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下学期周测试题(3.25_3.31,无答案).doc
《文下学期周测试题(3.25_3.31,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下学期周测试题(3.25_3.31,无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河北省沧州盐山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周测试题(3.25-3.31,无答案)班级 姓名 小组 分数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
2、级秘书官。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是古代王朝更迭时,无血缘关系的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B邑,就是封邑,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土地奖励给某一个人。C总管,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D谥,在此处是大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
3、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称为“中国”。B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名义节制兵马。C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D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称“致仕”或“休致”,也指官员退休。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 2 -B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 年周而复始
4、),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D车驾、陛下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爵位。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为不同的等级。B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军令等事务。其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C实封,古代食邑制度
5、之一。只有加实封的人才能够收其所得封户的租税。D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之统称。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人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B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怍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C宦官,也指太监,是中国古代京城既为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也为一品二品官员服务的官员。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期 测试 325 _331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