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世界现代文明阶段检测四中外通史检测.doc
《(浙江专用)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世界现代文明阶段检测四中外通史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世界现代文明阶段检测四中外通史检测.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阶段检测四中外通史检测(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1.西周中晚期我国形成了列鼎制度。据春秋公羊传记载,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它所反映的早期政治制度包括( )分封制 禅让制 三省制 宗法制A. B. C. D.解析:D 根据材料“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分封制、宗法制,根据“西周中晚期”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已经是王位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故错误;三省制开创于隋朝,故错误;故 D项正确。2.下图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形势图。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文学著
2、作是( )A.诗经 B.离骚 C.上林赋 D.将进酒解析:B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 500年的诗歌,而根据图中的韩、赵、魏三国可知,是战国初期而非春秋时期,故 A项错误;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所作,符合历史时间,故 B项正确;上林赋是西汉文学大家司马相如的汉赋大作,同样与给定的战国时期的时间段不相符,故 C项错误;将进酒是唐朝“诗仙”李白的作品,亦与战国的给定时间不相符,故 D项错误。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唐代)凡军国大事,中书舍人得先各陈所见,谓之五花判事,而中书侍郎、中书令审定之。敕旨既下给事中,黄门侍郎复得有所驳正。
3、 ”据此判断“给事中”和“黄门侍郎”所属的部门是( )A.门下省 B.尚书省 C.政事堂 D.军机处解析:A 本题考查唐代三省六部制。从材料“敕旨既下给事中,黄门侍郎复得有所驳正”可知“给事中”和“黄门侍郎”主要的职责是审核政令,根据所学可知,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故所属部门是门下省,故选 A。4.唐朝僧人义净仰慕玄奘西游,到广州与波斯船主商定,船主许他附船前往印度。下列货物可能出现在他所乘坐的商船上的是( )A.越窑的青瓷B.苏轼书的黄州寒食诗帖C.四书章句集注D.木活字印本旌德县志解析:A 越窑的青瓷是唐代的一种重要的陶瓷,与材料的时间“唐朝”吻合,故 A项正确;苏轼是宋代人
4、,时间不对,故 B项错误;四书章句集注是南宋朱熹编著,时间不对,故 C项错误;旌德县志是元朝的,时间不对,故 D项错误。5.明史曾这样描述过心学的风靡:“嘉(靖)隆(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 2 -”这一情形的出现和心学的某一特点有关,它是( )A.直达本心 B.格物致知C.慎思明辨 D.否定帝权解析:A 心学强调“心即理也” “发明本心”,故 A项正确;格物致知不属于心学范畴,故 B项错误;慎思明辨,强调的是人的理性,心学属于唯心主义,故 C项错误;心学也强调纲常伦理,故 D项错误。6.明朝后期,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 ”这反映
5、出当时( )A.宗族血缘观念的加强 B.儒家重义轻利的理念C.贱商观念有所改变 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解析:C 材料没有体现宗族血缘观念的加强,故 A项错误;儒家重义轻利的理念也无从体现,故 B项错误;根据材料“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得出贱商观念有所改变,故 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人政治地位,故 D项错误。7.下面是 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 )(1)很多漂亮的、上乘的男女服饰(2)一面橄榄绿色的丝绸的中国旗(3)一个彩色瓷制的中式观象台(4)一个六边形的中国灯笼(51)一张竹制的女士用床A.其藏品反映当时传统手工业依然在世界上占优势B.上乘
6、的女服饰可能是改进旗袍C.中国手工业发达,自然经济逐渐瓦解D.其藏品可能是英法联军从中国掠夺而来解析:A 本题综合考查 18世纪中国的手工业技术。据藏品目录和所学,18 世纪是我国清朝前期,我国手工业依然占优势,故 A正确。改进的旗袍出现在近代,时间不符,故 B错误。中国的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故时间不符,C 错误。英法联军掠夺中国是在鸦片战争后,故 D时间不符。8.魏源建议清政府聘请洋人指导中国工匠制造战舰,还提出在闽粤两省的科举考试中增设水师一科,达到一定水平,授予科甲出身。对魏源以上思想的解读正确的是( )具有“离经叛道”的意味 具有民主启蒙的色彩 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力图
7、探求强国御侮之策A. B. C. D.解析:B 根据题目中“建议清政府聘请洋人指导中国工匠制造战舰”,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鸦片战争后民众的观念还并未完全开化,魏源首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具有“离经叛道”的意味,故正确;结合所学知识,魏源并不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故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故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魏源提出的思想是致力于探求强国御侮之策,故正确,B 项符合题意。9.某一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普遍认为:“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入摧枯拉朽” 。 “某一时期”应是( )A.明朝中后期 B.甲午战争之前C.20世纪初期
8、 D.20世纪 30年代解析:B 明朝中后期,日本还没有能力对中国发动战争,中国知识分子不会有这样的言论,故 A项错误;甲午战争前,中国知识分子仍然固守天朝上国的美梦,甲午战争使得这个美梦被击碎,故 B- 3 -项正确;20 世纪初,中国已经被日本击败,故 C项错误;20 世纪 30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不会存在天朝上国的言论,而是向日本学习,故 D项错误。10.阅读部分科技发明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 。该表反映出近代中国(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电报 1837年 1871年 1886年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电灯 1879年
9、 1882年 1906年A.民族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B.应用西方科技速度不断加快C.基本完成工业革命的使命D.东西部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解析:B 据“部分科技发明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可知主要指的是西方科技的运用,故A项错误;根据表格,铁路出现到运用在上海是 51年、在重庆是 109年,电报出现到运用在上海是34年、在重庆是 49年,电灯在上海是 3年、在重庆是 27年,出现到运用的时间越来越短,故 B项正确;中国近代没有完成工业革命,故 C项错误;根据表格对西方科技的运用时间看,不能说明差距不断扩大,故 D项错误。11.下图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图。其中,B 处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
10、 )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实业 辛亥革命激发了资产阶级投资办厂的热情 1915 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反帝爱国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A. B. C. D.解析:B 题目中 B处高潮出现于 1919年,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实业是在 1927年以后,故错误;辛亥革命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故正确;这一时期社会上掀起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故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民族工业获得短暂的春天,故正确,B 项符合题意。12.西方学者曾这样描述某一历史事件:“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
11、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该事件是(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解析:C 根据“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可知,是长征路上的一个重要的会议,中共三大的主要目标是确立和国民党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的方针,故 A项错误;八七会议主要内容为纠正国民大革命中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和确立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方针,故 B项错误;遵义会议是长征途中最重要的一次会议,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 C项正确;中共七大时,国共两党进行伟大的抗日战争,故 D项错误。13.193
12、7年 9月,毛泽东指出:“共产党的这个宣言和蒋介石的这个谈话,宣布了两党合作的成立两党的统一战线是宣告成立了。 ”“共产党的这个宣言”是指( )A.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4 -B.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C.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D.自卫抗战声明书解析:C 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A 项发表于 1931年 9月,日本侵略东三省后,故 A项错误;B 项即著名的“八一宣言”,发表于 1935年 8月 1日,是中国共产党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开始,故 B项错误;据材料“1937 年 9月” “宣布了两党合作的成立两党的统一战线是宣告成立了”,可知 C项正确
13、;D 项是国民政府发表于 1937年 8月 14日,与材料“共产党的这个宣言”不符,故 D项错误。14.“通过这次会议,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这就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世界看到了同美国所掌控的安理会形容的完全相反的新中国形象,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中国外交风格。 ”“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C.万隆会议D.第 26届联合国大会解析:A 日内瓦会议是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而召开的,与材料中所述吻合,故 A项正确;中国未参加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故 B项错误;万隆会议不涉及材料所述内容,故
14、C项错误;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与印度支那无关,故 D项错误。15.中国百姓通过电视收看到国庆 35周年阅兵式现场直播,与之直接相关的科技成就是( )A.“银河”巨型计算机B.“东方红一号”卫星C.“神舟号”宇宙飞船D.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解析:D 国庆 35周年即 1984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收看电视节目需借助试验通信卫星的科技成就,故 D项正确。16.到 20世纪 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城市和地区开放顺序与之相对应的是( )A.大连上海长江三角洲温州B.厦门大连环渤海地区武汉C.深圳珠海珠江三角洲武汉D.
15、浦东大连闽东南地区温州解析:B 根据所学可知,“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于 1980年建立。 “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14个城市,1984 年被国家批准为全国对外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从 1985年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 “内地”:1992 年国家决定开放芜湖、九江、武汉、重庆等城市,B 项符合题意。17.罗马帝国时期,除自由民和奴隶的区别外,公民和臣民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这样,至少对自由民来说产生了私人的平等,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罗马法发展起来了” 。材料中
16、所说的罗马法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C.公民法 D.万民法解析:D 根据材料“罗马帝国时期”这一时间,可以确定是成文法时期,故 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已经出现,属于公民法之一,故 B项错误;公民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的通称,后因解决不了帝国时期那些被征服地区的矛盾而扩展成万民法,故 C项错误;根据“公民和臣民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可以判断罗马共和国的公民和被征服地区的臣民都享受法律的保护,- 5 -这种情况说明已经使用的是万民法,故 D项正确。18.在美国,以哥伦布命名的州、城市、乡镇、历史景点多达几十处。站在世界一体化角度来看,美国人对哥伦布的评价最有可能是( )A.“
17、殖民强盗” B.“民族英雄”C.“移民之父” D.“救世之主”解析:C A 项是站在受害国的角度来评价的,故错误;B 项是站在哥伦布本民族的角度来论述的,故错误;“移民之父”是从世界一体化的角度论述的,反映了人员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体现了美国移民国家的特点,故 C项正确;D 项表述过于拔高了哥伦布的历史作用,故错误。19.卢梭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自然人”,这类人不受等级、职业的束缚,按其本性发展,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这一主张反映了卢梭的( )A.“社会契约论” B.“人生而自由说”C.“人民主权说” D.“废除私有说”解析:B “社会契约论”主张人民把自己的权利让渡给一些管
18、理者,形成契约,组成国家,与题意无关,故 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为了培养自然人 ”“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得出主张“人生而自由说”,故 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人民主权说”主张国家的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与题意不符,故 C项错误;根据题意,卢梭主张人生而自由,并未牵涉财产的私有或公有,故 D项错误。20.美国 1787年宪法是对抗与冲突的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结果,其制度设计也体现了妥协精神。宪法中有一项被称为“五分之三妥协”,其妥协的双方分别是( )A.中央与地方 B.总统与国会C.大州与小州 D.南方与北方解析:D 美国 1787年宪法,中央与地方的妥协体现为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19、相结合),不是五分之三妥协,故 A项错误;总统与国会的妥协体现为三权分立原则(总统与国会相互制约),不符合题意,故 B项错误;大州与小州的妥协体现在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议员的选举方式方面,不符合题意,故 C项错误;五分之三妥协是指 1787年美国南方与北方在美国制宪会议中达成的协议,妥协将奴隶的实际人口乘以五分之三,以作为税收分配与美国众议院议员分配的代表性用途,故 D项正确。21.哈佛大学同学福莱尔写信给罗斯福总统:“那些没事找事的项目所造就的成群的受益人,他们拿着铁锹上班,干这些无用的活”福莱尔意在( )A.批评政府兴办公共工程B.建议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C.要求政府整顿银行系统D.推动政府
20、重视高新技术产业解析:A 材料中“那些没事找事的项目所造就的成群的受益人” “干这些无用的活”说明福莱尔批评政府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的做法,故 A项正确;材料中“那些没事找事的项目”是指政府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并没有提到对于经济干预的问题,故 B项错误;材料反映作者批评政府兴办公共工程的做法与整顿银行系统无关,故 C项错误;材料中主要提及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措施,没有体现政府重视高新技术产业,故 D项错误。22.学者在论述某事件时说:“德意法西斯为了控制直布罗陀海峡,切断英、法与亚非殖民地的联系,出兵协助作战。英、法害怕引火烧身,实施不干涉政策” 。该学者论述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
21、.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C.西班牙内战 D.德国吞并奥地利解析:C 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控制直布罗陀海峡”,九一八事变发生在中国的东北,与题目中的地点不符,故 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处于红海入海口处,不符合- 6 -题目中的“直布罗陀海峡”(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和非洲东部交界处),故 B项错误;西班牙处于伊比利亚半岛上,符合题意,故 C项正确;奥地利位于欧洲中部,不符合题意,故 D项错误。23.如图所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役标志着(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B.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C.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D.美军从此牢牢掌握太平洋战场的主动
22、权解析:C 由地图所示内容可知为中途岛海战,故 A项错误;太平洋战争的发生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故 B项错误;二战中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折转点,从此美军逐步控制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故 C项正确;瓜岛战役后,美军才真正掌控了战场的主动权,故 D项错误。24.“为了稳住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制度,从经济上、政治上进一步控制西欧,并由此对苏联进行遏制,同时也为了摆脱美国统治集团已预感到的即将到来的经济危机。 ”美国的举措是( )A.建立北约组织 B.建立华约组织C.实施马歇尔计划 D.提出杜鲁门主义解析:C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稳住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制度” “摆脱经济危机”,也就是要通过经济措施,解决西欧
23、经济危机,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遏制苏联,因此选 C。A 是军事政治组织,B是苏联发起成立的,D 是政治上公开对苏联的遏制。25.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某次会议发表了经济展望声明,声明中提出了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精神。该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A.1989年 B.1991年 C.1993年 D.2001年解析:C 1993 年在西雅图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了一份经济展望声明,故 C项正确,A、B、D 三项错误。26.斯大林逝世后,历届苏联领导人尝试改革斯大林体制,他们对斯大林都持否定态度。相反,在斯大林在世时经常批判他的丘吉尔却称赞斯大林“是个卓越的人物” 。在十月革命中,被赶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19 年高 历史 二轮 专题 复习 世界 现代文明 阶段 检测 中外 通史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