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8314-200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pdf
《GB T 18314-200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8314-200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pdf(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T 18314- 2001 前兰主FF二本标准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和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所采用或将采用的全球定位系统CGPS)测量技术而制定的。内容涉及GPS静态定位测量和GPS快速静态定位测量,待条件成熟时,同纳入其他GPS测量模式的内容。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口、附录E为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F为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忠良、朱达成。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负责解释。1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球定位系统C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 1 范围Specific现tionsfor
2、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surveys 本标准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按静态、快速静态定位原理,建立测量控制网(简称(GPSl控制网)的原则、等级划分和作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和局部GPS控制网的设计、布测与数据处理。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2897-1991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日98一1991国家三、囚等水准剖量规范GB/T 17942- 2000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CH
3、 1002-1995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3-199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T 1004-1999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 8016-1995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3 术语3. 1 观测时段observation scssion 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时间间隔称为观测at段.简称时段。3.2 同步观测simultaneous observation 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组卫星进行的观测。3. 3 同步观测环simu1taneous observation loop 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3.
4、 4 独立观测环independent observation loop 由非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3.5 数据剔除率percentage of data rejection 同一时段中,删除的观测值个数与获取的观测债总数的比值。3.6 天线高antenna height 观测时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至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3. 7 参考站Reference station 在一定的观测时间内,台或几台接收机分别固定在个或几个测站上;-1保持跟踪观测卫星.其余接收机在这些测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设站作业,这些固定测站就称为参考站。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3-05批准2001- 09
5、-01实施4(1 1 GB/T 18314 -2001 3.8 流动站rovmg statlOn 在参考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作业的接收机所设立的测站。3- 9 观测单元。bservationunit 快速静态定f(测量时,参考站从开始至停止接收卫星信号连续观测的时间段。3.10 世界大地坐标系1984(WGS84)World Geodetic System 1984 由美国国防部在与WGS72相应的精密星历:-JSWC-9Z-2基础上,采用1980大地参考数和BIH1984.0系统定向所建立的-种地心坐标系。3- 11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 YY .lnternational Tcrrest
6、rial Reference Frame 由国际地球自转服务局推荐的以国际参考子午丽和国际参考极为定向基准,以IERSYY天文常数为基础所定义的种地球参考系和地心(地球)坐标系。3- 12 GPS静态定位测量static GPS positioning 通过在多个测站上进行若干时段同步观测,确定测站之间相对位置的GPS定位测量。3.13 GPS快速静态定位测量rapid目aticGPS positioning 利用快速整周模糊度解算法原理所进行的GPS静态定位测量。3- 14 永久性跟踪站permanent tracking station 长期连续跟踪接收卫星信号的永久性地面观测站。3. 1
7、5 单基线解snglc baseline solution 在多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中,每次选取两台接收机的GPS观测数据解算相应的基线向量。3.16 多基线解m川ti-baselnesolution 从m(m二三3)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值中,由m-l条独立基线构成观测方程,统一解算出,-1条摹线向量。4 坐标系和时1司系统4. 1 坐标系4.1.1 GPS测量采用广播星历时,其相应坐标系为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该坐标系的地球椭球毫本参数以及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GPS测量采用精密星历时,其坐标系为相应历元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YYO写换算为大地坐标时,可采用与
8、WGS84相同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以及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4. 1. 2 当要求提供1980西安坐标系或其他参考坐标系时,可按坐标转换等方法求得这些坐标系的坐标。当要求提供J985国家高程基准或其他高程系高程时,可按高程拟合、大地水准面精化等方法求得这些商程系统的高程。1980西安坐标系及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基本参数以及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4.2 时间系统GPS测量采用GPS时间系统,予簿记录宜采用世界协调时 5 | 1 ( 泪I :.9 注6二4-,1 观测时段数二三10二三6234 气79 注1.6 二三1.6 一一一一二43 l: GB/T 18314.20
9、01 表7(完)l飞飞飞级II飞飞AAI A I B I C I D I E 项目-飞 _. L _ L一一L时-汩20I :_:-?-54 0 三千oj r50 I 二15止二T时段长度双频+ICY)码一l二QOj 5 i 0.2 快速mm 双频全波 l -15 ,1 _c:l i 二毛11)-一l 一一采样间隔静态30 I 讪30 I 1030 1 10-30 i 1() 1155 5 ll55 赞向观ml测n时快静速态双颇全波卜-一一7f3 飞斗L 单频或成频半波二主5;日三5注l 在时段中观测时间符合表7中第七项规定的卫星,为有效观测卫阜.2 计算有效观测卫星总数时,应将各时段的有效观
10、测卫星数扣除其间的重复卫星数噜3 观测时段长度,应为开始记录数据到结束记录的时间段;4 观测时段数:¥1.6,指每站观测一时段,至少60%测站再观测-时段。10. 3- 2 AA、A与B级观测时段的分布应尽可能日夜均匀,且夜间观测时段所占比例不得少于25% c 夜间观测从日法后l小时开始起算至日出为止(以阔步环最西部点为标准)。10. 3- 3 AA、A、B级测量必须同时观测记录各项气象元素和天气状况。C、D与E级测量可不观测气象元素,而只记录天气状况。10.3.4 GPS静态定位测量时,观察数据文件名中应包含测描名或测站号、观测单元、测站类型(是参考站还是流动站)、日期、时段号等信息,具体命
11、名方法依采用的GPS静态定位软件I商定。10. 3- 5 雷电、风暴天气时,不宜进行AA、A、H级GPS测量。10.4 观测准备10.4.1 GPS接收机在开始观测前,应进行预热和静置,具体要求捷接收机操作手册进行。10.4. 2 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2a)用三脚架安置夭线时,其对中误差不应大于3mm;B级不应在高标上安置天线;b)需在规标的基板上安置天线时,应先卸去悦标顶部,将标志中心投影至基板1:.,然后依投影点安置夭线。投影点示误三角形的最长边或示误四边形的长对角线不得大于5mm.投影方挝、见GB/T 17942; c) GPS点上建有寻常标时,应在安置夭线前放倒舰标或采取其他措施;d
12、) B级及以上各级GPS测量,其定向标志线应指向正北,顾及吁地磁偏角修正后,其走向误羌所不大于土50,对于定rJ标志不明显的接收机天线,可预先设置标记.每次按此标记安置仪器;的夭线集成体上的圆水准气泡必须届中.没有圆水准气泡的天线,可调整天线基摩脚螺旋.使在天线互为120。方向上量取的天线离互差小币最nlffia10.5 观测作业的要求10.5.1 观测组必须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c10. 5. 2 经检奄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夭线等各项联结元误,方可开机D10.5.3 开机后经检验宿关指示灯与仪表显示正常后.方可进行自测试并输入测站、观W!j单元和时段等控制信息。:1 39 GB/
13、T 18314 - 2001 10. 5. 4 接收机启动前与作业过程中.1屯随时逐项填写测量于簿巾的记录项目,测量于簿格式、记录内容及要求见附录D,10. 5. 5 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m测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和选抨菜单,查看测站信息、接收卫星数.Jl.旱号、卫旱健康状况、各通道信噪比、栩位测量残差、实u.j定位的结果及其变化、抒储介质记录和电源情况等,如发现异常情况或未预料到的情况,应记录在测量子簿的备注栏内,并及时报告说度组织者。10. 5. 6 每时段观测开始及结束前各记录一次观测卫星号、天气状况、实时定位经纬度和大地高、PDOP (等。须观测记录气象元素的等级GPS网点,每时段气象观
14、测应不少于2次。一次在H!段开始时,一次在时段结束时。时段长度超过2h时,应每当UT仁整点时增加观测记录上述内容一次夜间放宽到4h , 10. 5. 7 气象观测所用通风干湿表需悬挂在测站附近.与天线相位中心大致等高度处。悬挂地点应通风良好,避开阳光直接!照射,便于读数。空盒气压表可置于测站附近地而.其读数EE顾及至天线相位中心高度咽加入相应的高程修正。当测站附近的小环境与周围的大环境不一致时.可在合适的地力量测气象元素,然后加七高差修止化为天线相位中心处的气象元素。10. 5. 8 每时段观测前后应各量取天线高一次,其测量方法及要求见附录。两次量高之差不应大r3 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
15、。若互差超限.1年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薄记事栏。10. 5. 9 除特殊情况外,不宜进行偏心观测,若迫不得已进行时,应测定归心元素,其方法可参考附录F或GB/T17942 , 10.5.10 观测员要细心操作,观测期间防止接收设备震动,更不得移动.安防止人员在l其他物体碰动大线或阻挡信号。10.5.11 观测期间,不得在天线附近50m以内使用电台.10m以内使用对讲机。10.5.12 天气太冷时,接收机应适当保暖;天气很热时,接收机应避免阳光直接照晒,确保接收机正常工作。10. 5. 13 -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允许进行以下操作=a)接收机关闭又重新启动;bl进行自测试;c)改变巨星仰
16、角限,dJ改变数据采样间隔sel改变大线位置;f)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10.5.14 在GPS快速静态定位测量中,同一观测单元期间aJ参考站x!t测不能中断pbl参考站和流动站采样间隔要相同,不能变更。10.5.15 经认真检查,所育规定作业项目均已全国完成,并符合要求,记录与资料完整无民.且将点位和l舰标恢复原状后,方可迁站。11 外业成果记录11. 1 记录类型GPS测量作业所获取的成果记忌应包括以下二之类:a)观调l记录(磁盘、光盘或磁带存储kb)测量子簿;c)其他记录,主要有观测计划、偏心观测资料等。11. 2 记及内容14 G/T、18314-2001 11. 2. 1
17、观测记录项目主要街a)载波相位观l!HI良、C!A码伪距和P(Y)码伪距等3b)对应观测值的GPS时间;c) GPS卫晨星历参数;d)测站和接收机初始信息,l!站4月、测站号、现l!单元号、参考描或流动站时段号、i丘似坐标及高程、天线反接收机编号、天线高、观l!Hl期、采样问闹、卫星截止高度角G11.2.2测量于簿分为四种。AA、A与日级静态定位测ifl:种.C丁、n与E级静态)!测量种.C; P:-i快速静态定位参考站测量种.及GPS快速静态定位流动站测量种,恪式见附录D. 11. 3 记录要求11. 3. 1 观调i前和观测过程中应按要求及时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认真细致,宁边清晰、下辑、美
18、观。11. 3. 2 各项、观jm记录一律使用铅笔.不得开刀和l涂波小得转抄相迫l.如有i朵、记错误.1整卉划.W,将正确数据写在上面并注明原因。其中大线高,气象读数等原始记过/乍得应环涂改。11.3.3 子簿整饰.存储介质t1记和各种1算律吏川监祟墨水H写311 3. 4 外业观测中接收机内存储介质上的数据文件bV反口、!拷贝成一式两份,并在外存储介质外国i适当处制贴标签.注明网区名、点名、点号、观测单元号、时段厅、立什名、;在集H期、四1Jf,l:f簿编号等c两份有储介质!但分别保存在专人保管的防水、防静电的资料箱内。11. 3. 5 接收机内存数据文件倒l到外存介质七时,不得进行任何剔除
19、、删改平11编辑。11.3.6 测量于簿应事先连续编印页码并装f!&册.不得缺损。11. 3. 7 其他记录,亦应分别装订成册。12 数据处理12. 1 基线向最解算12. 1. 1 软件及要求C级及以下各级GPS网基线解算及日级GPS网基线预处理J采用随接收机配备的商用软件AA、A、自级GPS网基线精处理须采用专门的软件.计算结果中应包括相对定位坐标和协方差阵等于差所需的元素。新启用的软件需经有关部门的试验鉴定并经业务部门批准方能使用。12. 1. 2 准备工作a)基线解算前,应按规范、技术设计和CHJ 002及时对外业全部资料全l囱怆查和验收,其重点包括.1 )成果是否符合调度命令和l规范
20、要求,2)观l!11数据质量分析是否合理。b)起算点坐标系,AA、A、B级应为ITRFYY 1:1际地球参考书五架.C级以下面为WGS8.)坐标系rAA、A,B级起算点的瞬时历元坐标精度应分别不低j-O.2rn、1m, J m.C及以下各级起算点坐标精度应不低于20ID. c)外、Iy.观测的气象数据要换算成适合于处理软件所需要的单位zdl当采用不同类型接收机时,府将观测数据转换成同一格式ac)商标点、偏心观测点,应根据天线高记录、投影手簿或归心Hi纸等t十算归心改正数.计算公式参见附录V或GI3/T17942 . 12. 1. 3 解算方案a)根据外业施测的精度要求和实际情况、软件的功能和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8314 2001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