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书法中的匠气“匠气”一词在书法中体现为用笔千篇一律,技艺太过精熟而缺少变化,看不到灵动之处,过于死板。一幅书作给人产生了匠气的观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是临写的方法不得当,太过单一。匠气十足的书法作品,往往给人程序化的机械感。点画、结体、章法无法给人出人意料、眼前一亮的快感,让人觉得乏
2、善可陈。我们看到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中规中矩、缺乏个性,在偌大篇幅下的文字抄写中,墨色光润,没有干湿浓淡之别,结体板正,起收笔千篇一律。清代洪亮吉在北江书画里谈道:“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 ”其发展的极致就是“千人一面” ,全然没有书法艺术所需要的辨识度、独特性,后期成为了僵化的工匠式劳动。以其为范本临写,久而久之也将陷入一个死循环。若一个人经年累月地积攒了习书的坏习惯,日复一日地养成了匠气,将是十分危险的。另外,一些当代书法家,虽然在技巧上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是在个人自身修养上极度匮乏,这也很容易使得笔下的作品流于俗气。书法是一门除了技艺,还需要不断养修为、内涵的艺术。
3、古时书法只是作为文人士大夫在学习各类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门技能,文人雅士以书法为日常书写,同时兼具直抒胸臆、休闲娱乐的意趣,他们不以书法为谋生工具,书法并没有与金钱利益挂钩,因而他们笔下的书法作品显露出书卷气,有丰厚的学养意味。可以说古人是先做学问,后写书法。而今人少养学问,埋头写字,不少人以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成了买卖的筹码。如此一来,匠气的书法家自然居多。书法家的个人精神风貌通过形质、线条落于笔端,立见高下。弘一法师的书法为后世所称道,就是因为通过观其书作,觉其无烟火气息,无庙堂森严,让人心生平静、安宁。他在广泛的艺术门类领域里所积淀的学养,自然不同于那些只懂埋头练字而忽视读书养精神
4、的字匠。匠气是应该尽量规避的,但却应有匠心,即工匠精神。文艺评论家陈履生说:“工匠精神即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它是中国历史文脉的基因,是能够映现中华文明的底2板。 ”孙虔礼也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我们临习楷体,就需要这样的工匠精神。楷书最讲究精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欧体楷书以结体严谨、点线到位著称,如果不能秉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去临习,临摹的准确性便大打折扣,那么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即使是如行书、草书这样的快写书体,仍然需要慢临,需要推敲。米芾曾言:“余写海岱诗 ,三四次写,间有一两次好,信书亦一难事” 。可见即使是率性而为的米芾,对创作的态度也仍然是严谨的,不是随意
5、而就的。总之,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不仅在锤炼技法之时应避免过度熟练,还需不断地积累自己的文化修养,如此才可避除匠气。(摘编自艺术科技2018 年 1 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写书法时如果只是技艺过于精熟,而缺少变化和灵动之处,致使用笔千篇一律,过于死板,这种表现被称为书法中的“匠气” 。B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主要是指一种“匀圆丰满”而又中规中矩、结体板正、缺乏个性的楷体书法,常给人以“千手雷同”之感。C今人只顾埋头写字,而忽视了读书养精神,只把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变成了买卖的筹码,导致在今天充满匠气的书法家越来越多。D行书、草书,虽属于快写体书法
6、,但也仍需要慢临、推敲,就连平时率性而为的著名书法家米芾创作时的态度也是非常严谨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古人笔下的书法作品往往有丰富的学养意味,这是因为古人是先做学问,后写书法,他们不以之为谋生工具,书法也未与金钱利益挂钩。B弘一法师在广泛的艺术门类领域里积淀的丰富学养,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无烟火气息,无庙堂森严,让人心生平静、安宁。C工匠精神不仅是学习书法避除匠气所必需的一种严谨态度,更是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D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要注重锤炼技法,但同时也应避免技艺过度熟练而导致用笔千篇一律,这样就可以避除匠气。3根据原文
7、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如果以一部缺乏必须的辨识度和独特性的书法作品为范本进行临写,就可能陷入僵化的工匠式劳动,时间久了就极容易形成匠气。3B通过书法作品的形制、线条,可见书家个人精神风貌的高下;同样,若书法家在自身修养上极度匮乏,也容易使作品流于俗气。C楷书最讲究精准,临习时更需要秉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否则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临摹的准确性也随之大打折扣。D书法临习应该有匠心,即工匠精神。孙虔礼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就是在强调对书法作品的观察要精准,临习要形神酷似。(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一
8、段叫父爱的距离远方在我老家,管“父亲”叫“爹爹” ,小时候,我觉得这个称呼特别的土,和它一样土的还有我那寡言少语的爹爹。我那个起早贪黑在刀具厂干活的爹爹,常年穿一身破旧的衣服,趿拉着两只四处开裂的鞋,稀疏花白的头发常蒙着灰尘,黝黑的脸上有几处被烫伤的斑痕。1999 年夏天,我考上县一中,要去 40 公里外的县城读书,离家的前一晚,昏黄的灯下,爹爹单腿跪地使尽全身力气在为我捆扎行李。正值盛夏,他额头上的汗混着灰尘往下滴,滴在了他的衣服上,滴到了我崭新的被子上。我心里一阵嫌弃,说了句让我悔恨终生的话:“明天你还是别去送我了,你要是去了,别人还以为你是我爷爷呢。 ”爹爹一怔,手上的动作停了一下,接着
9、又忙活起来,他没有抬头看我,只是淡淡地说了句: “我家丫头大喽,知道要面子嘞。 ”第二天,因为行李太多,爹爹还是去送我了。他换了身新衣服,穿了双新布鞋,但在我那时的眼里,他沧桑的脸上依然写满了“土气” 。那天爹爹没怎么说话,只是弯腰弓背默默地扛着东西,始终和我保持着一段距离。到了宿舍,他放下东西就默默地退了出去。中午我们在校门口的小店里吃饺子,老板娘热情而饶舌地搭讪: “这小姑娘和爸爸长得真像!”一直没开口的爹爹赶忙说道:“我家丫头长得好看,像她妈,不像我。 ”爹爹说这话时,看我的眼神是幸福的,又是怯怯的。我的爹爹正默默地拉开我们父女之间的距离。他在努力着不让我因他而难堪,甚或不让陌生人知道我
10、俩有着割不断的血脉亲情。 (只是当年懵懂的我竟然一点儿都不觉得我伤害了父亲)从此,在外面刻意地和我保持一段距离,成了爹爹的习惯。学校开家长会,他从不参4加;他默默地支撑着这个家,给予我最大的宽容与支持。年龄渐长,我逐渐明白了父亲的用心,随之,愧疚和悔恨也在我内心里潜滋暗长以后,我一回到老家,即使明知道爹爹出去干活了,却还是在第一时间找他。总是问:“妈,我爹爹呢?妈,我爹爹什么时候回来?”因为我害怕,我害怕他又再刻意地拉开和我的距离。2012 年 2 月,我的女儿出生了,大家都说孩子长得像外公。爹爹听到这话时,悄悄地瞥了我一眼,那眼神是怯怯的,却又是幸福的。我试图通过我的女儿来消弥我对爹爹的愧疚
11、和悔恨,我时常抱着孩子骄傲地对别人说:“我家宝宝像极了外公。 ”爹爹也把这个外孙女疼到了骨子里,任我女儿在他身上撒野疯闹。我总是找各种借口拖着爹爹一起散步,他抱着孩子,我挽着他幸福的时光总是流转得很快!转眼,女儿两岁半了,爹爹也一天天地老去,爹爹他还在老去!那天,带着一身辛劳汗味的爹爹刚进院子,就被我女儿扑了个满怀。我在旁边幸福地看着他俩,突然,女儿皱着眉头说:“外公,你身上怎么臭臭的?放我下来!”我抬手给了女儿一耳光,那是我第一次打她,女儿哇哇大哭起来,爹爹第一次冲我大吼:“你干什么!”他放下孩子,一边哄她,一边尽量弓着身体,使自己和孩子保持着一段距离。两岁半的女儿一定不知道,她的话一下子击
12、溃了我内心伪装的忘却。那天,我固执地逼女儿向爹爹道歉,女儿含着泪似懂非懂地向外公说了声“对不起” 。其实那句“对不起”是替十五年前的我说的。原以为借女儿之口说出来,我心里会好受一些可内心却明确地告诉我:不是所有的错误都能弥补,更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由别人替代!在一次与妈妈的聊天中,我才知道:当年县一中每次家长会后,爹爹都会拉着她问东问西,会一遍又一遍地看我的成绩单;那些年里,每当我放假回家,晚上一个人出门时,爹爹都会悄悄地跟在后面;最近这几年来,爹爹经常向他的老哥们炫耀我给他买的小礼物,甚至是我发给他的每一条短信。而这些都是我不知道的!父亲就像子女人生路上指引方向的明灯。很多名人都说过类似的话,
13、而我却要说,我的爹爹更像我身后的那盏灯,不耀眼,不炫目,但却给了我最温馨的守护!也许在以后的时光中,我的爹爹还是习惯与我保持一段距离,但我知道,维系这段距离的是爹爹力所能及的爱。幸好,他从未走远;幸好,他还未走远!(原文有删改)5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文中细节描写逼真传神,如“悄悄地瞥了我一眼,那眼神是怯怯的,却又是幸福的”中,“瞥”字将“爹爹”的欣喜忐忑刻画得淋漓尽致。B. 文章构思极为精巧,作者娴熟地运用了倒叙、插叙、对比等方法,将普通的家庭亲情演绎得波澜壮阔,读后令人有荡气回肠之感。C. 文章标题“一段叫父爱的距离”含义丰富,既指“
14、爹爹”在外面怕自己的样子丢了孩子的脸面,也指心理上因“我”而受到的伤害。D 爹爹还是习惯与我保持一段距离”,而这段不远又不近的距离既维护了“我”的尊严,也是父亲对“我”最温馨的守护和深沉的爱。5文中作者对父亲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6 分)6简析“一段叫父爱的距离”中“一段距离”的具体含义。 (5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据 2017 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 ,预计到 2020 年,全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 2.55
15、 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 17.8%左右;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 1.18 亿人左右。客观地讲,在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困难,需尽量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老年人的担忧。 (摘编自王庆海破解空巢老人养老难题 )材料二: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地区发展不均衡,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就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种保障难以无缝衔接;户籍制度的坚冰,让老年人随子女迁徒难度加大;政府投入不足和民间资本进入不畅,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够且水平较低时代的列车一往无前,老年人却已步履蹒跚;而最为弱势的空巢老人,更是难以承受的时代
16、之重。从要求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 ,到提出“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 ,问题正在破解。而此前不久,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 ,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无疑将有助于解决老人们面临的问题。(摘编自贾壮“空巢”之痛时代之重 )材料三:6农村空巢老人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具体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面临着外在危险的威胁,由于年老体弱,老人在受到外力侵害时无力抵御和抗衡;另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多陷“内在疾患” 。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在 80%以上,甚至有 50%以上的老人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
17、病。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以下六个方面:自理能力下降,慢性疾病,消防隐患,用药不当,不法分子诈骗、入室盗窃、抢劫,住房老旧。下图是对农村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的原因的调查统计分析。(摘编自张晓琼、侯亚丽晚年何以安度: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材料四:一方面是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一方面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把“互联网+”和养老服务结合?南京市民政局目前正在进行这样一种有益尝试。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便利,而便利也往往是老年人群体所最为期待的。通过“互联网+”把以上这些老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资源、服务整
18、合到一起,老人身边只要有一个电话或手机就可以轻松享受这些资源和服务。养老服务网络等于是通过“互联网+”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在市场和老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进而实现双方的共赢。但我们也要看到,老年人群体要想充分享受到这种服务的便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那么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对那些被纳入养老服务网络的企业、商家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上给予必要的引导,以避免有企业和商家哄抬服务价格,导致老年人群体消费不起的情况;二则,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老年人群体,政府应该加大养老补贴和救济的力度,以类似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享受养老服务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各项服务。(摘编自苑广阔盼“
19、互联网+”惠及更多空巢老人 )7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中国空巢老人的数字惊人,主要是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且是人口大国。B虽然中国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当下已成为社会难题。C因为年老体弱,农村空巢老人要面对来自外在危险和自身疾病的双重威胁。D把“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是一种创新,能使市场和老人实现共赢。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 (5 分)A材料一表明,到 2020 年我国 60 岁以上的空巢老人的数量将接近老年人口总数的一半,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许多困难。B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转型,出现
20、了诸如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各种各样的矛盾,直接造成了空巢老人问题。C根据材料二,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诸如“医保”改革政策的落实, “空巢”之痛短期内可以获得有效解决。D根据材料三中相关数据可知,空巢老人患病率非常高,所以他们的“内在疾患”是最应该引起社会关注的安全问题。E依据材料四,经过市民政局的积极努力,南京市的空巢老人已经能够享受到便利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9怎样才能让“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落到实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济宁市 鱼台县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