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万州二中高 2021 级高一下期中期考试生物试题1、单选题(共 40 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所有酶都是蛋白质C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在最适温度下,最利于酶的保存2通常胃液的 pH 约为 1.4,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 pH 由 10 降到 1 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3为研究 Cu2+和 Cl-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操作顺序的实验方案:甲组:CuSO 4溶液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乙组:NaCl 溶液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
2、保温检测丙组:蒸馏水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各组试剂量均适宜,下列对该实验方案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A缓冲液的 pH 应控制为最适 pH B设置的对照实验能达成实验目的C宜选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剩余量 D保温的温度应控制在 37左右4在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如表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Mn 2 直接降低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BCo 2 或 Mg2 可能导致酶结构的改变使其活性降低C不同离子对酶的活性有提高或降低作用D该水解酶的用量是实验的无关变量5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 组(20)、B 组(40)和 C 组(60C)测定各组在
3、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B 组,说明 B 组温度是酶的最适温度B在 t1时刻将 A 组温度提高 10C,那么 A 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可能会加快C在 t2时刻降低 C 组温度,将使 C 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D在 t3时刻 B 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6下列能正确表示三磷酸腺苷分子结构简式的是AAP BAPP CAPPP DAPPP7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胸腺嘧啶“T”的是( )A蓝藻 B烟草花叶病毒 CATP DATP 合成酶8下列有关 ATP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1 分子 ATP 彻底水解可得
4、到 5 种小分子B细胞内的放能反应一般与 ATP 的合成相联系C人体细胞内 ATP 的含量低,但转化形成非常快D人体成熟红细胞虽然没有线粒体,仍可产生 ATP9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 CO2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一定发生有氧呼吸,但一定有水产生B不一定发生无氧呼吸,但一定有能量释放C不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但一定有酒精产生D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但一定有葡萄糖的消耗10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其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金属离子 相对活性(%)对照组 100Mn2+ 123Co2+ 79Mg2+ 742的两个途径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经酶 3 途径产
5、生的 CO2较多B消耗等量的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中,能量 3 最多C酶 2 发挥作用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酒精是酵母菌的代谢产物,酒精的积累可能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11如图表示北方的一个贮藏白菜地窖中,随着氧气的消耗,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错误的是AAB 段白菜主要进行有氧呼吸,CD 段白菜主要进行无氧呼吸BBC 段 CO2浓度几乎不上升的原因是细胞无氧呼吸不释放 CO2C从 B 点开始,O 2浓度是限制有氧呼吸的主要因素D为了 较长时间贮藏大白菜,应把地窖里的 O2浓度控制在 BC 段范围内12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 a、b、c、d 时,CO 2释放量和 O2吸收量的变
6、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 a 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B氧浓度为 b 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 5 倍C氧浓度为 c 时,只进行有氧呼吸D氧浓度为 d 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13水稻种子萌发时利用葡萄糖氧化分解供能,为测定其细胞呼吸类型设置如下装置,关闭活塞,在 25下经过 20min 后再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若反应开始时两装置只有一个条件不同,且不考虑环境的影响,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A装置 1 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消耗 O2的体积,装置 2 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释放 C02的体积B只要装置 1 红色液滴
7、左移,就能说明萌发的种子同事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20min 后有可能观察到装置 1 和装置 2 的红色液滴都左移D若装置 1 红色液滴不动,装置 2 红色液滴右移,则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14某同学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进行了以下操作:将5g 新鲜菠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后直接进行研磨;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 1cm 处用钢笔画一条横线;为增强实验效果,将滤液细线画粗些;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让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中。该同学的操作有误的是( )A B C D15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
8、熟菠菜叶可用作光合色素提取的材料 B研磨时加入 CaCO3可防止色素被破坏C重复画滤液线目的是增加色素的量 D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叶绿素 a16如图,某植物绿叶经阳光照射 24 小时后,再经酒精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深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深蓝色。本实验证明(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 B C D317阳台菜园成为城市居民一种时尚的装扮,同时可为居民提供新鲜蔬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阳台内的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主要来自自然光B为提高产量,在阴雨天可适当提高阳台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C增施农家肥
9、可提高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促进晚上暗反应的进行D蔬菜中的叶绿素对光的吸收效率与光的波长呈正相关18用 14CO2“饲喂”叶肉细胞,让叶肉细胞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将叶肉细胞置于黑暗环境中,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利用 14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暗反应全过程都消耗 ATP 和HB oa 段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浓度有所下降Cab 段三碳化合物浓度不变的原因是 14CO2消耗殆尽Db 点后叶肉细胞内没有有机物的合成19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 和 30 ,如图表示30 时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
10、温度降到 25(原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理论如图中相应点 a、b、d 的移动方向分别是A下移、右移、上移B下移、左移、下移C上移、左移、上移D上移、右移、上移20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的甲、乙两种细胞器及在这两种细胞器中所进行的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产生的 ATP 可用于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B甲乙细胞器进行相关生理过程中产生的H是同种物质C该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D改变光照强度一定会改变甲细胞器中生理活动的强度21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两个相同 DNA 分子完全分开;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中心体发生倍增;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能正确表示
11、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A B C D22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装片制作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视野中分裂期的细胞数目最多A B C D23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 )A动物细胞有细胞膜,植物细胞没有细胞膜 B形成纺锤体C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 D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24某细胞中发生了如图的变化,a、b、c 代表不同的时期。该细胞可能是( )A根尖伸长区细胞B叶片表皮细胞C动物的红骨髓细胞D动物的神经细胞25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载玻片上每单位面积平均有
12、50 个酵母菌细胞,把制作此装片的样液继续培养 6 h 后再稀释 10 倍,然后制作成装片放到相同的显微镜下观察,则发现每单位面积平均有 80 个细胞。可推断细胞周期的平均时间是( )A0.5 h B1 h C1.5 h D2 h26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4A细胞分化使细胞数目和细胞种类均增多B细胞经分化后,其分裂能力降低、全能性增强C胡箩卜经组织培养产生完整植株过程体现了细胞全能性,并没有细胞分化过程D细胞分化使细胞的化学组成趋向差异化,功能趋向专门化27下列关于人体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B血红蛋白的形成是细胞核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能产生H的场所
13、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在蒸馏水中,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以致于发生破裂28老年人有老年斑,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 B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C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D细胞内脂褐素增多29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的实例的是()A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手指的正常分离 B组织、器官中细胞的更新C脉管炎患者因局部缺血致组织细胞坏死 D蝌蚪发育成为青蛙,尾部消失30研究发现,癌细胞可以释放一种叫“骨桥蛋白”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会唤醒“体内休眠的癌细胞” 。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癌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把“骨桥蛋白”释放到细胞外B休眠的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可能有与
14、“骨桥蛋白”结合的受体蛋白C参与“骨桥蛋白”合成和加工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D抑制癌细胞中“骨桥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是防止癌细胞扩散的有效途径31外界因子导致 HER 基因(控制细胞膜上某种受体蛋白的合成)过量表达,会持续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启动 DNA 复制,导致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辐射、病毒等可能是激活 HER 基因过量表达的外界因子B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C癌细胞因 DNA 复制方式不同而细胞周期变长,连续分裂D诱导癌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成为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32正常进行分裂的哺乳动物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
15、色体、DNA 分子之比为 0212,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A有丝分裂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C有丝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3雄蜂体细胞只含 16 条染色体(n16),是雌蜂的一半,但雄蜂也可通过一种特殊的减数分裂方式形成精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不考虑突变,一只雄蜂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 32 条染色体C精子形成过程中,该动物细胞的染色体始终为 16条D蜜蜂产生的精子和雌蜂产生的卵细胞染色体数相同34在哺乳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下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含有两个四分体B在乙图所示的细胞中,含有 1 对同源染
16、色体,4 个染色单体5C丙图中和为同源染色体D该器官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是 2、4、8 条35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精子的形成要经历变形过程,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不需要变形B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数量之比为 4:1C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没有均分D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不同36在进行豌豆杂交试验时,为避免其自花传粉,孟德尔采取的措施是( )花蕾期,不去雄蕊;花蕾期,去雄蕊;去雄后,套上纸袋;去雄后,不套纸袋;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物的花粉涂在去雌蕊的柱头上;待花成熟时,拿开纸袋任其在自然状况下传粉受精A B
17、C D37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测交后代比为 11 BF 2产生配子的比为 11CF 2的表现型比为 31 DF 1产生配子的比为 1138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下列不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 F1 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 “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 和 d)”属于推理内容C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D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39可以依次解决-中的遗传学问题的方法是 ( )鉴定一只白羊是否
18、是纯种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检验杂种 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自交、杂交、杂交、测交40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呈黄色,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错误的是( )A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 n 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 1/2nB浅绿色与深绿色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比例为 l:1C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 AA 和 Aa,且比例为 1:2D一段时间后,aa 个体明显减少二、非选择题(
19、共 20 空,每空 2 分,共 40 分)41下图甲是兴趣小组利用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进行相关研究的结果,图乙为 50时酶 B 催化纤维素分解随时间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甲分析酶 A 和酶 B 中_受高温条件的影响更大。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高温使酶_。(2)酶 A 和酶 B 能够将纤维素最终分解成_,该产物可与_试剂在加热时生成砖红色沉淀。(3)若改用等量的酶 A 进行图乙对应的实验,请在图乙中画出底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作图)_642下图表示同一动物三种处于分裂时期的不同细胞:(1)这三种细胞可能同时存在于_ 性动物的某器官中。(2
20、)图甲细胞的名称是_。(3)图乙表示细胞正处于_期,产生的子细胞是_细胞。(4)图丙所示细胞中四分体的数目为 。43菜椒的红色、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D、d 分别控制显、隐性性状。请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菜椒的红色、黄色中显隐性关系是_。 (2)F1中红椒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F 2中红椒黄椒=_。 (3)F2中红椒自交得 F3,F 3中性状分离比是_,F 3红椒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_。44图甲曲线表示在温室内水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温度为 25(此温度是该作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光照强度与作物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
21、题:(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小于 B 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_;当光照强度大于 B 并且小于 C 时,限制作物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2)已知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 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 30,图甲曲线中 B 点将向_移动。(3)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_。(4)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_参考答案1C【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详解】酶在
22、细胞内和细胞外都可发挥作用,A 错误;大部分酶都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B 错误;酶的作用机理是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 正确;在低温下,最利于酶的保存,D 错误;故选 C。2B【解析】【分析】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温和性。pH 和温度均会影响酶活性。【详解】胃蛋白酶的最适 pH 是 1.4,处于 10 的环境中,酶会变性失活,不可恢复。故将 pH 由 10降到 1 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不变。综上所述,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高温、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均会引起酶不可逆的变性失活。3B【解析】【分析】探究不同离子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不同的离子,
23、因变量是酶的活性,其他变量如 PH、温度等都是无关变量,为了排除温度、PH 和无关离子等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需要将所有实验都放在最适温度的环境中,且最好设置空白对照组(甲蒸馏水和缓冲液)和条件对照组(含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 。【详解】缓冲液的作用是为了调节 PH 值,维持 PH 稳定的,本实验 PH 值以及温度都是无关变量,为了避免温度和 PH 值对实验的干扰,因此温度和 PH 值都应该设置到最适,A、D 说法正确。本实验的因变量可以是淀粉的剩余量,根据碘遇淀粉变蓝可以检测实验中淀粉是否有剩余,与对照组相比较说明 Cu2+和 Cl-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C 说法正确。甲乙两组实验中除了有 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万州 2018 _2019 年高 生物 下学 期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