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鹤壁市淇滨高中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考试分值: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 淮南子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在古人心目中, “天圆地方” ,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了。此后,春秋战国时
2、从篆书到隶书,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表现在字形上,就是从以前的圆润瘦长变成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这种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客观美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周正之美。虽然后来有了“龙飞凤舞”的草书,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沿袭着工整的书写模样。最早的金文,即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都写得规规矩矩,在当时写字是件极其庄重严肃的事。到了周朝后期,各国纷争,文字异姓,但距离周最近的秦国,其正体字仍然是规正的篆体字。秦国灭六国,建立秦朝之后,正式立小篆为正体字。但在官方规定的正体字之外,秦简上还出现了一种辅助性书体,即后来的隶书,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此后,在魏晋南北朝
3、时期,楷书盛行,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一直流传至今。虽然书写方式不同,但对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却一直没变。唐朝时用科举制选拔人才,开了各种考试科目,书法就是其中一科。但是,不管是考哪一科,都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样” ,文字与书写并重。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 ,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当时颜元孙干禄字书的影响很大,这本字书是在颜师古的“颜氏字样”的基础上完成的,字分俗体、通体、正体三种写法。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写字必遵正体。后来颜元孙的侄子颜真卿在湖州做官,将干禄字书书写上石。要想通过科举求仕进,就必须学习这样的干禄字。之后,端正秀丽的干禄字楷书成了一种
4、程式化的写法,千字雷同,明朝时,为皇帝书写诏诰的宫廷书家,以沈度最著名,都擅长一笔这样的字,人称“台阁体” ,清朝叫“馆阁体” 。不过,这样过分求统一的书写方式却破坏了书法的灵魂对“势”的追求。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不仅指通篇的气势,更指每一笔的手势动作。把字写“活” ,就是这个道理,有口气顶着,才能透出字里的精气神,这便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书写动作连贯,做到下笔不悔,一气呵成,才能气韵生动。而要达成这样的功力,日积月累的训练便不可缺- 2 -少,使肌肉也形成记忆。这种日复一日的临摹、书写,培育了中国古人最早的美学情趣,甚至成为一种人格训练。所谓“字如其人” ,虽然后来多从道德层面解
5、读,但其本意仍是强调一种认真的精神,写字如是,做人亦如是。(有删改)1下列对方块字发展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块字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有关,因为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B甲骨文中的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春秋战国时,汉字完成了字形从圆润瘦长到方方正正的一次转变。C秦朝时,小篆为正体字,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D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要求书写连贯,下笔不悔,一气呵成。这是书法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2下列理解和
6、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方块字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这种审美追求并没有因书写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B虽然草书是“龙飞凤舞”的形态,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是工整的,即使是最早的金文,都写得规规矩矩。C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 ,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如果学好端正秀丽的干禄字,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谋求仕途发展。D干禄字楷书在明朝时被称为“台阁体” ,在清朝时被称为“馆阁体” ,虽端庄秀丽,但写法程式化,千字雷同,破坏了书法对“势”的追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淮南子中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是
7、用来说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的,我们可以从这种方式中了解“汉字是方块字”的部分原因。B唐朝时选拔人才重视书法,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样” ,文字与书写并重。颜师古创立的干禄字几经发展,成为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必遵的书写正体。C古人写字,不仅讲求通篇的气势,而且讲求每一笔的手势动作,即把字写“活” ,透出字里的精气神,这便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D在书写上,要达成气韵生动的功力,就必须进行日积月累的训练,使肌肉也形成记忆。这种训练也成为一种人格训练,体现了一种认真的精神。(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小人物遇到大人物马丁苏特- 3 -在我们所有人的身上都发生过这样的
8、事:我们因为意外地遇见了某个重要人物而一下子手足无措。我们说话颠三倒四,找寻线索,结结巴巴或者迸不出一个字来。类似这样的事霍力格就遇上过。一场关于目标管理之复兴的报告结束之后,他在会议宾馆的衣帽柜前排队。他前面的那个头发灰白、身材魁梧的先生取了大衣,正在找一枚硬币给那个管衣帽的服务生。霍力格出于着急而不是为了抢先,就递给了他两瑞士法郎。这位先生吃惊地转回头是马海。马海!两次年度最佳经理人,这个国家最近几个真正热门的股份公司之一的董事长和总裁,经济界的巨头!而霍力格却像塞给小厮一样给了他两个瑞士法郎,而他竟接受了!马海把它递给了管衣帽的服务生,将大衣和围巾搭在手臂上,道了声谢,走开了。霍力格让人
9、把他的大衣取出来递给他,却发现自己已经把身上最后的零钱都牺牲掉了,只好给了一脸惊讶的服务生十块的票子,希望还能够赶上马海。他如了愿。马海站在前厅,正在扣大衣,像是在等着霍力格。总之,他向他伸出手并介绍自己叫“马海” ,好像他不是每两天就出现在一份霍力格看到的报纸上一样。霍力格也介绍了他自己,然后他们就简单地聊了聊,泛泛地谈了谈目标管理,特别讲到了那场报告。霍力格并不是太专心,因为他一直在用一只眼睛注意着是否有认识他的人看见了他在和马海说话。真的,那是谁一摇一摆地走过去了?是弗兰肯贝克的左右手路易特女士。如果他除了弗兰肯贝克以外,还希望让谁看见他与马海这么无拘无束地聊天,那这个人当属路易特女士。
10、她会注意到这个场景的细枝末节:霍力格一边讲话一边扣大衣的那种随意的姿态,好像他天天都和经济界巨头聊天。马海对他微笑着,仿佛霍力格刚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笑话。弗兰肯贝克肯定会装着没看见。他才不会站在一旁看着他与马海谈天,让霍力格得意呢。弗兰肯贝克会扭转头去不看并且忽略所有的细节。但路易特女士不会这样。她会牢牢记住这些细节,然后逐一地讲给她的老板听。她朝他们这边看过来,愣了一下,然后微笑着点点头。就在他脑子里想着路易特女士的时候出了事马海说:“好,再见,霍力格先生,再次非常感谢。 ”霍力格回答道:“这不算什么,马海女士。 ”“这不算什么,马海女士。 ”这可是肯定有一百公斤重,一百八十五公分高,六十三
11、岁的国家经济界的巨头!马海女士!命运的安排,使得这个两次年度最佳经理人、这个国家最近几个真正热门的股份公司之一的董事长和总裁得知了一个叫斯蒂芬霍力格的人的存在甚至将他的姓记住了几分钟!他却管他叫马海女士!仅仅因为恰好在告别的当儿,路易特女士,他的最大的嫉妒者弗兰肯贝克的左右手,一扭一扭地从他们身边走过。 “这不算什么,马海女士。 ”马海好像没听见,再次冲他友好地微笑了一下,然后向出口走去,他的穿制服的司机可能在那里等着他呢。霍力格像瘫痪了一样立在原地。这瘫软至少使他没有犯试图改口的错误。- 4 -“嗯,我当然是想说,先生。这不算什么,马海先生。不是女士。先生。 ”霍力格的头一个反应就像所有人在
12、遇到大灾难之后的反应:他希望这事没有发生。也许他只是觉得自己说了“女士” 。或者他只是在想象中遇见了马海。当霍力格又能走动了之后,他立刻冲向出口。在那里他刚好还可以看见一辆轿车的尾灯从禁止停车区消失,他知道,这不是想象。他替马海给了管衣帽的服务生小费,然后又称他为“马海女士”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至几个月中,霍力格平静了下来。也许马海并不是装着没听见。霍力格没把“女士”说得很重。他说得很急促。这个词如此不经意地滑出他的嘴唇,这也完全可以是“先生”呵。在会议宾馆喧闹的大厅里一个 Hr(先生)与一个 Fr(女士)根本就听不出差别。尤其不会被一个已经几乎到了退休年龄的、据他所知曾是炮兵军官的老者听出
13、来。他们都有轻微的听觉障碍。而且就算他以为听见了“女士” ,他也会因为这个想法的荒唐,即一个陌生人会在会议宾馆的衣帽柜前称他为“女士” ,而将其归为自己的听觉错误。今天,两年之后,他又在同一个会议宾馆遇见了马海,这次是在男厕所。洗手的时候霍力格鼓起勇气说:“也许您还记得我,我是那个曾在衣帽间替您付了两个瑞士法郎的,斯蒂芬霍力格。 ”马海一边烘干手,一边打量着霍力格。 “啊,当然, ”他高兴地叫出声来, “霍力格小姐!”(有删改)4下列各项中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题目是“小人物遇到大人物” ,这里的小人物指的是霍力格,大人物是马海。霍力格第一次遇到马海就
14、主动拿出两瑞士法郎替他付小费,以此来讨好他。B霍力格追上马海并和他攀谈,是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临别时一句“这不算什么,马海女士”又让他陷入不安之中。C马海是这个国家经济界的巨头,也是彬彬有礼的绅士,为了顾全霍力格的面子,才没有为称呼翻脸。D小说运用动作、语言、肖像和大量的心理描写,刻画了霍力格这一典型的小人物形象。5霍力格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4 分)6霍力格在口误之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谈谈你对这种心理的看法。(5 分)- 5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童年时代常在中欧、西欧各地旅
15、行,一方面孩子的观摩与听的机会多于正规学习的机会,锻炼了领悟与感受的能力;另一方面,倒映着清朗月色的高山湖泊、清澈的山涧、在幽谷中蜿蜒流淌的溪流都让这位早慧的少年流连,永远地印在他的心间。巴哈、海顿都是多产的音乐家;但海顿活到七十以上的高年,巴哈也有六十五岁的寿命;莫扎特却在三十五年的生涯中完成了大小 622 件作品,还有 132 件未完成的遗作。没有一种体裁没有他登峰造极的作品,没有一种乐器没有他的经典文献:在一百七十年后的今天,还像灿烂的明星一般照耀着乐坛。在音乐方面这样全能,乐剧与其他器乐的制作都有这样高的成就,毫无疑问是绝无仅有的。没有一个作曲家的音乐比莫扎特的更近于“天籁”了。更重要
16、的,他融和拉丁精神与日耳曼精神,吸收最优秀的外国传统而加以丰富与提高,为民族艺术形式开创新路而树立了几座光辉的纪念碑。文艺复兴后的两世纪中,只有意大利歌剧是正宗的歌剧。莫扎特却作了双重的贡献:他既凭着客观的精神,细腻的写实手腕,刻画性格的高度技巧,创造了费加罗的婚礼与唐磺 ,使意大利歌剧达到空前绝后的高峰;又以 后宫诱逃与 魔笛 两件杰作为德国歌剧奠定了基础,预告了贝多芬的斐但丽奥 、韦柏的 自由射手和瓦格纳的歌唱大师 。他在 1783 年的书信中说:“我更倾向于德国歌剧:虽然写德国歌剧需要我费更多气力,我还是更喜欢它。每个民族有它的歌剧,为什么我们德国人就没有呢?”和意大利人的思想相比,德国
17、人的思想也许没有那么多光彩,可是更有深度。在纯粹音响的领域内,德国式的旋律不及意大利的流畅,但更复杂更丰富,更需要和声的衬托。以乐思本身而论,德国艺术不求意大利艺术的整齐的美,而是逐渐以思想的自由发展,代替形式的对称与周期性的重复。这些特征在莫扎特的魔笛中都已经有端倪可寻。交响乐在音乐艺术里是典型的日耳曼品种。虽然一般人称海顿为交响乐之父,但海顿晚年的作品深受莫扎特的影响:而莫扎特的降E 大调、g 小调、 C 大调交响乐,至今还比海顿的那组 伦敦交响乐 更接近我们。而在交响乐中,莫扎特也同样完满地冶拉丁精神(明朗、轻快、典雅)与日耳曼精神(复杂、谨严、深思、幻想)于一炉。正因为民族精神的觉醒和
18、对于世界性艺术的领会,在莫扎特心中同时并存,互相攻错,互相丰富,他才成为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巨匠。莫扎特之所以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物还由于清明高远、乐天愉快的心情,是在残酷的命运不断摧残之下保留下来的。从二十五到三十一岁,六年中间他没有固定的收入。他热爱维也- 6 -纳,维也纳只报以冷淡、轻视、嫉妒,音乐界还用种种卑鄙手段打击他几出最优秀的歌剧的演出。为了婚姻,他和最敬爱的父亲几乎决裂,至死没有完全恢复感情。而婚后的生活又是无穷无尽的烦恼:九年之中搬了十二次家;生了六个孩子,夭殇了四个;当铺是莫扎特常去的地方,放高利贷的债主成为他唯一的救星。在这样悲惨的生活中,莫扎特还是终身不断地创作。日常生活中一
19、切琐琐碎碎的困扰都不能使他消沉。有了视患难如无物,超临于一切考验之上的积极的人生观,就有希望把艺术中美好的天地变为美好的现实。他的作品从来不透露他的痛苦的消息、非但没有愤怒与反抗的呼号,连挣扎的气息都找不到。因此欣赏莫扎特的作品,无从知道他的生活,而能感受到他的心灵 多么明智、多么高贵、多么纯洁的心灵!他从来不把艺术作为反抗的工具,作为受难的证人,而只借来表现他的忍耐与天使般的温柔。他自己得不到抚慰,却永远在抚慰别人。但最可欣幸的是他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幸福,他能在精神上创造出来,并反复不已地传达给我们,听他优美的钢琴曲,如同沿着一条迂回在幽谷中的溪涧散步,清凉晶莹的流水洗灌着你的疲惫的双脚,
20、驱散了你心头的烦恼。精神的健康,理智与感情的平衡,不是幸福的先决条件吗?不是每个时代的人都渴望的吗?不是创造伟大作品的条件吗?莫扎特以他朴素天真的语调所歌颂的和平、友爱、幸福的境界,正是全人类自始至终向往的最高目标。莫扎特几次说过:“人生多美啊!”这句话就是了解他艺术的钥匙。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 3 分)A莫扎特在艺术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与他童年时期在中欧、西欧的游历经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让他在社会生活领域、自然山水领域都有了领悟和收获。B德国人的思想与意大利人的思想相比并不光彩,但是思想更深邃、更有深度,而在纯粹音响领域,德国式的旋律更复杂、更丰富。C莫扎特
21、受到来自音乐界、个人婚姻等方面的打击,可谓命途多蚌,但他依然能坚持不断地创作,从来不把艺术作为反抗的工具。D这篇传记,着重从艺术与生活两个方面对莫扎特展开评述,记叙莫扎特的艺术人生,以议论和抒情见长,其中充满了由衷的赞美之情。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 ( 5 分)A莫扎特是多产的音乐家,在诸如巴哈海顿等大家中,他创作数量最多,而且任何一种体裁都有登峰造极的作品,任何一种乐器他都有经典文献。B由于民族精神的觉醒,莫扎特的作品 魔笛 突出表现了德国文化更注重思想深度和思想的自由发展、舍弃了形式的对称与周期性重复等特征。- 7 -C莫扎特创作的 费加罗的婚礼与唐磺
22、是后人无法企及的,创作的德国歌剧杰作对后来的贝多芬、韦柏和瓦格纳等德国音乐大师也有影响。D作者从“独一无二”落笔,全面评价了莫扎特 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他抒情、典雅的笔调中流露着对凄苦而乐观的莫扎特深沉的景仰之情。E莫扎特自己得不到抚慰,却永远在抚慰别人。这也是他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幸福的根本原因。9、 一个人的成就的取得和环境有很大关系,请结合文本,探究莫扎特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5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
23、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初袭祖爵,后参东海王越军事。时元帝为琅邪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执。帝之在洛阳也,导每劝令之国。会帝出镇下邳,请导为安东司马,军谋密策,知无不为。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会敦来朝,导谓之曰:“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三月上巳,帝亲观禊,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导因进计曰:“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鹤壁市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