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项1模型突破专题3弹簧模型高分突破学案.doc
《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项1模型突破专题3弹簧模型高分突破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项1模型突破专题3弹簧模型高分突破学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模型 3 弹簧模型模型统计真题模型 考查角度 真题模型 考查角度(2018全国卷 T 15)力的平衡、胡克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的“弹簧模型”(2016全国卷 T 25)多过程问题、弹簧形变与弹性势能、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的“弹簧模型”(2016全国卷 T 25)机械能守恒、功能关系和圆周运动综合应用的“弹簧模型”(2016全国卷 T 21)受力分析、动能定理综合应用的“弹簧模型”(2015全国卷 T 24)安培力、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力的平衡综合应用的“弹簧模型”模型解读1弹簧模型的问题特点弹簧模型是高考中常见的物理模型之一,该模型涉及共点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2、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等知识运动过程中,从力的角度看,弹簧上的弹力是变力,从能量的角度看,弹簧是储能元件因此,借助弹簧模型,可以很好地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在高考试题中,弹簧(主要是轻质弹簧)模型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静力学中的弹簧问题、动力学中的弹簧问题、与能量转化和与动量有关的弹簧问题2弹簧模型的解题策略(1)力学特征:轻质弹簧不计质量,并且因软质弹簧的形变发生改变需要一段时间,在瞬间内形变量可以认为不变,因此,在分析瞬时变化时,可以认为弹簧的弹力不突变(2)过程分析:弹簧的弹力是一种由形变而决定大小和方向的力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时,首先要注意弹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形变相对应,从弹簧的形变分析入手,先
3、确定弹簧原长位置、现长位置、平衡位置等,找出形变量 x 与物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几何关系,分析形变所2对应的弹力大小、方向,结合物体受其他力的情况来综合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3)功能关系:在求弹簧的弹力做功时,因该变力随形变量而线性变化,可以先求平均力,再用功的定义进行计算,也可根据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求解同时要注意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增量的负值,因此在求弹力的功或弹性势能的改变时,一般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角度来求解(4)临界分析:弹簧一端有关联物、另一端固定时,当弹簧伸长到最长或压缩到最短时,物体速度有极值,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此时也是物体速度方向发生改变的时刻;若关联物与接触面间光滑,当弹簧恢复原
4、长时,物体速度最大,弹性势能为零;若关联物与接触面间粗糙,物体速度最大时弹力与摩擦力平衡,此时弹簧并没有恢复原长,弹性势能也不为零3弹簧模型的主要问题(1)与弹簧关联物体受力变化前后的加速度问题(2)与弹簧关联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分离的临界问题(3)与弹簧关联物体的碰撞问题(4)与热力学、振动、电磁学综合的弹簧问题模型突破考向 1 弹簧模型中的平衡问题典例 1 如图 1 所示,质量为 m1的物体 A 压在放于地面上的竖直轻弹簧 L1(劲度系数为 k1)上,上端与轻弹簧 L2(劲度系数为 k2)相连,轻弹簧 L2上端与质量为 m2的物体 B 相连,物体 B 通过轻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轻质小桶 P
5、相连, A、 B 均静止现缓慢地向小桶P 内加入细沙,当弹簧 L1恰好恢复原长时(小桶一直未落地),求:图 1(1)小桶 P 内所加入细沙的质量;(2)小桶在此过程中下降的距离【解析】 (1)当 L1恢复原长时,对 A、 B 整体分析,绳子的拉力为 F( m1 m2)g,即小桶中细沙的质量为 m1 m2.3(2)开始时,对 A、 B 整体受力分析得 k1x1( m1 m2)g,式中 x1为弹簧 L1的压缩量,则 x1 m1 m2 gk1对 B 受力分析得 k2x2 m2g,式中 x2为弹簧 L2的压缩量,则 x2m2gk2当 L1恢复原长时,对 A 受力分析得 k2x2 m1g,式中 x2为弹
6、簧 L2的伸长量,则x2m1gk2在整个过程中,小桶下降的距离 h x1 x2 x2( m1 m2)g .(1k1 1k2)答案:(1) m1 m2 (2)( m1 m2)g(1k1 1k2)考向 2 弹簧模型中的瞬时问题典例 2 细绳拴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小球将左端固定在墙上的轻弹簧压缩了距离x(小球与弹簧不连接),小球静止时弹簧在水平位置,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53,小球距地面的高度为 h,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 2A细线烧断后,小球做平抛运动B细绳烧断后,小球落地的速度等于 2ghC剪断弹簧瞬间,细绳的拉力为 mg53D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g53D
7、将细绳烧断后,小球受到重力和弹簧弹力的共同作用,合力方向斜向右下方,并不是只有重力的作用,所以小球不是做平抛运动,故 A 错误;小球只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根据 v22 gh 得落地速度是 v ,而现在除重2gh力外还有弹簧的弹力对小球做功,所以小球落地时的速度一定大于,故 B 错误;小球静止时,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2gh衡条件得,细绳的拉力大小 T mg,弹簧弹力的大小 F mgtan 53 mg,剪mgcos 5353 43断弹簧瞬间,细绳的拉力发生突变,不再为 T mg,故 C 错误;细绳烧断瞬间,弹簧的弹53力不变,则小球所受的合力与细绳烧断前细绳中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专项 模型 突破 专题 弹簧 高分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