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4.4.4输血与血型课外拓展素材(新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4.4.4输血与血型课外拓展素材(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4.4.4输血与血型课外拓展素材(新版)新人教版.doc(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ABO 血型1943 年 6 月 26 日,ABO 血型的发现者兰德斯坦纳去世。血液是流动于血管内的红色粘稠液体,由血浆和有形的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组成,它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假如血液停止流动或失血过多就会造成死亡。通常医院里抢救病人或战场上抢救伤员时多需要进行输血。但是在发现血型以前,在医学上却遇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在输血过程中,输入的血液与受血者体内的血液混合后经常发生凝集,阻塞血管,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为什么有时输血血液凝集,有时又不凝集呢?奥地利免疫化学家兰德斯坦纳决心要弄清其中的奥秘。他推断不同人的血液可能存在某种特异性的差别。于是,在 1900
2、 年,兰德斯坦纳采集了一些人的血液并将红细胞与血液分离,然后他将这些红细胞与血清样品进行交叉反应,结果发现,有些红细胞样品选择性地与某些血清样品发生凝结,有些红细胞样品则不与任何血清样品凝集。由此他得出结论:人体血液的红细胞及血清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经过认真分析,他发现了其中暗含的规律。1901 年他宣布血液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902 年德卡斯泰洛和斯特利又发现了第四种类型,至此,兰德斯坦纳就将血液归为A、B、AB、O 四型。那么,不同型血液的差异究竟怎样?它们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凝集呢?现在我们清楚,不同型血液的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即抗原)及血清中的凝集素(即抗体)存在差异。A 型血存在 A 凝集原
3、和 B 凝集素; B 型血存在 B 凝集原和 A 凝集素;AB 型血存在 A 及 B 两种凝集原,血清中不含凝集素;O 型血则含 A 及 B 两种凝集素,而没有相应的凝集原。由于一种抗原可以与其相应的抗体发生反应,发生凝集现象。所以输血时若血型不配合血液就会发生凝集,如 AB、BA、AO、BO、ABO 等输血方式,血液均会发生凝集;而O 型血输给其它各型血 AB 型血接受其它各型血,一般不发生凝集。因此,O 型血有“万能血”的称号,而 AB 型血被称为“最自私”的血,不能输给其它各型血。这里我们均没考虑供血者血清中凝集素的配给,因输入血液量相对来说较少,输入受血者体内凝集素浓度大大地被稀释了,因此反应很轻微,当然若输血量较大时,这一因素就不能不加以考虑,一般来说,输血应遵循同型配合的原则,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其它血型。血型的发现,使输血成为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兰德斯坦纳也因此获得了 1930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下册 444 输血 血型 课外 拓展 素材 新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