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春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素质升级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新课标)2019春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素质升级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9春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素质升级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单元 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 150 分,测试时间 150 分钟)第卷(选择题 30 分,每小题 3 分)一、(1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D )导 学 号 16502348A出岫(yu) 睇眄(d)逋慢(b) 鹤汀凫渚(tn)B船棹(zho) 潦水(lio)簪笏(h) 茕茕孑立(ji)C盘桓(yun) 翱翔(o)田畴(chu) 涸辙之鲋(zh)D耘耔(z) 优渥(w)懿范(y) 门衰祚薄(zu)【解析】 A “岫”读 xi。B.“潦”读 lo。C.“桓”读 hun。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导 学 号 16502349A拜臣郎中(授
2、给官职) 恭疏短引(写) 数数然也(拼命追求)B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不矜名节(自夸)窈窕寻壑(女子姿态美好)C门衰祚薄(福分) 除臣洗马(官职) 云销雨霁(雨后初晴)D猥以微贱(自谦词,犹“鄙”) 北海虽赊(远)生当陨首(牺牲生命)【解析】 窈窕:深远曲折的样子。3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C )导 学 号 16502350A 归去来兮辞 并序一文语言朴素,清丽淡雅,表现了作者淡泊明志的思想品质。B 滕王阁序一文,作者运用了大量典故,充实了文章内容,加强了表达效果。C 逍遥游一文表现了庄子去除功利之心和忘怀荣辱得失的积极人生态度。D 陈情表一文的主旨是李密请求司马炎不要让
3、他做官而让他奉养祖母。【解析】 “积极人生态度”不对,应是消极人生态度。4下列关于姓名称谓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导 学 号 16502351A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B “自号” ,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C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2D “谥”即谥号,是古代对君、侯、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在其死后追封的称号,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品德,谥号只能由朝廷授予。【解析】
4、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二、(9 分)阅读下文,完成第 57 题。 导 学 号 16502352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5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邺水朱华:荷花B天高地迥:远C地势极而南溟深:通“冥”D命途多舛:乖违,不顺【解析】 溟:大海。6选出与“屈贾谊于长沙”中“屈”用法相同的一项( B )A雄州雾列 B却匈奴七百余里C而耻学于师 D非能水也【解析】 都是使动用法。A.“雾”是名词作状语, “像雾一样” ;C.“耻”是意动用法, “以为耻” ;D.“水”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游泳。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 “爽
6、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写管弦之盛,歌声之美。接着“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铺叙欢饮娱乐的场景,这里交错迭用历史典故,暗示出宴会的豪华、人物的高雅,含蓄凝练。B “四美具,二难并”两个短句,又变换节奏,心绪也为之一转,由喜悦渐生悲慨。C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这两个四六句充满哲理玄思,一方面体悟到天地之大,宇宙无穷,另一方面感叹人生无常,盛衰有时。表明了作者看破红尘,消极颓废的思想,也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D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两句,通过进一步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衬托人生的渺小,从而引发下面的感慨,即“关山难
7、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3他乡之客。 ”这两个四六句,一问一答,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解析】 “表现了作者看破红尘无奈”不对。三、(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导 学 号 16502353任环,字应乾,长治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知黄平、沙河、滑县,并有能名,迁苏州同知。倭患起,长吏不娴兵革。环性慷慨,独以身任之。三十二年闰三月御贼宝山洋,小校张治战死。环奋前搏贼,相持数日,贼遁去。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已而复至,裹疮出海击之。怒涛作,操舟者失色。环意气弥厉,竟败贼,俘斩百余。夏连战阴沙、宝山、南沙,皆
8、捷。擢按察佥事,整饬苏、松二府兵备。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逾年,贼犯苏州。城闭,乡民绕城号。环尽纳之,全活数万计。副将解明道击退贼,论前后功,进环右参政。贼掠常熟,环率知县王铗破其巢,焚舟二十七。未几,贼掠陆泾坝,都督周于德败绩。环偕总兵官俞大猷击败之,焚舟三十余。贼犯吴江,环、大猷击败之莺胫湖,贼奔嘉兴。顷之,三板沙注 贼夺民舟出海,环、大猷击败之马迹山。其别部屯嘉定者,火爇之,尽死。论功,荫一子副千户。母忧夺哀。贼屯新场,环与都司李经等率永顺、保靖兵攻之,中伏,保靖彭翅等皆死,环停俸戴罪。贼平
9、,乞终制,许之。逾二年卒,年四十。给事中徐师曾颂其功,诏赠光禄卿,再荫一子副千户,建祠苏州,春秋致祭。环在行间,与士卒同寝食,所得赐予悉分给之。军事急,终夜露宿,或数日绝餐。尝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 ”将士皆感激,故所向有功。(选自明史任环传 ,有删节)注:三板沙:明代地名。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A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B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C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10、/D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解析】 原句是“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其时凡举人试于礼部合格者,称为“进士” 。明、清之制,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 。B “迁苏州同知” “擢按察佥事” “进环右参政”中的“迁” “擢” “进”三个词语,在古代都是晋升官职的意思。C荫:庇荫,庇护。封建时代官僚的子孙因先代有功勋而受到封赏。 “封妻荫子”中的“荫”就是此意。4D母忧
11、:母丧的婉辞。文言文中常有“丁父忧” “丁母忧”的说法,即遭逢父亲丧事和遭逢母亲丧事。【解析】 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任环一向精明能干。历任黄平、沙河、滑县知县时就很闻名,后来率领士兵多次打败入侵的倭寇,立下汗马功劳,也多次因功而升职。B任环勇于担当,敢于冲锋陷阵。倭寇进犯江南沿海,苏州府长吏不熟兵事,任环甘愿承担抗倭大任,在宝山洋与倭贼短兵相接,身负重伤。C任环虽作战勇敢,也曾因犯错而受罚。先因同总兵官汤克宽未敢击滞留的三百旧倭寇而遭弹劾,后因攻击倭贼时中了埋伏,被停了俸禄。D任环能够与士兵同甘共苦,并且激励部属的斗志。
12、他常与士兵同寝共食,所得朝廷赏赐悉数分给下属;军事紧急,彻夜露宿,有时绝食好几天。【解析】 A、C、D 三项的概括和分析均符合原文的意思,没有失当之处。B 项, “在宝山洋与倭贼短兵相接,身负重伤”有误, “与倭贼短兵相接,身负重伤”是在太仓。文中的表述是“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 。【参考译文】 任环,字应乾,今山西长治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曾历任黄平、沙河、滑县知县,在任期间皆以精明能干闻名,因而升调苏州同知。倭寇进犯江南沿海,苏州府长吏不熟兵事。任环性情慷慨,甘愿承担抗倭大任。嘉靖三十二年闰三月,任环率兵阻击倭寇于宝山洋,其小校张治战死。任环率兵奋力向前与敌拼杀
13、,相持数日,倭寇逃走。不久倭寇侵犯太仓,任环率兵乘快马疾驰前线,与贼相遇,短兵接战,身负三处重伤几近死去,其随行宰夫(指行军厨师)保护任环突出敌围而自身战死,倭寇见状亦引众散去。没多久倭寇复来,任环包扎过伤口便率兵出海迎敌。此时海涛狂作,船工心存恐惧。任环执意前行且声色俱厉,结果大败倭寇,俘获、斩首百余级。紧接着任环又率兵在阴沙、宝山、南沙阻击倭寇,皆获全胜。故被提拔为按察佥事,专管整饬苏州、松州二府兵备。倭寇劫掠满足,全部退去,唯独南沙岛三百倭寇因战船坏损不能离去,而任环同总兵官汤克宽却陈兵固守营地未敢出击。数月后,海上倭寇复来,与南沙岛三百旧倭寇合兵,剽掠华亭、上海。任环等因此遭弹劾降罪,
14、但不久被赦免。次年,倭寇侵犯苏州城,城门紧闭,城外的百姓绕城哭号。任环随即开城纳入百姓,经查活着进入城里的百姓不下几万人。彼时其副将解明道出城击溃倭寇,此役结束,明朝廷论议近年任环抗倭功绩,遂升迁任环为苏、松两府右参政官职。倭寇攻掠常熟县,任环率常熟知县王铗袭击倭寇老巢,焚毁战船二十七艘。数日后,倭寇攻袭陆泾坝,守军都督周于德战败。任环同总兵官俞大猷率军击败敌军,焚毁战船三十余艘。倭寇进犯吴江,任环与大猷大败倭寇于莺胫湖,倭寇逃往嘉兴。不久,三板沙倭寇抢夺民船出海,任环、俞大猷在马迹山打败倭贼。另有屯驻在嘉定的倭寇,放火烧杀,全部焚死。此役论功,授任环一子为副千户。任环之母病故,其服丧期限未满
15、(明廷规定,当官者为父母守丧须满三年限期,此间不得居官到任),明廷即命任环离乡奔赴前线迎敌。此时5倭寇驻兵新场,任环与都司李经等率永顺、保靖二县官兵攻击倭贼,不想中了埋伏,保靖县彭翅等纷纷战死,任环被停俸以期戴罪立功。新场倭寇最终被任环剿平后,其上疏请求继续为母守孝服丧,明廷准其请求。两年后,任环病故。给事中徐师曾向明廷赞颂任环的抗倭功绩,朝廷遂下诏追赠任环为“光禄卿” ,再授其另一子为副千户,并于苏州府建造祠堂,春、秋祭享。任环于行伍期间,常与士兵同寝共食,所得朝廷赏赐悉数分给下属。军事紧急,彻夜露宿,有时绝食好几天。其曾将姓名写在肢体上,并对士兵说:“战场战死,乃军人本分。(不过)父母给的
16、身体,将来或许(要靠这来辨认)收殓。 ”将士听罢都非常感激,因而其部属在战场上拼杀屡建战功。第卷(120 分)四、(23 分)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顷之,三板沙贼夺民舟出海,环、大猷击败之马迹山。译文:不久,三板沙的倭寇抢夺民船出海,任环、俞大猷在马迹山打败了他们。(2)尝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 ”译文:(任环)曾将自己的姓名写在肢体上,并说:“战场战死,是军人本分。(不过)父母给的身体,将来或许(要靠这来辨认)收殓。 ”12阅读下面的两首咏物诗,完成(1)(2)题。(8 分) 导 学 号 16502435咏牡丹宋代王溥枣花至小能
17、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CE )A王诗写枣花和桑叶,先抑后扬:先写其“小”与“柔”的特点,再褒扬其实用价值。B王诗先写了枣花和桑叶,然后以“堪笑”把所咏之物牡丹引出,表露出作者的感情。C袁诗前两句是说苔花在没有日光的夜晚也努力展现自己,突出了它不畏艰难之精神。D “青春”指春天, “青春恰自来”是说正值春天到来,苔花抓住时机开始萌发生长。E两诗都写到了牡丹,但表达目的不同,王诗突出其硕大,袁诗侧重写它开放的美。【解析】 C 项,袁诗中的“白日不到处”指的
18、是阳光照不 到的地方,并非晚上。 E 项,王诗的目的并非突出牡丹的硕大,而是突出其“不成一事” 。6(2)这两首咏物诗除了托物言志外,各自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 咏牡丹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本诗把牡丹的大而无用,与枣花小却能结实、_桑叶柔却能养蚕结丝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牡丹的鄙视。_苔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它写苔花虽然小,却要学牡丹开放,表达了对不_自惭形秽而努力展现自己的精神的赞美。_(意思对即可)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导 学 号 16502356(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9、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金戈铁马_,_气吞万里如虎_”,描绘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沙场的英勇形象。(3)杜甫在春望中用“_家书抵万金_”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五、(2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导 学 号 16502357李天馥,字湘北,河南永城人。先世在明初以军功得世袭庐州卫指挥佥事,家合肥。有族子占永城卫 籍,天馥以其籍举乡试。顺治十五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博闻约取,究心经世之学,名藉甚。累擢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每侍直,有所见,悉陈无隐,圣祖器之。康熙十九年夏,旱,命偕大学士明珠
20、会三法司虑囚,有矜疑者,悉从末减。寻擢户部侍郎,调吏部。杜绝苞苴,严峻一无所私,铨政称平。二十七年,迁工部尚书。河道总督靳辅议筑高家堰重堤,束水出清口,停濬 海口;于成龙主疏濬下河。上召二人诣京师入对,仍各持一说,下廷臣详议,天馥谓下河海口当濬,高家堰重堤宜停筑,上然之。历刑、兵、吏诸部。三十一年,拜武英殿大学士。上曰:“机务重任,不可用喜事人。天馥老成清慎,学行俱优,朕知其必不生事。 ”三十二年,以母忧回籍,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 ”三十四年,服将阕,起故官,入阁视事。上亲征厄鲁特,平定朔漠,兵革甫息,天馥务以清静和平,与民休息。尝谓:“变
21、法不如守法。奉行成宪,不失尺寸,乃所以报也。 ”三十八年,卒,谥文定。天馥在位,留意人才,尝应诏举彭鹏、陆陇其、邵嗣尧,卒为名臣。为学士时,冬月虑囚,有知县李方广坐当死,天馥言其有才,得缓决,寻以赦免。刑部囚多瘐毙,为庀屋材,多为之所,别罪之轻重以居,活者尤众。事亲孝,居丧庐墓,有双白燕飞至,不去,人名其居为白燕庐。子孚青,进士,官编修。父丧归,不复出。(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四)注:卫古代九畿之一。为各级诸侯的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 濬同“浚” ,深挖河道使水疏通。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4 分)( C )7A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
22、/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B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C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D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C )A乡试:文中“举乡试”即为参加乡试并考中为举人。乡试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两代每三年举行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中试者称为“举人” 。B康熙: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封建王朝新皇帝登基一般都要更改年号,明清时期的
23、皇帝大多一人只有一个年号,因此往往用年号来代指帝王。C大学士:古代官名,明清时期为辅助丞相的高级秘书官,当时流行的中堂一称,一般是指大学士或首辅大学士。D服阕:古人在朝中作官,若遇父母去世,一般应该回家守孝服丧三年,称之为“丁忧” 。待守丧期满,除去孝服,才可重新出来做官,叫做“服阕” 。【解析】 大学士,辅佐皇帝的高级秘书官。明清时期没有丞相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B )A李天馥学识渊博,深受器重。曾担任给皇帝讲经的经筵讲官,在刑、户、吏、工、兵等要害部门都任过职,后又被任命为武英殿大学士。B李天馥爱护百姓。主张战乱之后应该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甚至想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2019 高中语文 第二 单元 素质 升级 检测 解析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