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育才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宁夏育才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育才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宁夏育才中学 2018-2019-1 高二年级月考一历史试卷(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钟)答题说明:1.考生应把学校、考场、考号、姓名写在密封线以内,密封线以外的无效。2.请用钢笔、中型笔或圆珠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第卷 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1.大槐树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虽然该园内没有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冬酷暑,祭拜人员都络绎不绝到此仰望古槐,以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这种“寻根”现象A. 说明传统宗法观念影响深远B. 得到了全体国人的一致认同C. 维护了
2、社会的安定和团结D. 导致了封建迷信思想的复活【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寻根问祖”的现象是宗法制的影响,故 A 项正确;B 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的安定和团结,故 C 项错误;“寻根问祖”不是封建迷信,故 D 项错误。2.学者张鸣指出: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要算是“公司架构” ,所有的官员(管理者) ,都是皇帝的雇员,可以动员比封建制国家更大的力量,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这表明张鸣认为A. 郡县制下国家机器更有效率 B. 科举制下官员成为皇帝雇员C. 封建制下国家机器更加稳定 D. 内阁制下皇帝拥有更大权力【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郡县
3、制。选项 B 中“科举制”不符合“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 ,排除 B;2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国家机器更加稳定” ,排除 C;“内阁制”时间不符合,排除 D;材料中的“制度”为秦朝开创的郡县制,郡县制下地方官员“都是皇帝的雇员” ,皇帝可以动员全国人力、物力, “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 ,A 项正确。3. 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博士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 )A. 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B. 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C. 占统治
4、地位的儒家学说对人伦道德的重视D. 郡县制度的持续深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 两项与题干材料核心信息不相符合,排除;D 项从属于 B 项。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 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4.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丙说:置中书省
5、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A. 甲说、乙说B. 甲说、丙说C. 甲说、丁说D. 乙说、丙说【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甲,乙分别为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丙指的是元朝实行中书省和行省制度,丁指的是清朝实行军机处, 所以丙丁可排除。综上,本题选 A.3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5.在某一朝代的疆域中,扬州地区曾先后属于“江浙行省”和“河南江北行省” 。这一朝代应该是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6、 元朝【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首次实行行省制度,故排除 ABC,选 D。6.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A. 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 扩大了统治基础C. 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D. 实现了选贤任能【答案】B【解析】A 项与题干要求不符合,雅典梭伦改革的内容不是选拔官吏的政策。C 项明显不符合中国的科举制,它是专制的产物,不是民主政治。D 项与雅典的内容不相符。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都扩大了统治基础,故 B 项正确。故答案选择 B 项。7.制度史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7、汉承秦制” ,但不是对秦制的“拿来主义” ,而是在秦制基础上的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汉朝实行的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是( )A. 刺史制度 B. 丞相制度 C. 察举制度 D. 内阁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西汉中后期刺史制度是对以前监察制度的发展,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地方监察制度,故选 A。丞相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的最高行政官,排除 B;察举制度是盛行于两汉的选官制度,排除 C;明朝内阁制度是在明朝永乐时期建立的,内阁制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排除 D。8.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以尚书与三公对言,三公权不及尚书;以尚书与中书对言,尚4书又不及中书矣要之士人必不如宦人之犹
8、亲密”,这说明汉代( )A. 权力重心在中书 B. 皇权逐步加强 C. 外朝受内朝牵制 D. 三省已具雏形【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是说在汉代,以丞相为首的三公的权力不如皇帝身边掌管文书的小官尚书的权力大,而尚书不及中书的权力大。我国封建社会皇帝大权独揽,所以权力重心在皇帝,故 A 错误;题干反映汉代官制下,三公九卿权力减小,而尚书等皇帝亲信权势上升,这有利加强皇权,故 B 项正确;中外朝制度下,中朝即内朝是决策机构,而外朝为执行机构,权属不同,故 C 错误;东汉时期出现了尚书台,开始形成办公机构,但是中书省和门下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陆续出现,隋朝才出现三省制,D 错误。9. 下面是某电视专
9、题片中出现的一组镜头: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A. 唐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属于明朝设立,故 C 正确。唐朝没有设立内阁,故 A 排除。元朝也没有内阁,故 B 排除。清朝有内阁,但不是最早的朝代,故 D 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10. 某机构不设考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
10、帝,他们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该机构是A. 军机处B. 内阁C. 参议院D. 中朝【答案】A5【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军机处。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反映清代的军机处只是跪受笔录,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该机构是军机处,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该机构是军机处而非内阁,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古代没有参议院,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该机构是军机处而非中朝,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正统思想军机处11.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 “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下列制度中
11、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A. 分封制B. 三省六部制C. 君主专制D. 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项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很容易导致诸侯混战的局面,排除;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B 项是 C 项的一个表现,排除 B、C;D 项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有助于维持长期的文明统一的局面,故选 D。12.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民主制的形成B. 个人主义是古希腊城邦制度的主要特征C. 自然环境对古希腊文明发展产生重
12、要影响D. 古希腊航海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答案】C【解析】决定古希腊民主制形成的是经济因素,即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不是地理因素,A 错误。B、D 材料未体现,错误。根据材料中的“这种自然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可以反映出自然环境对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影响,即自然环境对古希腊文明产生重要影响,C 正确。13.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6全新的因素。 ”其中“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的含义理解准确的是( )A. 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B. 正式确立了雅典的民主制度C. 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黄金时期D. 导致了社会动乱【答案】A【解
13、析】【详解】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改革废除了债务奴隶制,建立了陪审法庭和四百人会议,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故选 A;B 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作用,排除;C 是伯利克里改革的影响,排除 C;梭伦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降低社会动乱的风险,排除 D。14.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 ,则被放逐国外十年。 ”(如图)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A. 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B. 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C. 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D. 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答案】C【解析
14、】由材料中的“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 ,可知“陶片放逐法”是维护民主政治的重要手段,C 正确。材料中不涉及法律严酷,A 错误。材料中说的是公民陶片投票,不涉及公民素质,B 错误。雅典民主政治的成熟是在伯利克里时期,D 错误。15.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哲学家和演说家构建的民主与法制理念在古罗马能够被轻易接受。这反映了古代雅典和古罗马( )A. 有相同的政治理念 B. 两国国情基本相同C. 有类似的经济生活 D. 都尊重公民的权利7【答案】D【解析】【详解】 “古代雅典哲学家和演说家构建的民主与法制理念在古罗马能够被轻易接受”反映了古代雅典和罗马都尊重公民的权利。古代雅
15、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而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尊重公民的权利;古罗马重视法制,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罗马也重视公民的权利,故选 D。古代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古罗马是贵族寡头性质的共和制,两者追求的政治理念不同,基本国情也不同,经济生活也不同。排除 ABC。16.古罗马法中关于“排放雨水之诉”规定: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这一规定A. 强调遵循自然规律B. 注重保护私人利益C. 通过立法防灾治灾D. 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答案】B【解析】材料是强调私人利益,而非重视遵循自然规律,故 A 项错误
16、;题中所说的不能擅自改变雨水的流道,是为了避免影响到邻人的家庭利益,体现罗马法注重保护私人利益,故 B 项正确;材料关于“排放雨水之诉”调节的是邻里利益关系,与“防灾治灾” “环境保护”无关,排除 CD 项。17.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答案】A【解析】材料“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
17、精神地重新8出现” ,说明罗马法是近代大陆的法律基础,故选 A;罗马法维系的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而欧洲近代是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所以罗马法不可能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排除 B;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制民主制度而非资产阶级民主,排除 C;人类历史发展有其客观规律,说罗马法改革欧洲历史发展方向是唯心主义观点,排除 D。18.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 18 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 ”这里的“变化”主要指的是( )A.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 光荣革命的结束C. 王位继承法的颁布 D. 权利法案颁布【答案】A【解析】
18、【详解】由材料“18 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 ,这实际是揭示责任制内阁形成后,国王统而不治,没有实权,因此才有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的现象,故 A 项正确。光荣革命的结束于 1688 年, 权利法案颁布于 1689 年,时间不符,故 BD 错误。1701 年的王位继承法标志着英国在确立君主立宪制度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国王尚掌握行政大权,排除 C。19.恩格斯曾说:“(英国 19 世纪初)下院通过它的贿选问题委员会宣布下院是靠贿赂选出来的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不是靠贿赂而是由选民自由地选出来的。 ”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 )A. 营私舞弊充斥各个社会领
19、域 B. 代议制民主仍受制于财产多寡C. 腐败已成为主要的社会同题 D. 基层民众仍不享有民主权利【答案】B【解析】“靠贿赂”选出来的是在强调代议制民主其实仍然是受制于财产多寡,其实也是金钱的民主,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各个社会领域说法太不准确,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强调腐败的严重性,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D 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仅仅涉及“靠贿赂”选举,而不涉及腐败的问题。20.“(美国)在邦联时期,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债台高筑,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终于激9起了谢司起义;外部的英、法、西
20、等国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 。美国当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A. 镇压人民起义B. 打击外来侵略C. 强化中央权力D. 进行军事动员【答案】C【解析】题干中“邦联时期” “经济濒临崩溃” “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 “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等信息显示了独立之初的美国实行邦联制和邦联制下美国的困境。根据所学,在邦联体制下,国家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各州的权力很大,政府的松散无力不能适应美国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制定 1787 年宪法,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故选C。ABD 是邦联制的弊端的体现,排除。21.1788 年 7 月 10 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
21、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A. 联邦体制B. 分权制衡原则C. 共和制度D. 主权在民原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 1788 年可得出美国此时已经通过了 1787 年宪法。从材料“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这一信息,可知材料所述的是美国的联邦体制利于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克服邦联制下地方松散的弊端,故 A 项正确;分权制衡原则立法、司法、行政三者的关系而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 B 项错误;共和制度是美国政体而非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 C 项错误;主权在民原则主要体现在总统和议员由选举
22、产生,与材料无关,故 D 项错误。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 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利结构1022.近代以来法国共产生了 16 部宪法,其中在 17891875 年的近 90 年内,法国平均每 7年更换一部宪法,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近 70 年一直未改变,这反映了A. 启蒙运动使法国思想极其活跃B. 经济的发展导致政治力量多元C. 法兰西共和之路历程非常艰难D. 外国干涉频繁打断民主化进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90 年内更换 12 部宪法”可知法国宪法的频繁更迭说明法国国内各种势力较量的激烈,法国 1875 年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从而表明法国在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 育才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