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测试题(A卷)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测试题(A卷)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测试题(A卷)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四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公元 200 年发生的官渡之战的作战双方是()A.刘备与孙权 B.袁述与袁绍C.董卓与孙权 D.袁绍与曹操2三国时,第一个称皇帝的是()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孙权3下列各项与曹操无关的是()A.控制汉献帝 B.在官渡大败袁绍C.在赤壁被打败 D.废汉献帝,自称皇帝4下列各项中,属于刘备的政治活动是()三顾茅庐 联孙抗曹 挟天子以令诸侯 成都称帝A. B. C. D.5蜀国丞相诸葛亮说:“今民困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这表明()A.蜀锦已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B.蜀锦是打败魏、吴的主要武器C.蜀锦制造业耗费国家资财,使国库空虚。D.蜀锦生产
2、技术落后,难与敌人生产相配6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较好C.北方农民大量南迁 D.南朝统治者施仁政7促成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传入南方C.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 D.南朝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8中国古代史上曾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以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的迁都是()A.盘庚迁殷 B.周平王迁都洛邑C.孝文帝迁都洛阳 D.刘备迁都成都9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2B.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C.使三
3、国鼎立局面结束 D.促进了民族融合10下列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A.黄河流域的统一 B.北方政权的更迭C.三国鼎立局面结束 D.北方民族大融合11下列关于齐民要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介绍了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B.记载了畜牧、捕鱼、食品酿造和加工技术C.总结了我国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D.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12要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矿藏、风土人情、建筑名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情况就要阅读()A.齐民要术B.史记C.三国志D.水经注13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作品是()A.龙门石窟的雕塑 B.云冈石窟的浮雕C
4、.王羲之的书法 D.顾恺之的绘画14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时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不应出现的是()A.书桌上有笔、纸张 B.书桌上有一摞书籍C.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D.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15下列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B.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发展起来的C.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雕塑艺术D.凿窟造像之风主要盛行于南方16下列关于顾恺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精于绘画,以人物画最为突出B.对绘画理论有精深研究3C.主张画人物要“以形传神”D.现存画作有摹本女史箴图和兰亭序17.下列战役按时间发生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上册 单元 政权 分立 民族 融合 测试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