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1章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课件鲁科版.pptx
《2020版高考化学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1章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课件鲁科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化学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1章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课件鲁科版.pptx(9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第1讲,第1章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大一轮复习讲义,考纲要求 KAOGANGYAOQIU,1.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含义。 2.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考点一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考点二 识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的“6个”陷阱,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课时作业,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01,考点一,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n) 表示含有 的物理
2、量,单位为 。 (2)物质的量的规范表示方法:(3)阿伏加德罗常数(NA) 0.012 kg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数值约为 ,单位为 。公式:NA,知识梳理,ZHISHISHULI,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摩尔(mol),12C,6.021023,mol1,2.摩尔质量 (1) 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常用的单位是 。公式:M 。,单位物质的量,gmol1,(2)数值:以 为单位时,任何粒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该粒子的 。 3.气体摩尔体积 (1)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粒子的大小(物质的本性);粒子间距的大小(由温度与压强共同决定);粒子的数目(物质的量的大小)。 (2)含义:
3、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为 ,标准状况下,Vm约为。,gmol1,相对分子(原子)质量,Vm,22.4Lmol1,(3)基本关系式:n (4)影响因素: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决定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4.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 的任何气体,含有数目的粒子(或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体积,相同,(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提醒 对于同一种气体,当压强相同时,密度与温度成反比例关系。,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概念 (1)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 (2)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 g( ) (
4、3)标准状况下,H2和N2的气体摩尔体积均为22.4 L( ) (4)在标准状况下,1 mol O2 与1 mol SO3的体积相同( ) (5)2 mol H2O是1 mol H2O摩尔质量的2倍( ) (6)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解析 1 mol Na2X中含有2 mol钠离子,0.2 mol Na2X中含有0.4 mol钠离子,则Na2X的摩尔质量为M(Na2X) 62 gmol1; X的相对原子质量624616。,(2)4 g D2和20 g 18O2的单质化合时最多能生成_g 。,解析 根据n 计算中子物质的量, 的中子数为734,进而计算Li的物质的量,
5、再根据mnM计算。,(1)含6.021023个中子的 的质量是_g。,提升思维能力深度思考,(3)若12.4 g Na2X中含有0.4 mol钠离子,Na2X的摩尔质量是_,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22,解析 根据不足量的物质计算生成D218O的质量;18O2过量。,62 gmol1,16,(1)物质的量只能衡量微观粒子,必须指明具体粒子的种类或化学式。 (2)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分子)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二者在数值上相等。 (3)气体摩尔体积使用的对象是气体;标准状况是0 、1.01105 Pa,不是常温、常压。 (4)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6、 Lmol1,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一般不是22.4 Lmol1。,1.已知:6.72 L NH3(标准状况下) 1.2041023个H2S分子 5.6 g CH4 0.5 mol HCl,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体积大小: B.原子数目: C.密度大小: D.质量大小:,题组一 突破宏观量(质量、体积)与粒子数的换算,解题探究,JIETITANJIU,解析 标准状况下,6.72 L NH3的物质的量为 0.3 mol; 1.2041023个H2S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 5.6 g CH4的物质的量为 0.35 mol; HCl物质的量为0.5 mol。 由上述计算可知物质的量,
7、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体积大小为,A项错误;,标准状况下6.72 L NH3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3 mol41.2 mol,1.2041023个H2S分子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30.6 mol,5.6 g CH4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35 mol51.75 mol,0.5 mol HCl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21 mol,原子数目之比等于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原子数目,B项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NH3相对分子质量为17,H2S相对分子质量为34,CH4相对分子质量为16,HCl相对分子质量为36.5
8、,故密度大小,C项错误; NH3的质量为17 gmol10.3 mol5.1 g,H2S的质量为34 gmol10.2 mol6.8 g,CH4质量为5.6 g,HCl质量为36.5 gmol10.5 mol18.25 g,故质量大小,D项错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H2所占体积约为22.4 L B.22 g CO2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C.100 mL 0.5 molL1 NaOH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0.05 g D.标准状况下,11.2 L O2和H2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约为3.011023,解析 温度、压强会影响气体摩尔体积,未说明温度和压强,气体摩尔体积
9、不一定是22.4 Lmol1,故A项错误;,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a g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p,则b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是 A. B. C. D.,解析 解法一 公式法:a g双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 mol,双原子分子的摩尔质量 gmol1,所以b g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mol1 L。,解法二 比例法: 同种气体的分子数与质量成正比,设b g气体的分子数为N a g p b g N 则:N ,双原子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所以b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解析 CO燃烧发生反应:2COO2 2CO2,CO的体积与生成CO2的体积相等,燃烧后CO
10、2的总体积为11.2 L,故18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为11.2 L,在标准状况下,18 g 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 mol,设CO的物质的量为x mol,CO2的物质的量为y mol,则 ,解得x0.25,y0.25。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28 gmol10.25 mol7 g。,4.CO和CO2的混合气体18 g,完全燃烧后测得CO2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则 (1)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是_g。,7,解析 原混合气体的密度 1.61 gL1。,解析 解法一: 22.4 Lmol11.61 gL122.4 Lmol136 gmol1; 解法二: 36 g
11、mol1;解法三: 28 gmol150%44 gmol150%36 gmol1; 故平均摩尔质量为36 gmol1。,(4)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_gmol1。,(2)混合气体中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L。,(3)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_gL1。,5.6,1.61,36,解析 原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为0.25 mol22.4 Lmol15.6 L。,以物质的量(n)为核心的思维模板 N n mV(g) 注 Vm与温度、压强有关,标准状况下Vm22.4 Lmol1。,题组二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应用,5.一定温度和压强下,30 L某种气态纯净物中含有6.021023个分子,这些分子
12、由1.2041024个原子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和压强可能是标准状况 B.标准状况下该纯净物若为气态,其体积约是22.4 L C.每个该气体分子含有2个原子 D.若O2在该条件下为气态,则1 mol O2在该条件下的体积也为30 L,解析 若该物质为气态物质,则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故该温度和压强不可能是标准状况,A项错误,B项正确; 由分子数和原子数的关系可知该分子为双原子分子,且其物质的量为1 mol,C项正确; 根据题意,在此温度和压强条件下,Vm30 Lmol1,D项正确。,6.(2018哈尔滨模拟)在甲、乙两个体积不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质量相等的
13、CO、CO2气体时,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入的CO分子数比CO2分子数少 B.甲容器的体积比乙容器的体积小 C.CO的摩尔体积比CO2的摩尔体积小 D.甲中CO的密度比乙中CO2的密度小,解析 质量相等的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7,在温度和压强相同时体积之比为117,但摩尔体积相同。,(2)标准状况下,1.92 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 mL,则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题组三 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7.(1)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A的密度为2.857 gL1,则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可能是_气体。,64 SO2,解析 M22.4 gmol164 gm
14、ol1。,64,解析 M 64 gmol1。,(3)在一定条件下,m g NH4HCO3完全分解生成NH3、CO2、H2O(g),按要求填空。 若所得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d,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NH4HCO3的摩尔质量为_(用含m、d的代数式表示)。若所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折合成标准状况为 gL1,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解析 因为NH4HCO3(s) NH3(g)CO2(g)H2O(g) M(混)2dn(混) mol, M(NH4HCO3)2d3 gmol16d gmol1。,mol,6d gmol1,22.4 gmol1,解析 (混)22.4 gmol
15、1。,解析 n(NH3)n(CO2)n(H2O)a%b%c%,(混)17a%44b%18c%。,若在该条件下,所得NH3、CO2、H2O(g)的体积分数分别为a%、b%、c%,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 (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17a%44b%18c%,求气体摩尔质量M的常用方法 (1)根据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量(n):Mm/n。 (2)根据一定质量(m)的物质中微粒数目(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MNAm/N。 (3)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 M22.4(gmol1)。 (4)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D1/2):M1/M2D。 (5)对于混合气体,求其平均摩尔质量,上述
16、计算式仍然成立;还可以用下式计算:MM1a%M2b%M3c%,a%、b%、c%指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02,考点二,识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的“6个”陷阱,陷阱1 常在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对象及条件”设陷 应对策略,专项集训 1.辨析易错易混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A( ) (3)标准状况下,2.24 L 氨水含有NH3分子数为0.1NA( ) (4)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含有SO3分子数为NA( ) (5)标准状况下,22.4 L氧气、氮气和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
17、2NA个原子( ) (6)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若线路中通过NA个电子,则阴极产生11.2 L气体( ) (7)常温常压下,含NA个Cl2分子的气体体积约为22.4 L( ),陷阱2 设置与计算无关的一些干扰条件 应对策略,专项集训 2.辨析易错易混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 (2)标准状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 (3)室温下,1 mol CH4中含有5NA原子( ) (4)常温常压下,1 mol CO2与SO2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2NA( ) (5)常温常压下,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物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18、 ),陷阱3 忽视常见物质的结构特点 应对策略,专项集训 3.辨析易错易混 (1)在常温常压下,18 g H2O与18 g D2O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 (2)17 g OH与17 g OH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 (3)30 g SiO2中含有硅氧键个数为NA( ) 解析 每个硅原子都以单键与周围的四个氧原子直接相连。 (4)32 g甲醇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5NA( ) (5)常温常压下,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 解析 直接计算氧原子的物质的量。,(6)56 g乙烯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2NA( ) 解析 乙烯中碳碳双键是两对共用电子对。 (7)7
19、8 g苯中含有3NA碳碳双键( ) 解析 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 (8)60 时,92 g 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 解析 混合气体抽出特定组合“NO2”,其摩尔质量为46 gmol1。 (9)12 g金刚石和石墨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A( ) 解析 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原子构成,等质量时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陷阱4 常在电子转移数目上设陷 应对策略,专项集训 4.辨析易错易混 (1)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 解析 当铁粉过量时生成Fe2。 (2)0.1 mol Zn与含0.1 mol HCl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
20、.2NA( ) 解析 盐酸不足,Zn不能完全反应。 (3)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解析 不论是哪种氧化物,钠均是从0价变为1价。,(4)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解析 该反应为Na2O2中1价氧元素的歧化反应,1 mol Na2O2反应转移1 mol 电子。 (5)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 ) 解析 I的还原性比Fe2强,Cl2首先氧化I。 (6)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 解析 氯气与水、碱
21、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转移电子数为NA。,(7)5NH4NO3 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 g 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8)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2NA( ),解析 28 g N2为1 mol,分析电子转移情况, ,即产生4 mol N2,转移15 mol电子,产生1 mol N2转移电子数 NA3.75NA,正确。,解析 1 mol Cl2与足量镁反应得到2 mol电子,常温常压下,22.4 L Cl2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故正确。,陷阱5 常在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数目上设陷 应对策略,专项集训 5.辨析易错
22、易混 (1)0.1 L 3.0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原子数目为0.6NA( )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和KCl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A( ) 解析 等体积不是1 L、等浓度不是1 molL1,无法计算。 (3)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 ) 解析 没有体积无法计算。 (4)25 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A( ),(5)1 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H2CO3、 的粒子数之和为0.1NA ( )(6)0.1 mol 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
23、铁胶体,生成0.1NA个胶粒( ) 解析 氢氧化铁胶粒是很多Fe(OH)3的集合体。 (7)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2NA( ) 解析 H2SO3是弱酸,部分电离,所以H数目小于2NA,错误。,解析 根据电解质溶液中物料守恒可知,1 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和H2CO3粒子数之和为0.1NA,正确。,陷阱6 忽视“特殊条件”或“隐含反应” 应对策略,专项集训 6.辨析易错易混 (1)50 mL 12 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解析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反应停止。 (2)常温下,密闭容器中2 mol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化学 新增 一轮 复习 物质 气体 摩尔 体积 课件 鲁科版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