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弋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超级班).doc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弋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超级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弋阳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超级班).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超级班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总分:150 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国宝说话”实现文化的轻传播张 焱春节期 间,此前大受好评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在央视重播。这部纪录片以 5 分钟一集讲述一件国宝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将国宝及其背后所承载的厚重文化,向广大观众进行富有温情的介绍。 。“六千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 ”“陶,出于土,而炼就生活。它需要摔,需要捏,需要烧。制陶如塑人,在经过这些磨难之后,陶土变成了器,完成涅槃。 ”“以
2、小博大、不欺老幼、善于忍耐,这既是剑的品格,也是君子的信仰。 ”有网友点评,这些诗化语言的解说词是“心与历史的对话,文明与传承的写照” ,而正是这样“心与历史的对话” ,完成了一次文化的轻传播。守成与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在这两点上, 如果国宝会说话都可圈可点。先说守成。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中介绍的国宝为代表的文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物质基因,展现了以器传道的重要文化传承路径,需要现代人读懂这些器物上的文字、解读这些器物上的密码、传递这些器物呈现的价值,更需要我们守护这些器物代表的精神。因为在这些精神中,有圣人的教诲,有君子的信仰,有道法自然的境界,更有执两用中的智慧,它们构成了民
3、族的灵魂,构成了民族力量的源泉。而我们今天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提倡,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经常的浸润, 如果国宝会说话便是很好的尝试。再说创新。让甲骨文变成流畅的白话文,让国宝文物的丰富意向层层展现,让年轻、青春的面孔演绎历史的 现场 ,让古与今有了时间的隧道,这个从容又丰富的解读过程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完整性和不间断性。而 5 分钟精短视频,集故事性、文学性、历史性、娱乐性于一身,高清影像画面干净、画质精美,既适合在传统大屏幕上多集播放,也适合现代人在地铁等地方,利用闲暇零碎时间观看。 “微纪录”这种形式的创新,完成了将厚重的中华文明与互联网碎片化传播的结合。正如业内人
4、士所评价的,此片“把文物的重量通过最现代、最流行的艺术方式传达出去,让纪录片尤其是短片成为文明传播的轻骑兵” 。十八大以来,从中国成语大会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到我在故- 2 -宫修文物 如果国宝会说话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元素的文化类节目陆续火爆荧屏、网络,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引起大家的关注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实现这一要求,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热爱和熟知了解。缺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就丢失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没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与与科学认知,就谈
5、不上创造和创新。在这个意义上, 如果国宝会说话既是一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完成了某种程度的创造与创新,值得学习与效仿。(选自 2018 年 02 月 26 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如果国宝会说话中体现了民族文化传承中“守成”与“创新”这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在“创新”方面的贡献更大。B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中介绍的国宝为代表的文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物质基因,它们借助文字密码传递器物的价值。C片中这些器物代表的精神,既有古圣先贤的教诲和信仰,又有为人处世的境界和智慧,它们构成了民族的灵魂和民族力量的源泉。D “微纪录”集故事性、文学性、历史性、娱
6、乐性于一身,完成了将厚重的中华文明与互联网碎片化传播的结合,因而也被称为“轻传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 两段介绍如果国宝会说话在央视重播的情况,以生动的解说词引出全文观点:“国宝说话”实现文化的轻传播。B文章段指出“守成”与“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段分别对“守成”与“创新”进行深入的论证分析,这三段构成了典型的总分式论证结构。C在第段中,作者将如果国宝会说话与中国成语大会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进行对比,论述了文化类节目对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D第段引用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传统文化的论述,进一步论证了如果
7、国宝会说话对实现文化轻传播、建立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重要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如果国宝会说话将国宝以及背后所承载的厚重文化深入浅出、富有温情地介绍给广大观众,其大受好评的重要原因是解说词的巨大感染力。B 如果国宝会说话之所以能完成一次文化的轻传播,是因力观众认识到我们今天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提倡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经常的浸润。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网络,一定程度上证明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引起大家的关注和研究。D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热爱和熟知了解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 3 -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二
8、)、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总有那一片蛙声古清生在南国的时候,我的窗前有那么一块低洼的草地,春天的日子来临,它便会生长许多的小草,甚至开出一些小小的花朵,招引一些蜜蜂在那里抖着金翅嗡嗡地飞。许多小孩子,很喜欢在那块草地上采花或者玩一些他们认为好玩的游戏。这样的日子总是很温暖的,因为阳光、花草和小孩子们,足以把春天装点得美丽而又亲切,让人忍不住掩卷,心驰神往。但是在五月的时节,就会有一场场的雨水降临,雨水把草地旁的冬青树洗得很绿,那种很清凉的绿,并且注满整个的草地。于是孩子们用纸折起小小的洁白的纸船,来到草地那片水洼子上,启航他们的小小的梦想
9、。唯有月夜,那块草地是完全属于我的。这时候夜安睡了,一轮皎洁的月儿来到水洼子上,映得那水好一片白。在白水之上,忽然有不知来于何处的小蛙,欢快地跌跌地跳跃,仿佛是要把那一轮月儿从水中端详个究竟,或者坐在月儿之上,让月儿浮托它走。小蛙们如同孩子,待它们游戏得尽情的时候,就一齐坐在水上唱歌。那就是在我的生命中离不去的蛙声了。惯于在夜里读书和写作的我,就极爱着那一扇窗,起起伏伏的蛙声,能让我的思绪飘浮,进入这样一个季节深处。但我却没有了南国的那一扇窗子,羁旅北京的日子长长,我的窗前,纵是也有这样一块草地,一簇绿柳,在春天的阳光里,还会有一树杏花装点。但是北国没有雨季,我看不到小孩子们折纸船的情景。北京
10、是要到七月或者八月才会有雨,那是槐花开放的时节了。北京的雨会与槐花下了一街,一街的槐花雨把整个日子都流淌得芬芬芳芳,但即是这样的雨,仍不会积上一洼水,引来天使一般的小蛙,所以即使雨后有月,它们也在这芬芳里找不到栖落和梳洗的地方。我固执地想,如是北京的槐花雨能够积成一个洼子,这样一个清浅的弥漫着槐花芬芳的水洼子,有一轮皎月把水映得银银的白,有一群天使般的小蛙,它们围着月儿唱歌,那该是多么好啊。我常常在雨后的北京的夜里出走,我以为我是能够找到这样一个地方的,它就在某一扇窗下,甚至那窗前也有一个痴情展卷的学子,甚至水边,还留着孩童戏水的赤足的脚印。可是,我的出走,却并没有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我想终归是
11、有这样一个地方的,是我没有找见它罢了。- 4 -居京的月夜,于我它是散文化的时光,我在键盘上演绎着一个个的梦,情至深处,会忽然在某一段落,浮起一片蛙声,是南国的春宵里那天真烂漫的蛙鸣,初是浅浅低低的几声,孤独而悠远,渐渐地汇合起蛙的合唱,且愈来愈临近我的窗,仿佛就在那一簇柳下。此时人便恍惚地进入以往的时光,一颗羁旅中的心,忽然地一热,为之深深地感动。但待我有心凝神细细地聆听,却发现窗外是一片寂静,静得月的清辉飘落到柳叶儿上发生的细小的沙沙声都能够听到,只是没有了蛙声。哦,此时的我,这才感到深深的失落,原来那一片蛙声,它源于我的梦里,或者说,是那永远也拂不去的幻听了。 春 天 的 今 夜 ,便
12、又 是 这 样 ,我 打 开 了 电 脑 ,轻 轻 地 敲 出 一 段 怀 想 的 文 字 ,不 觉 间 室 外 就 有 了 一片 蛙 声 ,是 如 许 的 亲 切 ,如 许 的 温 馨 ,它 拂 动 着 春 夜 的 暖 风 ,沿 了 情 感 的 脉 络 缕 缕 入 心 。 然 而 我 猛 然地 觉 醒 ,却 分 明 是 ,寂 夜 无 边 !人 不 由 得 发 现 ,那 暖 暖 的 一 缕 情 思 ,竟 也 就 化 成 两 滴 浸 冷 的 泪 珠 ,冰 凌般 的 挂 在 两 腮 。(摘自漂泊者的晚宴,作家出版社)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头部分
13、描绘了一幅“南国风景画”,作用之一是与居京没有水洼子听不到“蛙声”形成鲜明的对照。B.本文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运用了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不乏生动、形象,很是耐人寻味。C.“我 想 终 归 是 有 这 样 一 个 地 方 的 ,是 我 没 有 找 见 它 罢 了 ”反 映 出 作 者 很 希 望 有 水 洼 子 和 天 使般 的 小 蛙 。D.作者在一个春夜,打开电脑时终于从窗外聆听到了一片蛙声,在他看来,那蛙声亲切、温馨,缕缕悦耳入心。5文章为什么要以总有那一片蛙声为题?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5 分)6本文第段写到居京的月夜,“我在键盘上演绎着一个个的梦” 。 “我”为什
14、么要在键盘上演绎一个个的“梦”?这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怀?请作探究。 (6 分)(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 “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 “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5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 ,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
15、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 ,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 “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李兆清) 材料二: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
16、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百人团成员最小的 7 岁,武亦姝 16 岁,陈更 20 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 “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姝,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
17、题库内容 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 ”阚兆江说, “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 ” 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 。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
18、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 ,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 6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材料三: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花令”蔚然成风。众声喧哗之下,舆论也出现了反弹,如“从诗词大会生出学霸情结是一种不堪”“诗词大会说白了还是一场电 视秀”等。16 岁的上海女生武亦姝获胜,成了风靡网络的古典风少女偶像,与新媒体喧嚣传播形成对照的是,女孩淡定拒绝了媒体采访。江苏省盐城中学语文老师刘百生告诉记者,“会背古诗的孩子成了古代才女的代名词,成了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但
19、热潮总是令人警惕,这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反而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缺。爱好古诗词在当下还是颇为小众。” 在节目中,九宫格、干扰项、抢答等定输赢的方式,也让教育界人士嗅出了“应试”味道。也有选手靠“蒙”答对题目,在一些老师看来,这就是当下应试教育最厉害的地方,以答题技巧制胜,这个节目俨然一场标准化考试。“应试思维”是始终令教育界人士矛盾的纠结点。“应试思维”模式导致古诗词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风靡一时,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没
20、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追捧这些文化盛会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种膜拜的心理,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心向往之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古诗的原因。可惜,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仍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缺失了“诗和远方”。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 苦,让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则弥足珍贵。 (摘编自扬子晚报,记者张楠)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三则材料关注
21、的都是中国诗词大会在丁酉新春爆红的现象,材料一、材料二都充分肯定了这档综艺节目所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B.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原因,材料二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选取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姝的例子,旨在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 7 -D.三则材料都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抱以乐观的态度。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三则材料来源不尽相同,但都及时捕捉到了社会热点,体现了新闻讲求时效性的特点。B.三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第一、第三则材料
22、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C.对于同一综艺现象的报道,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报道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中国青年报就突出强调了青年一代与诗词的关系。D.三则材料除了具有新闻客观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如三则材料最后一段的抒情性语言,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E.三则材料都不注重对新闻事实的详细报道,而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以引发人们的思考。9.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进行概括。(4 分)二、古诗文阅读(35 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013 题。 (19 分)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而
23、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 、李牧,弗能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邑,杀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
24、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 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 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 8 -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上饶市 横峰 中学 弋阳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超级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