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高考政治新创新一轮复习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讲义.doc
《(通用版)2020高考政治新创新一轮复习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高考政治新创新一轮复习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讲义.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明学习目标1.把握 1 个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2理解 3 对关系运动与物质、运动与静止、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3树立 3 个基本观点世界的物质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4识记 4 个概念物质、运动、静止、规律建知识体系备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看待运动与静止、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拓 展 链 接 图示法把握物质的含义二
2、、世界的物质性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1)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2)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原因(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产生: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本质: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的意识
3、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一、判断题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提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2物质是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提示:物质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出来的共性。二、选择题3步入 21 世纪,人类不仅能通过转基因技术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转基因产品,如棉花、大豆、木瓜等,而且还能利用动物的细胞复制出大量相同的生命个体,如猪、奶牛等。这些成果的哲学意义在于( )证明了自然界不具有物质性 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证明了人类进入随意创造自然物的时代 为自然界的物质性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A BC D解析:选 D 人类转基因技术成果的哲学意义
4、在于证明了自然界的物质性,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正确,错误;表述错误。4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C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D构成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3解析:选 D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故答案为 D 项。5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职业,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
5、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其哲学依据是( )A意识具有反作用B世界是可知的C世界的本质是物质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解析:选 C 习近平的话强调的是想问题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选 C 项;A 项强调的是意识的作用,不选;B 项强调的是世界的可知性,不选;D 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世界的物质性典例 (2014全国卷)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实验进
6、一步证明( )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A BC D解析 从“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可以看出当选。错在“无条件的、必然的”上,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说法错误,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答案 B准解快解全面理解世界的物质性(1)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可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4(2)关于世界的
7、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综 合 集 训 冲 关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物质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物质就是各种各样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A BC D解析:选 C 错误,物质是永恒的,具体的物质形态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错误,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不能等同;正确,入选。22017 年 10 月 16 日,科学家宣布于 8 月首次直接探测到了由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
8、“时空涟漪”引力波及其伴随的电磁信号。引力波就是黑洞等巨大天体在碰撞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时空涟漪” ,是时空扭曲带来的现象,就像石头被扔进水中所产生的波纹。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引力波具有客观实在性与可知性 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 自然界中的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 整个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A BC D解析:选 C 关于引力波的新发现进一步佐证了引力波具有客观实在性与可知性,整个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当选;与题意不符。 热点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盼环保、求生态的强烈愿望,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
9、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会首次把“美丽”写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信息获取5依据是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保护环境;表明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说明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社会的产物。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体现了这一点。热点训练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
10、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 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只有国家才能缓和 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A BC D解析:选 A 中“只有国家才能缓和”的表述错误。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正确,入选。2为带动微山旅游的发展,山东省微山县以微山湖渔村为基础,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旅游生活圈。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人类可以改变和征服自然 自然界是物质的,要尊重自然 改造自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出发点 自然
11、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A BC D解析:选 D 中“征服自然”说法错误;改造自然要以客观实际为根本出发点,说法错误;是微山县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旅游生活圈的哲学依据,符合题意。32018 年入汛以来,全国多地遭遇了持续强降雨。暴雨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农田被淹,房倒屋塌,大量人口受灾。材料告诉我们( )人与自然不可能和谐相处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人在极端天气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规律是客观的,其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 BC D解析:选 D 只要人们尊重自然规律,就可以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错误;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对极端天气,错误;
12、全国多地因天气导致的灾害,体现了自然界的客观性和规律的客观性,正确。框 题 过 关 检 测 6一、选择题1(2019盐城期中) 2017 年 10 月 4 日,在云南香格里拉的上空,一颗小行星差点撞击上地球。最终,它在离地球不足 40 公里的半空中爆炸,形成月亮般大的流星从低空划过,惊骇得一波赏月群众以为月亮坠落了。这次撞击事件证明了(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B自然界的运动是有条件、有规律的C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D自在事物的联系可以人为加以改造解析:选 C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A 项错误;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B 项错误;小行星撞击事件是不
13、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证明了世界的 真 正 统 一 性 在 于 它 的 物 质 性 , C 项 正 确 ; 自 在 事 物 的 联 系 是 客 观 的 , 人 不 能 改 造 , D 项 不 选 。2科学家们在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方面的理论研究,为人类打开了“异物质”这扇未知世界的大门,这些物质拥有假想的奇异特性。从哲学上讲,这里的“异物质”( )A是不同于哲学“物质”的另一种客观实在B只是一种观念中的存在,并非现实的存在C只是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的一种具体形态而已D概括了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解析:选 C “异物质”属于物质,是现实的存在,是哲学上所说的客观实在,A、B两项错误;“异
14、物质”是哲学上物质概念的一种具体形态,并没有概括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C 项正确,D 项不选。3无论天地自然,还是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下列选项能够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有( )生产力是客观的物质力量,劳动资料、思维方式等生产力的实体要素都是物质的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人们虽然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但可以随意选择生产关系A BC D解析:选 C 生产力的实体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错误;人们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错误;正确,入选。4 “蛟龙号”在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实
15、施了载人深潜精细调查,在这一海域水深约 2 9003 600 米的卧蚕 1 号、卧蚕 2 号、天休与大糦 4 个热液区, “蛟龙号”成功发现了 27 处海底热泉活动喷口所形成的高浓度矿物黑烟物质“黑烟囱”和多金属硫化物丘及黑暗条件下的深海生态系统。 “蛟龙号”的成功发现佐证了( )7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深海生态系统是物质与意识的统一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A BC D解析:选 D “蛟龙号”成功发现了 27 处海底热泉活动喷口所形成的高浓度矿物黑烟物质,说明了;材料未体现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排除;意识是
16、人特有的,深海生态系统属于物质范畴,是客观存在的,而非物质与意识的统一,错误。5 “低碳环保生活”要求人们在生活生产时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如果说环境保护、保护动物、节约资源等已经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那么低碳环保生活则是我们需要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 “低碳环保生活”是一种态度,我们应当积极提倡并去实践这种新型的生活方式。这表明(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 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其重大影响A BC D解析:选 A “低碳环保生活”是尊重自然、顺应
17、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正确;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颠倒了二者的关系;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是对立统一的,不是不可协调的,错误。62017 年 1 月 17 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习近平指出:“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 ”下列选项与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C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 D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解析:选 D 习近平的话是说世界经济的大海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体现的是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体现的是意识的
18、能动作用, “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体现了发展的观点,A、B、C 三项均与材料寓意不符,不选;“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体现了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具有客观性的唯物主义观点,与材料寓意相符,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据联合国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显示,工业发展中由于忽视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每年有 5 000 万儿童因水污染死亡,每年有 3 500 万人因水污染患心血管疾病。8现在,各个国家都逐步认识到了水资源的危机,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2018 年 12 月,由某市团市委联合市文明办正式启动“青春护河五大行动” ,组建了 137 支志愿服务队共同开展护河行
19、动,协助各地“河长”治水护水。结合材料,运用“自然界的物质性”的知识,分析该市开展“青春护河五大行动”的必要性。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自然界的物质性”的知识,分析该市开展“青春护河五大行动”的必要性。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根据水资源现状启动“青春护河五大行动” ,组建了 137 支志愿服务队共同开展护河行动。结合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和方法论,对应材料进行分析即可。答案: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0、该市启动“青春护河五大行动” ,正是根据本市水资源危机和污染的现状作出的正确决策,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的生动体现,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一、运动1运动与物质(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运动的性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3)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巧 学 妙 解 图示运动与
21、物质的关系92运动和静止(1)静止的含义: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2)静止的性质: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澄 清 认 知 相对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特殊的运动,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
22、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二、规律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世界观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一、判断题1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绝对性。()提示:既要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相对性。2规律是客观的,因而是永恒不变的。()提示:规律是客观的
23、,人不能随意改变规律,但规律会随着物质运动形式的改变而改变。3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10提示:客观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制约客观规律。二、选择题4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科学根据。 “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 )A人脑是思维运动的物质载体,思维与存在具有抽象同一性B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量变引起的质变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解析:选 C “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事物在运动中存在,人脑亦如此,C 项符合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政治 创新 一轮 复习 必修 第二 单元 第四 探究 世界 本质 讲义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