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仙桃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8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湖北省仙桃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8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仙桃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8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仙桃中学 2019 届高三上学期八月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以“工匠精神”锻造文学语言文学界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文学创作就是虚构故事,把故事编得好看就行,似乎越来越少有人提及文络化、娱乐化用语的大量运用,使得文学语言渐有粗鄙化、简单化和平庸化之嫌。对叙事文学而言,构思故事当然是必需,但故事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语言才是文学的全部肌体,是文学的活的灵魂。文学之美首先体现为语言之美。一个成熟的作家,首先应该是一个语言使用的方家。作家贾平凹每天练笔,三五个句子,随想随写。其实文学语言就是这么积淀来的。语言积淀另一个重要途径是阅读文学经典。对于有志于文学的人来说,读文学经典,
2、关键在品出语言的味道、语言的魅力、语言的美感。古往今来的经典文学作品,往往一开头就能见出作家语言的功力和语言风格的取向。譬如鲁迅的故乡 ,开头一段写景,即用了大量具有拟人化特征的词组:深冬、阴晦、冷风、呜呜作响、篷隙、苍黄、荒村、活气、悲凉。这寂静的荒村,马上就活起来了。鲁迅的语言体系,是对绍兴官话和现代白话的融会与改造,虽已属纯然的现代白话,但这白话,并非一般的俗语和口语,而是经过高度修饰、提炼和改造了的文学语言。鲁迅对现代白话进行了文学的改造,并形成了自己风格鲜明的语言范式。与之相异,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长于情景跳跃式和时空交错式的语言。 百年孤独的开篇就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种荒诞式的情
3、境:“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马尔克斯将过去、现在和未来发生的事在一句话中呈现,以这种荒诞叙事为开端,奠定了百年孤独的文学基调。此种突兀的文学语言,在百年孤独中比比皆是。文学大师就像建筑巨匠,一定对语言有一种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 。反观我们的语言态度,一个越发明显的事实是,我们的文学语言乃至生活语言,似乎正变得越来越贫乏、干瘪,汉语本身的简洁之美、音律之美和灵动之美,已然十分难得。比如表示“看”这个动作的词汇,今天的文学作品中,一般只有三五种,而在古代汉语中,则有数十种之多,诸如睨、瞟、瞄、眨、瞪、眺、睬、瞥、盯、睹、嘹、眦、嗔、
4、晌、睇、觑等等,且不同词汇皆有微妙的动作差异,生动形象,姿态万千。- 2 -那么,如何让文学语言变得鲜活、灵动、丰富呢?文学语言不应丢弃汉语的深厚传统,要善于从现代书面语、地域方言、古代汉语、日用口语等多种语言形态中汲取鲜活丰富的活性元素,熔铸为自成一体的特色文学语言。贾平凹的小说语言,多游走于现代白话、关中话、陕南商州话和古语之间,于红楼梦语言借鉴尤多,又汲取了张爱玲的小说语言,近则与沈从文、孙犁相衔接,再加上他的勤奋练笔,于是锻造出了贾氏独特的文学语言。优秀的文学语言,一定是在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语言基础上的融会贯通和自我创造,需要一种几十年如一日地平凡劳作的“工匠精神” 。语言上没有这
5、样的硬功夫,文学精品就只能是空中楼阁。(选自人民日报 ,2017 年 08 月 04 日,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化、娱乐化用语的大量运用,使文学语言逐步有了粗鄙化、简单化和平庸化的倾向。B. 叙事文学必须构思故事,而故事通过语言传达,作为文学肌体的语言,才是叙事文学的重心。C. 文学作品故乡 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头,显示出两位作家语言功力的高超和语言风格的取向。D. 优秀的文学语言,必定是在对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语言融会贯通基础上的自我创造。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把文学创作不重视锻造文学语言作为立论前提,进而
6、明确了语言对于文学的重要意义。B. 文章把文学大师与建筑巨匠进行类比,援引古今中外实例,充分论证了一个成熟的作家是语言使用方家的观点。C. 文学语言要从多种语言形态中汲取鲜活丰富的活性元素,熔铸并自成一体,贾平凹独特的文学语言是最好的明证。D. 对于锻造文学语言,文章先提出问题,接着具体分析,最后明确解决的办法,层次分明。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能够阅读文学经典,品出语言的味道、魅力和美感,再经常练笔,语言积淀就有了可能。B. 如果不经过高度修饰、提炼和改造,鲁迅作品的文学语言就很难形成自我鲜明的风格。- 3 -C. 如果有了对语言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 ,我
7、们的文学语言也会由贫乏、干瘪变得丰富、鲜活。D. 只要文学把故事编得好看,而且还有语言上的硬功夫,这样文学精品就不会是空中楼阁。【答案】1. C 2. B 3. D【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C. 文学作品故乡 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头,显示出两位作家语言功力的高超和语言风格的取向。原文说此种突兀的文学语言,在百年孤独中比比皆是。所以选项中只说了经典开头,理解有局限性。【2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8、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 文章把文学大师与建筑巨匠进行类比,援引古今中外实例,充分论证了一个成熟的作家是语言使用方家的观点。类比说法有误,类比是对比不同事物的相同之处。【3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D. 只要文学把故事编得好看,而且还有语言上的硬功夫,这样文学精品就不会是空中楼阁。只要和就的说法过于绝对并属于无中生有,成为文学精品的因素还有很多。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
9、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两位小保姆的故事刘醒龙小时候住在山里,每当黄昏来临,如果没有别的事情吸引,我就会出神地望着远处山腰- 4 -上的那棵大樟树。传说 黄昏是一天当中灵魂开始出没的时候,月光落地,清风入夜,这些都是它的背景。女儿尚小的那几年,家里前后请过几位小保姆。之所以做不长,大部分是因为她们思家心切,但也有两位例外。早来的那位女孩,初中毕业。朋友们特地介绍说,她家离大樟树只有两里路。大樟树本是一棵有名的
10、树,那地方原本叫满溪坪。也就二三十年的时间,作为地名的满溪坪就没有人叫了,而换成了大樟树。女孩来之前正在山上采茶。一见面我就问她,那棵大樟树还在不在。女孩回答说,在,已被列为县里重点保护的古树了。女孩一来就明白地表示自己最多只做半年。开始还不太在意,以为是想家的另一种说法,后来才发现女孩是当真的。她之所以愿意出来,是想挣钱给父亲治病。从中介绍的朋友先前就说过,女孩的父亲患了食道癌。所以,女孩拿到第一份工资后就委托我们替她存起来,连一分钱都舍不得花。正好半年的那天晚上,女孩突然对我们说,她要去汉口中山大道的某个地方买能治食道癌的药。女孩要买的那种灵芝做成的药,媒体上已不止一次披露,其治癌的功效是
11、假的。女孩言之切切的样子,让我们不好直接提出忠告,只好答应说,我先去看看情况,然后再带她去。同时费尽心机地将披露相关情况的文章找出来,放到她的房间里,希望她看过后,能有所转变。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女孩反而更加迫切地反复催问我们,何时让她去汉口买药。从汉口回来后,她一分钟都不肯等待,当即就要去车站。她说:“我要给我的父亲送药回去。”送别的路上,我有些恍惚。坦率地说,这半年我们对女孩的表现不能说是十分满意。在车站里,上了车后,她回头默默看我的那一眼,突然让人心酸极 了。几年后的某一天,在东湖边的那处咖啡馆里,很静的时候,忽然听到邻座的人轻声提及一个曾经耳熟能详的名词。女孩走后不到一年,这种以灵芝为名
12、的名噪一时的所谓特效药,便从社会信息传播途径中全面消失了。邻座的人说,父亲生病后一向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不肯吃药花冤枉钱,也不知为什么,大概是广告做得太诱惑人了,突然同意试试这种药。他花了几万元买回来的药,还没吃完,父亲就走了。其实,他明白那药是假的,可是父亲都病成那个样子了,做儿子的还能做什么哩!听话声十分深情,但从面容上看十分平静,就像长在几里外的大樟树,风暴来袭,也吹不动一片叶子。乡村的大樟树是一种活生生的哲理。在远处遥望樟树的人,内心比每天都能享受樟树荫蔽的人还要丰富。明白真相的时候,倒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格外无助。之后来家带孩子的第二个女孩,心地十分善良,女儿和妻子十分满意,过年时,还专
13、门- 5 -开车送她到离家最近的小路口。说好,过完年她就回来,并且将回程的车票钱都给了她。女孩穿着妻子送给她的那件红色呢绒大衣,在冬日的原野上一路走走停停。我们一直等她到正月底,仍没有任何音讯。难得全家都很满意的女孩不辞而别,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小小的打击,于是我们决定,不再找小保姆了,家务事早前就请了钟点工来做,孩子则由自己来带。这样过了半年之后才听说,女孩非常想再来,却没有钱搭车,连同我们给的返程车票钱,她都给了母亲,一半用作长期卧病不起的父亲的医疗费,一半用作年后弟弟上学时的报名费。得到消息的时候,女孩已再次来到武汉,跟着同村的人一起在离我们家不远的长江二桥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做零工。几年之
14、后,妻子还在提起这个女孩,想不通长江二桥离家如此近,她到武汉后,即便不来打个招呼,怎么就不肯来个电话呢?或许,是那张返程车票梗在中间,成了打不通的大岭关山。女孩一定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好,拿了车票钱,人却不来。其实,真正惭愧的是我们,是我们在衣食无忧的生活中过得久了,用以体察周围的智慧锈蚀了。灵魂出现在我们身边,并非总是伴随命运的起承转合。有时候,它宁可成为一张车票,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借灵芝之名的药。(有删改)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写“我”一见到第一个做保姆的女孩时,就向她打探大樟树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大樟树具有非常深厚的情感。B. 文章写“我”
15、费尽心机将披露“治癌假药”的文章放在她房间,女孩却仍然催促“我们”去买药,以此暗示女孩单纯幼稚。C. 文章插入“我”在咖啡馆听到男子明知假药却仍然花几万元把药买回来给父亲吃的故事,有力地映衬第一个保姆的行为。D. 文章开头写“灵魂开始出没” ,结尾又说“灵魂出现在我们身边” ,首尾呼应 ,读完全文,我们发现作者时时在剖析“灵魂” 。5. 作者在文章前半部分多次提到大樟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文章通过叙述两个小保姆的故事,抒写作者的多种情感,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答案】4. B 5. 引出第一个小保姆的故事,因为第一个小保姆来自大樟树村。 引起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也为下文作者对自我灵魂的剖析作
16、铺垫。是作者抒发情感,阐发议论的寄托物。如“就像长在几里外的大樟树,风暴来袭,也吹不动一片叶子”等语句,寄托- 6 -着作者的情感和哲思。 6. 对儿女们孝敬父母、敬爱父母的讴歌。第一个女孩出来挣钱是给自己患食道癌父亲买药治病,即使是假药也在所不惜;第二个女孩连同车票钱都给了母亲。对不能体察和体谅贫穷者处境的自责。第二个女孩因为家庭困难而没有钱返回时,我们不理解和妻子“抱怨” ,写出了在衣食无忧中无法理解贫穷者的自责。对弱者的同情。作者对第一个女孩为父亲治病甘愿上当感到“心酸” ,对第二个女孩不辞而别及不来电话原因的猜想与反思。【解析】【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选
17、出“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B 项, “暗示女孩单纯幼稚”错,作者是在提醒女孩不要上当,食道癌是无法治愈的,表达的是作者对女孩的关心,同时也说明了女孩对治疗父亲的病的急切心情。故选 B。【5 题详解】题干是“作者在文章前半部分多次提到大樟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是考查学生理解把握文中物象作用能力。物象作用主要有:引出某某内容,行文线索,把众多的材料组织穿串在一起,或起着象征、衬托的作用,营造氛围、增加感染力,升华文章主旨、寄托作者情感,引出作者议论等。解答本题,先通读文章,在文中圈画出文中前半部分有关对“大樟树”的描写,比如文章第一段,写自己小时候住在山里,每当
18、黄昏来临,经常会望着远处山腰上的那颗大樟树。第三段,写家里来了小保姆,她家离大樟树只有两里路。大樟树所在地方名字已经换为“大樟树” , “我”见到小保姆就问大樟树还在不在,女孩说在,大樟树“已被列为县里重点保护的古树了” 。根据这些关于大樟树描写所在的位置,结合其所在的上文内容和文章的主旨分析作答。【6 题详解】题干是“文章通过叙述两个小保姆的故事,抒写作者的多种情感,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是 学生分析把握文章所表达情感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根据对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得出。比如本题,通读文章,文章主要写了两个小保姆的故事,第一个小保姆出来挣钱是给自己患食道癌父亲买药治
19、病,即使是假药也在所不惜,第二个小保姆连同返程的票车钱都给了母亲,表达了对儿女们孝敬父母、敬爱父母的赞美讴歌。得知第一个女孩要求去买一种假药给父亲治病,就搜集关于该药是假药的报道放在女孩房间,可是女孩还要坚持去买药,且买药后一刻也不停送回家去。当时“我”对女孩的行为十分不满,- 7 -其实不满也是不理解。第二个女孩竟然把“我们”给她的返程车票钱都给了母亲。女孩回来后在离家不远的建筑工地做零工,竟然不来家里看看,或者打个电话。对此,我们当时不理解和妻子的“抱怨” ,表达了自己处在衣食无忧中不能体察和体谅贫穷者处境的自责。还有当第一个女孩买到药,立刻就要给父亲送去, “我”送她去车站,她上车后“回
20、头默默看我的那一眼,突然让人心酸极了” ,这里的“心酸”是作者对第一个女孩为父亲治病甘愿上当感到“心酸” ,以及后来对第二个女孩在离家不远的建筑工地做零工,却不到家里来不打个电话原因的猜测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弱者的同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材料一:2018 年 1 月 2 日,支付宝发布 2017 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国 5.2 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 82%。据统计,2017 年,全国超过 30 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2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 12 大类 100 多种服务;4000 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
21、。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 19.6%,省会城市占比为 19.0%,农村地区占比为 17.0%。(摘编自新华网 2018 年 1 月 3 日报道)材料二:2014 一 2020 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材料三: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玛,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 8 -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
22、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 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 2018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摘编自新浪网 2017 年 12 月 28 日报道)材料四: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的,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
23、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 5000 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 1000 元。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 500 元。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进行验证。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使用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度出
24、发的“大好事” 。 (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 年 1 月 4 日报道)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服务。B. 据材料二可 知,从移动支付用户同比增长走势来看,2020 年将是 2015 年的两倍多。C. 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D. 新规无疑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但对于部分消费的支付模式将会有一定的影响。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与以往新事物的发展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仙桃 中学 2019 届高三 语文 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