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八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检测(二十一)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含解析).doc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八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检测(二十一)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八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检测(二十一)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检测(二十一)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2018杭州期中)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十分发达,唐朝时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泛指东南亚)等舶,不计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唐朝只特许广州一口统一经营对外贸易D唐朝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全球化意义解析:选 B “瓷路”是宋元以来 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称号,故 A 项错误;丝绸之路开通后,最远至西方的罗马,因为中国的丝绸在欧洲比较受欢迎,故被称为
2、“丝国” ,故B 项正确;“特许广州一口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为清朝所特有的现象,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唐朝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中国与西亚、东南亚部分国家往来,未体现“全球化” ,故 D 项错误。2有学者研究表明,明朝时期的倭寇其实大多数是中国人,他们由于“海禁”政策而不能从事正常的海外贸易活动,而且沿海地少、多贫瘠,无法依靠农业生存,从而转向走私成为海盗,甚至借倭寇名义骚扰沿海地区。该学者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禁绝了民间的对外贸易B扰乱了沿海地区的经济秩序C旨在维护官方对外贸易D削弱了中外之间的经济联系解析:选 B “海禁”是严格禁止而非绝对禁止对外贸易,故 A 项错误;由材料
3、可知“海禁”政策扰乱了沿海地区经济秩序,影响了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存,迫使其转而成为海盗,故 B 项正确;材料强调“海禁”政策,而非官方对外的朝贡贸易,故 C 项错误;材料并非强调中外经济联系,故 D 项错误。3 晏子春秋中的“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 , 韩非子说林下中的“买椟还珠”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推行“重农抑商” B商 业意识增强C社会转型加快 D经济管理规范解析:选 B “重农抑商”是指重视农业生产,压制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故 A 项错误;从材料中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商业活动的记载,可知当时商业意识增强,故 B 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当时
4、的商业活动,不能体现出春秋战国时期 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转型,故 C 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商业活动,没有涉及经济管理规范,故 D 项错误。24美国学者弗兰克认为:15001800 年间, “中国贸 易造成的经济和金融后果是中国凭借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 ;“外国人,包括欧洲人,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人支付白银,这也确实表现为商业上的纳贡 ”。材料说明当时的中国( )A外 贸的经济目的明显 B交往带有一定的掠夺性C工场手工业极为发达 D在贸易中居于有利地位解析:选 D 中国当时的对外贸易是以朝贡贸易为主,外贸主要是政治目的,故
5、 A 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的朝贡贸 易是厚往薄来,交往不具有掠夺性,故 B 项错误;中国工场手工业出现在明朝后期且数量有限,故 C 项错误;据材料“中国凭借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可知中国在贸易中居于有利地位,故 D 项正确。5宋真宗时因“京师衢巷狭隘” ,加以开广。由于店铺开设越来越多,有的店铺连通衢大道也要侵占一番,因而到宋徽宗时期,不得不征收“侵街房廊钱” 。这反映出当时(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政府摈弃传统抑商政策C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 D官府不再监管市的交易解析:选 C 根据材料“有的店铺连通衢大道也要侵占一番侵街房廊钱”说明
6、当时城市中的市坊界限被打破,故 C 项正确。6元朝诗人杨维桢盐商行曰:“人生不愿万户侯,但愿盐利淮西头。人生不愿千金宅,但愿盐商千料舶盐商本是贱家子,独与王家埒富豪。 ”这反映出元朝( )A盐业发展促进社会结构变动B商业发展冲击传统思想观念C盐铁专卖政策开始出现松动D商人社会地位堪比王侯将相解析:选 B 材料反映了盐商发达后,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故 B 项正确。7乾隆时期吴县志记载:“吴(今苏州)为东南一大都会,当四达之冲,燕齐楚秦晋百货之所聚阊门内外,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列肆招牌,灿若云锦。 ”该材料说明当时( )A苏州商业发展繁盛 B徽州商帮逐渐兴起C政府停止抑商政策 D资本主义萌芽产
7、生解析:选 A 根据材料中描述的当时苏州的盛况,说明了苏州商业发展繁盛的场景,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商帮的兴起和资本主义萌芽,故 B、D 两项错误;明清时期政府加强了重农抑商政策,故 C 项错误。8顾炎武曾说徽商“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 ,但他们的子弟却纷纷“走长途而赴京试” ,且出行简朴, “芒鞋跣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 。这说明徽商子弟不承父3业,转而低调“赴京试”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重农抑商 B商人勤俭持家C徽州山多地少 D南方经济衰弱解析:选 A 顾炎武赞同徽商富裕,他们的子弟却纷纷赴京考试,主要与当时国家重农抑商政策实行 有关,故 A 项正确;商人节俭不符合材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19 高考 历史 学业 水平 考试 专题 古代 中国经济 基本 结构 特点 课时 检测 十一 中国 商业 经济政策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