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三文化发展历程专题十三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第28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三文化发展历程专题十三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第28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三文化发展历程专题十三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第28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8 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概 念 阐 释 科 教 兴 国 战 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轻 巧 识 记 人 民 教 育 事 业 的 发 展2思 维 升 华 新 中 国 成 立 初 期 , 我 国 教 育 兴 办 的 特 点(1)除旧布新,确立新的教育制度,改革与调整并举。(2)教育服务对象发生变化,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3)制定新的教育办学方针。在办学体制和办学形式上加快改革步伐。(4)各级各
2、类学校调整教育模式,充实部分学科和专业,使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整、系统。(5)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接班人。史论术语填后背诵新中国教育方针的确立及各项制度的实施,为共和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文化大革命”中,学校的招生制度、教学体制被破坏殆尽, “文化断层” 、 “人才断层”成为这一时期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后, “三个面向”的提出和教育立法的开展,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与 成 就3轻 巧 识 记 新 中 国 的 科 学 技 术 成 就易 误 指 正“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
3、中“两弹”不是原子弹和氢弹,原子弹是一种核裂变型原子弹,氢弹是一种威力更为强大的核聚变型原子弹。思 维 深 化 科 技 进 步 在 现 代 化 建 设 中 的 重 大 作 用(1)科技的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2)科学技术日益加速地转化为生产力,有力地推动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进程。(3)科技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4)科技发展促进教育和文化的发展。(5)科技的进步推动当今社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史论术语填后背诵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在困难的条件下艰难起步,科技人员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两弹一星”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高产杂交水稻一批标志性成果。“科学技
4、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着中国科技走向世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视高新科技发展,高性能计算机、航天工程等一系列高科技成果令世界瞩目,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现代化建设水平。1有科学家在回忆录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科研活动开展得很狭窄,只有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学科进行了比较连续的科研活动。 ”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4因是( )A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B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水平落后、基础薄弱C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未援助D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研经费难以得到落实解析:选 B 题干显示我国科研活动开展得很狭窄,而主要原因就是新中国成立初
5、期科技水平薄弱,故 B 项正确。2某网站发起了以“具有原创性” “具有世界级影响力” “能产生社会效益”为评判标准的主题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新四大发明 ”的评选活动。下列科技成果中最符合中国当代“新四大发明”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新品种C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D “神舟 5 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解析:选 B 根据材料可知,所选发明应具有世界首创的基本特征,能够符合此特征的只有 B 项。A、C、D 三项虽在中国具有首创性,但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仍在他国之后,所以不具有“发明”的特征,均排除。32011 年,美国签署禁令“禁止美国宇航局与中国进行任何合作” ;20
6、13 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国籍科研人员参加学术研讨会。该材料说明( )A中国航天技术已经崛起 B中国改革开放大势所趋C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D科技封锁激发了创造力解析:选 C 材料“禁止美国宇航局与中国进行任何合作” “禁止中国籍科研人员参加学术研讨会”反映出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封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美国科技封锁下,中国的科技依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主要源于中国自主的科技创新,故 C 项正确。4上海人民出版社在 20 世纪 60 年代出版了数理化专业中等教育自学丛书 ,在1977 年多次再版发行,深受广大青年喜爱。该书再版( )A贯彻了党的“双百”方针B建立了完整的国
7、民教育体系C适应新时期社会建设人才需要D符合了“科教兴国”战略要求解析:选 C 1977 年恢复高考,所以该书的发行适应了新时期对人才的需要,故 C 项正确。5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发表。 决定总结了过去几年教育改革的成败得失,指出了我国教育事业落后的原因和教育体制的弊端。在决定的5指导下,我国的教育改革全面展开,不断深化,有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后我国( )A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D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解析:选 D A 项是在 1957 年提出的,B 项是 20 世纪 60 年代,C 项是 1977 年,均
8、与题目时间不符,故排除;D 项是 1995 年提出的,符合题意,故选 D 项。主题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教育与科技跨越式发展现代中国的教育与科技史料一 1949 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用极大力气模仿苏联教育制度。这种模式强调训练实用科目中的科学人员,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于是中共改组了基督教会大学和国立大学的文理科系统,取而代之的是创办了 20 个新的科技院校和 26 个新的工程研究所。在大约 200 个高等教育机构中,只有 13个是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史料二 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规定考生必须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恢
9、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生修改政审标准,贯彻“重在表现”的原则;严格考试制度,抵制和反对营私舞弊、 “走后门”等不正之风。关于 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史料三 “神舟 5 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教你读史史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模仿苏联的教育制度发展教育。由可知新中国初期的教育突出为经济建设培养新生骨干力量。史料二以省略号为界,分为两层含义。第一层涉及高考制度的恢复,第二层涉及高考制度的原则。由可知中国教育复兴迈出了重要一步,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史料三表明“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是中国进入太空新时代的里程碑,显示出中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展示出中国改革开
10、放以来的雄厚综合国力。史论形成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1)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2)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也推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3)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而6返回,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科技活动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一伟大胜利全体中华儿女都为我们伟大祖国取得的这一辉煌成就感到荣耀和自豪。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4)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因此,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版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模块 文化 发展 历程 专题 十三 中国古代 现代 科技 28 中国 解析 人民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9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