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十三)“追根溯源”智取创新实验——学会迁移(含解析).doc
《(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十三)“追根溯源”智取创新实验——学会迁移(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十三)“追根溯源”智取创新实验——学会迁移(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追根溯源”智取创新实验学会迁移1将一长为 L、质量为 m 的均匀杆绕一端无摩擦地转动,当转动角速度为 时,杆具有一定的动能 Ek,关于动能 Ek的大小同学们有如下猜想。甲同学:把杆当成位于其重心处的质量为 m 的质点,可能是 Ek m 2 m 2L212( L2) 18乙同学:根据动能的平均值计算,可能是 Ek m m 2L212 2L2 02 14丙同学:可能是 Ek m 2L216为了验证猜想,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质量为 m 的均匀长直杆一端固定在光滑转轴 O 处,杆由水平位置静止释放,用光电门测出另一端 A 经过某位置时的瞬时速度 vA,并记下该位置与转轴 O 的高度 h。(1)
2、用游标卡尺测得杆的直径 d 如图乙所示,则 d_, A 端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 t,则 A 端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vA的表达式为_。(2)调节 h 的大小并记录对应的速度 vA,建立 vA2h 坐标系,并将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如图丙所示,试在图丙中绘出 vA2和 h 的关系曲线,可得 vA和 h 的关系式为_。(3)当地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结合图像分析,可得_(选填“甲” “乙”或“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解析:(1)游标卡尺的主尺刻度读数为 10 mm,游标尺读数为 0.054 mm0.20 mm,所以最终读数为 10 mm0.20 mm10.20 mm1.020 cm
3、;根据速度定义式可得 vA 。dt2(2)连线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vA2与 h 是线性关系, vA230 h m2/s2。(3)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Ek mgh,再根据图像可得 vA230 h m2/s2,联立解得12Ek mvA2 m 2L2,即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16 16答案:(1)1.020 cm vA (2)见解析图 vA230 h m2/s2 (3)丙dt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 1 所示的装置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用铁架台将两块固定有定滑轮的木板架起,木板的右端固定了两个打点计时器,将两个质量相等的小车A、 B 放置在木板右端,用细线绕过滑轮组后与两小车相连。两条纸
4、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后分别与小车连接在一起。将两个打点计时器接在同一个电源上,确保可将它们同时打开或关闭。实验时,甲同学将两小车按住,乙同学先在动滑轮下方挂上一个钩码,再接通电源使打点计时器开始工作。打点稳定后,甲将两辆小车同时释放。在小车撞到定滑轮前,乙断开电源,两打点计时器同时停止工作,取下两条纸带,通过分析处理纸带记录的信息,可以求出两小车的加速度,进而完成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如图 2 为小车 A 后面的纸带,纸带上的 0、1、2、3、4、5、6 为每隔 4 个计时点选取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标注,单位为 cm。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 50 Hz,则小车 A 的加速
5、度 a1_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同样测出小车B 的加速度 a2,若 a1 a2近似等于_,就可说明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力成正比。(2)丙同学提出,不需测出两小车加速度的数值。只测量出两条纸带上从第一个打印点到最后一个打印点间的距离 x1、 x2,也能完成实验探究,若 x1 x2近似等于_,也可说明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理由是_。3(3)下列操作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是_。A换用质量大一些的钩码B换用质量大一些的小车C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线与木板平行D平衡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时,将细线与小车连接起来解析:(1)由题图 2 可知,小
6、车 A 的加速度 a1 ,式中x6 x5 x4 x3 x2 x19T2T0.1 s,代入数据可得: a10.48 m/s2,由题图 1 可知,小车 B 受的拉力等于小车 A 所受拉力的 2 倍,测出小车 B 的加速度 a2,如果 a1 a212,就可以说明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力成正比。(2)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纸带上最初和最末两个点对应小车的运动时间相等,由 xat2可知, x 与 a 成正比,即位移之比等于加速度之比。因此只需比较 x1与 x2的比值近似12等于 12,就能验证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力成正比。(3)换用质量更大一些的钩码,可减小实验的相对阻力,使得测量更
7、准确,故 A 正确;换用质量大一些的小车,会增大阻力,加大误差,故 B 错误;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线与木板平行,可减小实验的误差,故 C 正确;平衡小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时,只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而不应连接细线,故 D 错误。答案:(1)0.48 12 (2)12 由 x at2可知,当时间 t 相等时,位移与加速度12成正比 (3)AC3现要用图甲完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把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白纸上画有一些同心圆,相邻两圆之间的距离为 r,圆心 O 距第一个圆的距离为r, A、 B 为光滑的滑轮,可沿虚线圆环滑动,也可固定。 CO 为竖直方向的一基准线。(1)
8、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所缺的内容:用一细绳系住橡皮筋的一端,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 C 点,橡皮筋的另一端连接两条细绳,跨过 A、 B 滑轮后各拴一细绳套,分别挂上 3 个钩码和 4 个钩码(每个钩码重 1 N),4如图乙所示,适当调整 A、 B 滑轮的位置,使橡皮筋与两细绳之间的结点稳定于 O 点处,记下_和两条细绳的方向,取下钩码;再用一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把两细绳与橡皮筋的结点也拉至 O 处,如图丙所示,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_N。(2)若相邻两圆环之间的距离表示 1 N,该同学已经在图丁中作出两条细绳的拉力 F1和 F2。请按力的图示画法在图中作出 F1和 F2的合力 F 及拉力 F的图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19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检测 十三 追根溯源 智取 创新 实验 学会 迁移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18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