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八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小结与测评——查漏补缺提能增分(含解析).doc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八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小结与测评——查漏补缺提能增分(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八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小结与测评——查漏补缺提能增分(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知考纲明考情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 b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b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c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c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a“市”在历代的发展 d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c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c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古代中国的丝织业 b“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c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 b“海禁”政策及其影响 c复习线索 本专题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程,还从制度建
2、设的角度,介绍了古代土地制度的变迁以及商业贸易政策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使我们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古代农业: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古代手工业: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古代商业: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
3、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2小题考“活”杜绝惯性思维不丢分重视“三农”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思想1.春秋时期,建立国储粮制度的齐国对鲁国发动了商战,连续多年大量进口鲁国的丝织品,鲁国民众基本放弃了其他生产。然后齐国阻断其粮食进口通道,迫使其屈服,这说明( )A农业具有战略价值 B商战决定争霸成效C自然经济保障国家安全 D贸易战争有损国际秩序解析:选 A 齐国对鲁国进行的商战,主要是通过进口鲁国的丝织品,使得鲁国民众放弃农业 的粮食生产,然后 齐国再阻断鲁国的粮食进口,迫使鲁国屈服,这体现了农业在此时
4、期的战略价值,故 A 项正确;商战决定争霸成效说法太绝对,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而没有突出自然经济,故 C 项错误;贸易战争有损国际秩序在材料中未体现,故 D 项错误。2北宋前期,统治者提倡江南江北不同农作物的“参植” ,要求各地官员大力宣传,并制定了如由北方官府供给南方所缺的粟、麦、豆的种子,北方种稻免其租等优惠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增加政府的财政税收 B提高粮食产量C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D维护国家统一解析:选 A 政府提倡南方北方农作物混杂种植,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扩大耕地面积和作物品种,从而提高粮食总产量,增加国家财政税收,故 A 项正确;农作物“参植”
5、有利于粮食产量的增加,但政府提倡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统治,为税收提供稳定的来源,故 B 项错误;“积贫积弱”局面在北宋中期比较明显,故北宋前期的政策不是为了改变“积贫积弱”局面,故 C 项错误;不同农作物南北“参植” ,与国家统一没有直接联系,故D 项错误。深化提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 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国之根本,采取一系列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的措施。现将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总结如下:1古代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原因(1)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安定
6、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其规律为:农业发展立民之欲安定民生稳固统治;或者:农业发展治民治国。(2)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是国富力强的标志。(3)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3(4)农业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2古代管理农业的机构中国古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对农业的管理,历代设立了一系列管理农业的机构:如东汉及其后的魏晋南北朝设“大司农”(或改称司农寺)、 “少府”等。在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中,户部即类似于今天的财政部和农业部,以后历经宋 、元、明、清,户部一直作为管理财政和农政的重要机构而存留,其中元世祖还设立负责水利和农业的大司农司。3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上的主要
7、特色古代王朝十分重视科技兴农,如西汉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推行“代田法” ;东汉时推行“区田法” ,从而基本解决了旱作地区农业生产中的春旱多风与春种的矛盾。我国很早就开辟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扩大耕地面积这样两条发展农业的途径。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开辟了以复种技术争取全年总产量增加的第三条途径。自然经济 VS 小农经济 VS 自耕农经济3.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进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 趋势( )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C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解析:选 B 据材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19 高考 历史 学业 水平 考试 专题 古代 中国经济 基本 结构 特点 小结 测评 补缺 提能增分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4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