面积均在( )以上。(分数:1.00)A.3000m2B.1km2C.2km2D.3km260.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规定填埋场场址必须位于( )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分数:1.00)A.二十B.五十C.一百D.二百61.对某海湾水质进行预测,评价
22、等级为一级,污染物为持久性,则建议采用( )。(分数:1.00)A.Joseph-Serndner 模式B.ADI 潮流及水质模式C.Streeter-Phelps 模式D.特征理论混合模式62.等效连续 A 声级用( )符号表示。(分数:1.00)A.LdnB.LWAC.LAeqD.WECPNL63.环境空气质量常规项目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分析可使用( )。(分数:1.00)A.重量法B.化学发光法C.紫外分光光度法D.Saltzman 法64.对湖泊和水库,“水域规模”划分为“大湖(库)、中湖(库)、小湖(库)”的依据是( )。(分数:1.00)A.平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B.丰
23、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C.枯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或水面面积D.枯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65.声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 1 类标准昼夜问的环境噪声标准值分别为( )。(分数:1.00)A.55dB,45dBB.60dB,50dBC.65dB,55dBD.70dB,55dB66.下列对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说法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规划环评一般是寻找一个作为推荐方案的替代方案,而不是评价多个规划方案B.规划环境影响预测,包括其直接的、间接的环境影响,特别是规划的累积影响;规划方案影响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预测C.规划环评的分析评价应包括对环境保护目标的
24、影响分析、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和规划的合理性分析D.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方法一般有加权比较法、费用效益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对比评价法、环境承载力分析等67.下列术语定义表述有误的是( )。(分数:1.00)A.环境标准体系是指各种不同环境标准依其性质功能及其间客观的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B.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C.组织实施标准,是指对标准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处理的活动D.体系是指在一定系统范围内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68.环境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标准 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