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关雎》教案1冀教版.doc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关雎》教案1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关雎》教案1冀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1 课关雎1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把握全诗感情基调,准确有感情地朗诵全诗。2、理解积累“睢鸠、窈窕、荇莱、寤寐”等词语。3、明确诗的大意,理解诗的主旨。4、了解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析读、品读中把握诗歌丰富的内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喜爱传统经典诗文。2 学情分析这是学生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到诗经,尽管诗歌中有些诗句人们耳熟能详,但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真正理解起来却并非易事。再者九年级学生通过两年的初中生活,已有了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有自己
2、的见解,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敢于创新,敢于展现自我,有朦胧的情感体验。3 重点难点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析读、品读中把握诗歌丰富的内涵。4 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 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关雎的 mp3)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文学源远流长。诗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唱起来别有风味。刚才同学们听到的就是演唱的一首诗,诗名是 关雎 ,它选自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自然的导语,曲调优美的音乐,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动 2【讲授】资料助读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
3、的诗歌 305 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 “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雅”诗多是贵族作品,只有小部分是民间歌谣;颂是祭祀用的,内容多为赞美神灵和祖先的功德。在表现手法上,诗经往往兼用赋、比、兴等手法。赋指铺陈直叙;比指打比方;兴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物,所以,兴常常用在一首诗的开头。 “风雅颂” “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活动 3【活动】初读,读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11 课关雎 教案 冀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