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单元综合测评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单元综合测评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单元综合测评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单元综合测评(三) 第三单元(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基础巩固(18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羌管(qin) 伫倚(zh)强乐(qin) 槛菊(jin)B不谙(n) 彩笺(jin)貂裘(qi) 縠纹(h)C虹霓(n) 谪仙(zh)纤云(qin) 迢迢(tio)D风樯(qin) 巷陌(m)溽暑(r) 芙蓉浦(p)A B 项,不谙(n);C 项,纤云(xin);D 项,溽暑(r)。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 )【导学号:61612076】A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B独上高楼,望尽天崖路C明月夜,短松冈D鸟鹊呼晴,侵晓窥檐语C
2、 A 项, “销”应为“消” ;B 项, “崖”应为“涯” ;D 项, “鹊”应为“雀”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念去去,千里烟波去去:往前走了一程又一程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图:希望C但寒烟衰草凝绿但:只有D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倥偬:事情繁多B B 项,图:绘成图画。4下列对宋词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导学号:61612077】A 定风波上片写暴雨徐行时的心境,下片写雨后的景色和感受,表现了一种不畏风雨、超然旷达的乐观精神。B欧阳修蝶恋花上片重写景,下片重写情,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
3、感受。2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全词以梦为线索,写梦前的思念、梦中的相逢和梦后现实中的悲凉,特别是“梦中相逢”部分,以实映虚,虚中见实,抒发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之情。D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中指出当前国家形势是“笳鼓动,渔阳弄” ,如同安史之乱前夕。可是朝廷却让他们这些有勇有力之人“供粗用,忽奇功” ,他手中的剑要“吼西风”了。C C 项, “梦中相逢”部分是以虚映实。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欧阳修的蝶恋花中借客观景物“落红”来烘托、反衬人物主观情感的句子是“_,_” 。(2)黄庭坚的清平乐中运用拟人手法,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强烈的留恋之情的句子是“_,_” 。(
4、3)晏殊的浣溪沙中对仗工整、融情于景,表达作者对春色飘零和时光流逝的伤感,抒发惆怅寂寞之情的句子是“_,_” 。【答案】 (1)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2)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3)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二、阅读鉴赏(55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67 题。(9 分)【导学号:61612078】诉衷情近柳 永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尽日空凝睇。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故人”的思
5、念是全词的中心,所以作者将“故人”写得具体形象,联系柳永其他羁旅行役之词来看, “故人”应指他在京都相识的民间歌妓们。B作者很注意上下阕之间和意群之间的照应和映衬。如“伫立”与“静倚” , “望处”与“凝睇” , “残阳”与“远水生光”等,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C “残阳” “黯然情绪” “愁无际” “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等词语,是词人悲秋所生的迟暮之感与身处异乡所生的怀人之悲的混合。D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的空落和无奈之感。A A 项,本词中作者并未将“故人”写得具体形象,而是含糊其词的。7词的上阕中描写的景物的特点
6、前后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 分)_3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词的上片中的重要意象。如,前四句中的“雨晴” “气爽” “水生光” “山耸翠”等,给人以辽阔、清新优美之感;后三句中的“断桥” “幽径” “渔村” “孤烟”等,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由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答案】 词的上阕中,前四句写雨晴气爽、江水澄明、远山苍翠,给人以平远开阔、清新优美之感。后三句抓住断桥、幽径、渔村、孤烟等,勾勒了一幅荒江日暮秋色图,给人以荒寒、凄清、寂寞之感。(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89 题。(9 分)西江月 苏 轼照野弥弥 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 未解玉骢骄,
7、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一声春晓。【注】 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层霄:弥漫的云气。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琼瑶:美玉。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8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B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8、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这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C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D词的结尾,不写野外的景色多么迷人,而是通过描写杜鹃在黎明的一声啼叫,对野外春晨的景色做了画龙点睛的提示。B B 项,是借喻,不是借代。9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6分)_【解析】 从内容看,这两句是写景,写的是月光下的江水和天空中的云朵,故可以从写景抒情的角度思考;从形式看,运用了对仗和叠词的手法。指明手法,结合情感分析表达效果即可。【答案】 侧面描写(
9、或“侧面烘托”):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词人4的愉悦之情。叠词, “弥弥” “隐隐”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声声悦耳。对仗, “照野”对“横空” , “弥弥”对“隐隐” , “浅浪”对“层霄” ,对仗工整,富于音韵之美。(答出任意两点即可)(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011 题。(9 分)【导学号:61612079】青玉案贺 铸 凌波 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 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
10、黄时雨。【注】 贺铸,为人耿直,才兼文武,可惜官职低微。此词作于晚年退居苏州时。凌波: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蘅皋:长满杜蘅的沼泽地。10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青玉案是北宋著名词家贺铸的代表作,被人誉为“绝唱” ,广为流传,作者因此词尾句被称为“贺梅子” 。这似是一首恋词,但却写于词人的晚年,其中另有寄托。B起首三句化用曹植洛神赋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美人凌波微步,不过横塘,翩然径去,只能目送芳尘,惆怅极矣。 “但”犹言仅、只。C “锦瑟”一句提问,化用李商隐锦瑟中“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悬揣佳人抚琴何人聆听,既是问人,也是自问,暗暗关合自己的遭际
11、。D “飞云冉冉蘅皋暮”是作者所居之地眼前的景色。谓词人独自痴立于暮色中,望佳人渺无踪迹,心中无限惆怅,提笔写下了断肠词句,自诩为“彩笔” “新题” 。C C 项,词中“锦瑟华年谁与度?”典出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问她美好的青春与谁共度,亦即悬揣其无人共度之意。 “锦瑟”并非实指,而是形容华年之美好。11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妙处。(6 分)_【解析】 解答时应首先点明诗句所采用的手法,再结合句意说明其对表达思想情感所起的作用。【答案】 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化抽象为形象,新颖别致,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这三句寓
12、情于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作者借“烟草” “风絮” “梅雨”等意象寄托自己的“闲愁”之多之重之广。(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13 题。(9 分)虞美人周邦彦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5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词的开头两句描绘了蒙蒙细雨洒满池塘、点落在萍面上的迷人春景,一个“看”字,把人与细雨、浮萍联系起来,以乐景反衬主人公内心的愁苦。B “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一句,表面点明已是黄昏时分,也暗含了光阴飞快、即将别离的深层意蕴。C “相将
13、羁思乱如云”一句,直言行人心烦意乱,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羁思烦乱的无端无序勾画出来。D这首词,以时间的推移和主人公活动场景的变化,描绘寻常人物情事,却也别具一种朴实、厚重的感人力量。A A 项,开头描写的是凄清的雨景。13词的结句“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与上片哪一句相呼应?这两句是怎样表达离人的深致情愁的?(6 分)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结构及情感的能力。借助一双苦闷的燕子与两个愁人的影子可推知呼应的句子。从“守朱门”和“两愁人”等词可知,这两句抒发了即将分离的凄恻哀伤之情。【答案】 词的结句与上片“一双燕子守朱门”呼应。 “一双燕子守朱门”一句,描写黄昏细雨之中,深院里是一对固守朱门的燕子
14、;“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一句,描写离别之际,灯下是相对而立的一对零落身影。一双苦闷的燕子与两个愁人的影子,两个意象的遥相呼应(映衬),令即将分离的情景格外凄恻哀伤。(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7 题。(19 分)【导学号:61612080】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宰相寇准曰:“殊江外人。 ”帝顾曰:“张九龄非江外人邪?”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 ”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明年,召试中书,迁太常寺奉礼郎。丧父,归临川,夺情起之。丧母,
15、求终服,不许。岁中,迁尚书户部员外郎,为太子舍人,寻知制诰。帝每访殊以事,率用方寸小纸细书,并稿封上。仁宗即位,章献太后奉遗诏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 ”议遂定。上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忤太后旨从幸玉清昭应宫从者持笏后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齿御史弹奏罢知宣州。数月,改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太后谒太庙,有请服衮冕者,太后以问,殊以周官后服对。陕西方用兵,殊请罢内臣监兵,不以阵图授诸将,使得应敌为攻守;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费,凡他司之领财利者,悉罢还度支 。悉为
16、施行。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6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有意,欲因群材以更治,而小人权幸皆不便。孙甫、蔡襄上言:“宸妃生圣躬为天下主,而殊尝被诏志宸妃墓,没而不言。 ”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 以规利。坐是,降工部尚书、知颍州。然殊以章献太后方临朝,故志不敢斥言;而所役兵,乃辅臣例宣借者,时以谓非殊罪。逾年,病浸剧,乘舆将往视之。殊即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 ”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特罢朝二日,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篆其碑首曰“旧学之碑” 。(选自宋史晏殊传 ,有删节)【注】 度支:掌管全国
17、财赋的统计与支调。僦舍:租屋。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上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忤太后旨/从幸玉清昭应宫/从者持笏后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齿/御史弹奏/罢知宣州B上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忤太后旨/从幸玉清昭应宫/从者持笏后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齿御史/弹奏罢/知宣州C上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忤太后旨/从幸玉清昭应宫/从者持笏后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齿御史/弹奏罢/知宣州D上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忤太后旨/从幸玉清昭应宫/从者持笏后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齿/御史弹奏/罢知宣州D “张耆不可为枢密使”为主谓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 A、B 两项;“殊怒”为主谓结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北宋 新声 综合 测评 鲁人版 选修 唐诗宋词 选读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