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江苏省沭阳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沭阳县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题,每题 2 分,共计 8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近年来,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祭祖的习俗源自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2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 ”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 。此官职应是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3司马迁评价秦朝郡县制:“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
2、治。 ”这说明秦朝“郡县制”A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 B强化了皇权专制主义制度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4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 ”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5北京大学曾在出台的自主招生政策中,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 。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必由之途。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是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6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
3、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设郡县 B建立三公九卿制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7以下是钱穆对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评价,该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8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9清朝某机构虽总辖军国政务,但不是一个正式权力机关。大臣除奉命办事外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下列哪一引言并非对该机构及其大臣的描述A “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流动的的中央政府
4、”“宰相府的派出机构”“地方无权,权在中央”“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2B “雍正 七年,青海军兴,始设。 ”C “掌书 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D “传述 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 ”10清代政 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 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 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A保证了决策机密 B适应了军务需要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强化了专制皇权 11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政治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是A王位继承权从国王转到议会 B议会立法权力得到法律保障C首相
5、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122017 年 5 月 3 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向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提请解散英国议会,并获女王正式同意,随即首相正式宣布解散议会。按照英国法律,议会解散后,议会下院所有席位自动空缺,但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由此可见,英国A女王有制约首相实权 B首相有权解散上议院C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D内阁和首相共同进退13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
6、状态” ,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 B颁布权利法案 C改革议会制度 D实行责任内阁制141787 年,华盛顿给友人的信中说:“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实行了A邦联制 B共和制 C联邦制 D权力制衡15美 国 社 会 中 防 官 甚 于 防 贼 , 前 总 统 布 什 就 曾 面 对 选 民 说 : “人 类 历 史 上 最 伟 大 的 成 就 是 驯服 了 权 力 , 把 统 治 者 关 进 了 笼 子 , 我 现 在 就 是 在 笼 子 里 与 大 家 讲 话 。”驯 服
7、权 力 主 要 是 通 过A实行联邦制 B加强中央权力 C实行民主选举 D实行三权分立162018 年 1 月 20 日,特朗普就职一周年之际,因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之间未能就政府长期预算案达成妥协,联邦政府暂时停摆。材料旨在表明美国A充分维护民主制原则 B遵循了分权制衡原则C两党之间的相互对垒 D保障了总统制共和制17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近代以来,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以下是前江苏巡抚梁章钜在看到某条约的内容后给
8、友人写的信件:“江南(指江苏)、浙江、广东每省只准设一码头,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 ”该条约是指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9右图是 18381852 年英国制造品对华输出值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3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英国对中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D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20马克思曾经指出,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这说明A鸦片战争激化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B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直接引起农民起义C英军入侵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D太平天国运动受西方革命影
9、响而爆发 21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 1855 年 4 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元的地步” 。这场运动A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 B结束了封建帝制C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22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深得民心者,显得落后。一个适应进步潮流者,又无法深入民心。前者是A 海国图志 B 临时约法 C 天朝田亩制度 D 资政新篇23下图中的情景出 现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4历史解释
10、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下列对相关史料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选项 史料 历史解释 A “大皇帝凡有新恩施加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南京条约附件) 片面最惠国待遇。易使列强形成侵华联盟。 B “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南京条约附件) 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旅顺大屠杀4C “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马关条约 ) 五口通商。便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辛丑条约 ) 严禁人民反帝。清政府成为列强工具。 25下图为北京某历史时期的
11、地图,该图可以佐证A 南京条约开放北京成为通商口岸 B 天津条约同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 马关条约规定可在北京开设工厂 D 辛丑条约允许各国驻军保护使馆26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下列事件体现这一历史转型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27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民主性、革命性。 “革命性、民主性”是指A便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C规定“主权在民” “三权分立” D有效的限制了总统的权力 28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
12、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这一观点的依据是A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B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流血牺牲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29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 ”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A民主精神 B自由精神 C科学精神 D爱国精神30某 次 大 会 确 立 党 的 奋 斗 目 标 是 : “以 革 命 军 队 与 无 产 阶 级 一 起 推 翻 资 本 家 阶 级 的 政 权 , 建立 无 产 阶 级 专 政 , 消 灭 资 本 家 私 有 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沭阳县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