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2板块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2散文阅读巩固练2.doc
《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2板块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2散文阅读巩固练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2板块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2散文阅读巩固练2.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巩固练(二)一、(2018 陕西一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唐诗几男子(节选)余秋雨生为中国人,一辈子要承受数不尽的苦恼、愤怒和无聊。但是,有几个因素使我不忍离开,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其中一个,就是唐诗。这种说法可能得不到太多认同。不少朋友会说:“到了国外仍然可以读唐诗啊,而且,别的国家也有很多好诗!”因此,我必须对这件事情多说几句。我心中的唐诗,是一种整体存在。存在于羌笛孤城里,存在于黄河白云间,存在于空山新雨后,存在于浔阳秋瑟中。只要粗通文墨的中国人一见相关的环境,就会立即释放出潜藏在心中的意象,把眼前的一切卷入诗境。心中的意象是从很小的时候就潜藏下来的
2、。也许是父母吟诵,也许是老师领读,反正是前辈教言中最美丽的一种。父母和老师只要以唐诗相授,也会自然地消除辈分界限,神情超逸地与晚辈一起走进天性天籁。于是,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而且,这种唤醒全然不是出于抽象概念,而是出于感性形象,出于具体细节。这种形象和细节经过时间的筛选,已成为一个庞大民族的集体敏感、通用话语。有时在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月落乌啼” 、 “独钓寒江”那样的情景,让我们产生联想,但是,那种依附于整体审美文化的神秘和诗境,却不存在。这就像在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已祖母的老人,虽有一时的喜悦
3、,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失落了什么?失落了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全部呼应关系,失落了使自己成为自己的那份真实。当然,无可替代并不等于美。但唐诗确实是一种大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读,都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回头一想,这种清醇、高迈本来就属于自己,或属于祖先秘传,只不过平时被大量琐事掩埋着。唐诗如玉杵叩扉,叮叮当当,嗡翁喤喤,一下子把心扉打开了,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自己。这个自己,看似稀松平常,居然也能按照遥远的文字指引,完成最豪放的想象,最幽深的思念,最入微的观察,最精细的倾听,最仁爱的同情,最洒脱的超越。这个自己,看似俗务缠身,居然也能与高山共俯仰,与白云同翻卷,与沧海齐阴晴。这个自
4、己,看似学历不高,居然也能跟上那么优雅的节奏,那么铿锵的音韵,那么华贵的文辞。这样一个自己,不管在任何地方都会是稀有的,但由于唐诗,在中国却成了非常普及的常态存在。2正是这个原因,我才说,怎么也舍不得离开产生唐诗的土地,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我也算是一个走遍世界的人了,对国际间的文化信息并不陌生,当然知道处处有诗意,不会在这个问题上陷入狭隘民族主义的泥坑。但是正因为看得多了,我也有理由作出一个公平的判断:就像中国人在宗教音乐和现代舞蹈上远远比不上世界上有些民族一样,而唐诗,则是人类在古典诗歌领域的巍峨巅峰,很难找到可以与它比肩的对象。1下面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5、(3 分)( C )A本文在开篇即以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快反衬自己对唐诗的喜爱,最终得出投生中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是产生唐诗的土地的结论。B在作者看来,唐诗已经不仅仅只是文学,它与看到的山山水水,父母老师的相授等等已经结为一个整体,读唐诗能够唤醒记忆中的细节和形象。C文章运用对比手法认为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唐诗中的美景,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这是因为更容易唤起人的思乡之情。D作者立足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文化信息,经过比较得出结论:唐诗是全人类的,它是古典诗歌的巅峰,很难有对象和它相媲美。【解析】 本文并无对比手法,且在异国他乡看到类似于唐诗中的美景,产生失落的主要原因是依附于整体审美文化
6、的神秘诗境不存在了,失去了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全部呼应关系。2结合全文,说明唐诗对中国人产生的意义。(5 分)【答案】 (1)作为一种整体存在,它是中国人的精神依托,可以全方位的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2)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清题干,问的是“唐诗对中国人产生的意义” ;其次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出有关唐诗对中国人产生意义的的句子,如”我心中的唐诗,是一种整体存在” “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 “无可替代并不等于美。
7、但唐诗确实是一种大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读,都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等;最后把这些句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即可。3余秋雨散文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技巧。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 分)【答案】 (1)巧引诗句说唐诗。独钓寒江、黄河白云间、空山新雨后、浔阳秋瑟、月落乌啼、羌笛孤城等诗句的灵活引用,有画面感而不显得堆砌。(2)巧比妙喻。把唐诗比作“玉杵叩扉” ,有形有声;把在异乡看到美景比作“在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己祖母的老人” ,形象生动地表现那种惊喜之后的失落。(3)“这个自己”三段排比,铺陈凡夫俗子读唐诗的体验和提升,内容厚实,饱含激情。3【解析】 题干要求分
8、析的是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技巧。通读全文不难发现,本文运用的表达技巧主要有三种:一是化用诗句,如“存在于羌笛孤城里,存在于黄河白云间,存在于空山新雨后,存在于浔阳秋瑟中”中的“羌笛孤城” “黄河白云间” “空山新雨后” “浔阳秋瑟” , “有时在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月落乌啼”独钓寒江”那样的情景”中的“月落乌啼” “独钓寒江” ;二是巧用比喻,如“有时在异国他乡这就像在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深感失落” “唐诗如玉杵叩扉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自己” ;三是巧用排比,如“这个自己,看似稀松平常这个自己,看似俗务缠身这个自己,看似学历不高” 。据此结合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如使用排比手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板块 文学 文本 阅读 专题 散文 巩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