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经济开发区致远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山东省青岛经济开发区致远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经济开发区致远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青岛经济开发区致远中学 2019 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 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前期同源染色体不联会,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
2、连续分裂两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类似有丝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详解】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A 正确;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 错误;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C 正确;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类似,前期散乱分布,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 正确,所以选 B。【点睛】要注意同源染色体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存在同源
3、染色体,但不联会配对;虽然减数分裂连续分裂两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2.下表为实验测得离体培养的胡萝卜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G1期的细胞中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增生B. 用含 DNA 合成抑制剂的培养液培养 1.3 h 后,细胞都被阻断在 S 期2C. G2期的细胞中每个染色体含 2 条并列的染色单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 胡萝卜各组织细胞周期时间长短相同但 G1、S、G 2和 M 期的时间长短不同【答案】A【解析】G1期为 DNA 复制前期,细胞中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增生,A 正确;S 期是DNA 复制期,用含 DNA 合成抑制剂的培养
4、液培养 1.3 h 后,DNA 复制不能进行,G 1细胞都被阻断在 S 期,B 错误;G 2期是 DNA 复制后期,细胞中的每个染色体含 2 条并列的染色单体,但染色体数目不变,C 错误;胡萝卜不同组织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G1、S、G 2和 M 期的时间长短也不同,D 错误。3.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B. 该细胞含有 3 个四分体,6 条染色体,12 个 DNA 分子C. 该细胞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连着两极发出的纺锤丝D. 该细胞分裂形成
5、的配子的基因型为 aBX、aBX A、AbY、bY【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图中含有 3 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条染色体含有 A 基因的片段移到了非同源染色体上(X 染色体) ,属于染色体畸变,没有发生基因突变,A 错误;此时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四分体出现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 错误;该细胞为动物细胞,每条染色体上的着丝粒都连着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C 错误;据图分析可知,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 aBX、aBX A、AbY、bY,D 正确。4.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3A. B. C. D. 【答案】D【解析】减数分裂第一
6、次分裂结束形成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 2 条单体,D 正确。5.已知某种细胞有 4 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4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
7、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等位基因一般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由图可知等位基因 G、g 和 H、h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 项中两个细胞大小相等,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条染色单体上有由 DNA 复制而来的两个相同的基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A 正确;B项中两个细胞大小也相等,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与 A 项
8、细胞不同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的方式不同,产生了基因组成为ggHH、GGhh 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B 正确;C 项中 4 个细胞大小相同,为 4 个精细胞,两两相同,C 正确;D 项中虽然 4 个大小相同的精细胞也是两两相同,但是每个精细胞中不能出现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各选项涉及的细胞分裂图是否正确。6.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 =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 若染色体有基因 A,则有基因 A 或 aC
9、. 若表示 X 染色体,则表示 Y 染色体D. 该细胞的子细胞有 2 对同源染色体【答案】A【解析】【详解】细胞中着丝点分裂,且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因此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 错误;若染色体有基因 A,则染色体是其同源染色体,所以其上有基因 A 或 a,B 正5确;若图中的表示 X 染色体,则染色体是其同源染色体,由于形态大小不同,所以表示 Y 染色体,C 正确;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 4 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子细胞含有 2 对同源染色体,D 正确。7.某生物基因型为 A1A2,A 1和 A2的表达产物 N1和 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 1N2、N 2N2三种蛋白
10、。若该生物体内 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 A1的 2 倍,则由 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 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A. 1/3 B. 1/4 C. 1/8 D. 1/9【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 A1与 A2基因表达产物结合成二聚体蛋白的种类。当 N1、N 2的数量关系不同时,组成的二聚体蛋白的比例不同。【详解】基因 A1、A 2的表达产物 N1、N 2可随机结合,组成三种类型的二聚体蛋白N1N1、N 1N2、N 2N2,若该生物体内 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 A1的 2 倍,则 N1占 1/3,N 2占2/3,由于 N1和 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因此 N1
11、N1占 1/31/3=1/9。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明确关键字眼“N 1和 N2可随机组合” ,根据题意可知 A1与 A2的数量关系,进而求出各二聚体蛋白所占的比例。8.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 31 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A. 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 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 2 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 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 2 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 统计时子二代 3 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
12、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则子一代为杂合子,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 3:1,A 正确;若子一代雌雄性都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 3:1,B 正确;若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 2 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6雌配子无差异,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不为 3:1,C 错误;若统计时,子二代 3 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则表现型比例为 3:1,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弄清楚子一代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子二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成立的前提条件。9.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
13、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 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 O 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 O 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 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答案】D【解析】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可能会由于营养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导致身高不同,反之,基因型相不同的两个人,也可能因为环境因素导致身高相同,A 正确;在缺光的环境中,绿色幼苗由于叶绿素合成受影响而变黄,B 正确;O 型血夫妇的基因型均为 ii,两者均为纯合子,所以后代基因型仍然为 ii,表现为 O 型血,这是由遗传
14、因素决定的,C 正确;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是由于亲代是杂合子,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 错误。【考点定位】基因、环境、性状【名师点睛】结合“基因型+环境=性状”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时,注意各项描述个体间的异同是基因型决定的,还是环境变化引起的。10.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某哺乳动物的平衡种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 1 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B. 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C. 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
15、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D. 选择 1 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形【答案】C【解析】7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可能黑色为显性或隐性,A 错。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不能说明显隐性,B 错。显隐性基因频率相等,则显性个体数量大于隐性个体数量,故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隐性基因频率大于显性基因频率,C 正确。1 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栗色可能为显性也可能为隐性,D 错。【考点定位】基因分离定律【名师点睛】掌握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是解题关键11.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 3 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
16、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 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 A 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 a、b、d 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 均为黄色,F2 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 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 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B. 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C. 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D. 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
17、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 1均为黄色,F 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子二代中黑色个体占=9/(52+3+9)9/64,结合题干 3 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分配,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A_B_dd,要出现 9/64 的比例,可拆分为 3/43/41/4,而黄色个体基因型为A_bbD_、A_B_D_、aabb_,而符合子二代黑色个体的比例,说明子一代基因型为 AaBbDd,亲本为纯合黄色品种,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故选D。12.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 1全部表
18、现为红花。若 F1自交,得到的 F2植株中,红花为 272 株,白花为 212 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 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 101 株,白花为 302 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8B. 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2 种C.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类型比红花植株的多D. 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意:F 1自交,得到的 F2植株中,红花为 272 株,白花为 212 株,即红花:白花比例接近 9:7;又由于“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 F1红花植株授粉” ,该杂交相当于测交
19、,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 101 株,白花为 302 株,由此可以确定该对表现型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并且 A_B_表现为红花,其余全部表现为白花。【详解】由分析可知,白花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 A_bb、aaB_、aabb,即 F2中白花植株基因型有 5 种,有纯合体,也有杂合体,A 错误;亲本基因型为 AABBaabb,得到的F1(AaBb)自交,F 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AABB、AABb、AaBB、AaBb 共 4 种,B 错误;F 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有 5 种,而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只有 4 种, C 正确;由于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D 错
20、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中比例确定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同时确定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型,再结合选项准确判断。13.已知某植物籽粒的颜色分为红色和白色两种。现将一红色籽粒的植株 A 进行测交,子代出现红色籽粒与白色籽粒的比是 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合理的是A. 红、白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B. 子代植株中白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两种C. 植株 A 产生的两种配子比例一定为 1:3D. 若子代红色籽粒植株自交出现 9:7 的性状分离比【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测交后代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比为 1:3,说
21、明红色籽粒和白色籽粒是受两对基因控制的,1:3 的比例是 1:1:1:1 转化而来,因此植株 X 是双杂合子,设植物的籽粒颜色由 A、a 和 B、b 两对基因控制,因此红色籽粒的基因型为 A_B_,其余都为白色籽粒。9所以白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为 Aabb、aaBb 和 aabb。【详解】如果玉米的有色、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则测交后代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不可能是 1:3,而是 1:1,A 错误;子代植株中白色籽粒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 三种,B 错误;植株 A 的基因型为 AaBb,则其产生的 4 种类型的配子,其基因型及比例为 AB:Ab:aB:ab=1:1:1:1
22、,C 错误;子代红色籽粒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_B_:A_bb:aaBb:aabb=9:3:3:1,其中基因型为 A_B_的植株表现为籽粒红色,基因型为 A_bb、aaBb、aabb 的植株表现型均为白色,因此若子代红色籽粒植株自交出现 9:7 的性状分离比,D 正确。【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识记双杂合子测交后代比例 1:1:1:1,可变形为1:3、1:2:1、3:1 等,如果后代测交比例出现了上述比例,说明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有两对,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4.基因
23、型 AaBb 个体的某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基因型 AB、aB、Ab、ab4 个精子(仅考虑一处变异) ,下列关于这两对非等位基因的位置及变异情况的分析成立的是A. 遵循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发生了基因突变C. 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发生了基因突变D. 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一般情况下 1 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 2 种 4 个精子,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的话可以形成 4 种精子;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正常分裂的情
24、况下只能产生 2 精子,但如果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能发生部分交叉互换,则能产生 4 种精子。【详解】正常情况下,1 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两种 4 个细胞,现在根据题意 1 个精原细胞产生 4 种细胞,说明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都发生了交叉互换,两对基因位于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均可,D 正确;如果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既遵循分离定律,也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 错误;如果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即使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只能产生102 种精子,B 错误;如果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可能产生 3 种精子,C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减数分裂和精子形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青岛 经济开发区 中学 2019 届高三 生物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