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皮肤与性病学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知识-5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皮肤与性病学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知识-5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皮肤与性病学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知识-51及答案解析.doc(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皮肤与性病学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知识-51 及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17,分数:100.00)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A、B、C、D、E 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患者,男性,10 岁。1 个月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半个月前开始出现双侧下肢出血点、出血斑伴关节酸痛、腹痛,病程中无呕血、血常规提示 WBC 12109/L、N 82%、L 19%、Hb 115g/L,PLT 23010 9,尿常规提示隐血+、RBC 23/HP。(分数:6.00)(1).结合病史,该患者的诊断为 A.过敏性紫
2、癜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D.持久隆起性红斑 E.荨麻疹性血管炎(分数:2.00)A.B.C.D.E.(2).此病最容易累及的系统性脏器为 A.心 B.肝 C.脑 D.肺 E.肾(分数:2.00)A.B.C.D.E.(3).该病发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主要累及的组织病变为 A.小动脉 B.小静脉 C.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 D.中动脉 E.中静脉(分数:2.00)A.B.C.D.E.患者,女性,45 岁。面、颈、四肢出现结节样皮损 1 个月,夏季发作。皮损呈扁平隆起,边界清楚,表面似有假水疱样损害,触之有结节感,颜色深红,压之疼痛明显。病程中伴发热、关节疼痛。尿常规检查提
3、示蛋白(+)、隐血(+)、见颗粒管型。血常规提示 WBC 9109/L、N 92%、L 7%、PLT 23010 9/L。(分数:6.00)(1).结合其病史特点,该患者的诊断为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持久隆起性红斑 C.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D.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E.多形红斑(分数:2.00)A.B.C.D.E.(2).针对此病最具有特征性的检查手段为 A.血常规 B.尿常规 C.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D.皮损组织病理检查 E.双肾 B 超(分数:2.00)A.B.C.D.E.(3).下列治疗方案中单独应用不适合于本病的是 A.抗生素治疗 B.糖皮质激素治疗 C.碘化钾治疗 D.秋
4、水仙碱治疗 E.雷公藤多苷治疗(分数:2.00)A.B.C.D.E.患者,女性,32 岁。全身泛发性风团 3 个月,难自行消退,触之有浸润感,皮损消退后遗留色素沉着,自觉局部有烧灼感,伴有不规则发热、关节疼痛,血常规提示 WBC 9109/L、N 92%、L 7%、PLT 23010 9/L。ESR 42mm/h,血清C3、C4 低于正常水平。(分数:6.00)(1).结合其病史特点,该患者的诊断为 A.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B.持久隆起性红斑 C.慢性荨麻疹 D.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E.荨麻疹性血管炎(分数:2.00)A.B.C.D.E.(2).此病组织病理学特征性改变为 A.白细胞碎裂性血管
5、炎 B.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C.淋巴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D.真皮浅层的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的内皮细胞肿胀,管腔闭塞,血管壁有纤维蛋白沉积、变性和坏死 E.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炎(分数:2.00)A.B.C.D.E.(3).如此病持续发展,迁延不愈,最容易累及的脏器是 A.心 B.肝 C.肺 D.肾 E.脑(分数:2.00)A.B.C.D.E.患者,女性,25 岁。消瘦,双侧小腿伸侧面皮下疼痛性结节 2 周。不易破溃,站立或活动后症状加重,病程中伴有发热、肌痛和关节疼痛。血常规提示 WBC 12109/L、N 80%、L 10%、Hb 110g/L,PLT 21010 9/L,尿常规正
6、常,ESR 35mm/h。(分数:6.00)(1).结合其病史特点,该患者的诊断为 A.结节性多动脉炎 B.Wegener 肉芽肿 C.结节性红斑 D.脂膜炎 E.硬红斑(分数:2.00)A.B.C.D.E.(2).针对此病最具有特征性的检查手段为 A.血常规 B.ENA 多肽抗体谱 C.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D.皮损组织病理检查 E.血管彩超(分数:2.00)A.B.C.D.E.(3).此病的发病病因最不可能为 A.细菌感染 B.病毒感染 C.真菌感染 D.结核菌感染 E.梅毒螺旋体感染(分数:2.00)A.B.C.D.E.患者,男性。双侧下肢、臀部、躯干部皮损 2 个月余,皮损为炎性丘疹、
7、水疱、脓疱、部分小结节,中心有坏死、潜行性溃疡,皮损边界清楚,边缘皮肤呈紫红色、水肿,自觉疼痛感明显,血常规提示 WBC 11109/L、N 85%、L 13%、Hb 115g/L、PLT 15010 9/L,尿常规正常。(分数:6.00)(1).结合其病史特点,该患者的诊断为 A.坏疽性脓皮病 B.结节性红斑 C.Wegener 肉芽肿 D.脓疱疮 E.化脓性肉芽肿(分数:2.00)A.B.C.D.E.(2).针对此病最具有特征性的检查手段为 A.皮损抗酸染色检查 B.梅毒血清学检查 C.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D.皮损组织病理检查 E.PPD 试验(分数:2.00)A.B.C.D.E.(3)
8、.关于本病的治疗错误的是 A.原发病的治疗 B.抗生素应用 C.氨苯砜口服 D.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 E.磺胺吡啶口服(分数:2.00)A.B.C.D.E.患者,女性。系口腔溃疡 3 个月余,双侧小阴唇出现对吻性溃疡,溃疡呈椭圆形,疼痛明显皮损境界清楚,中心淡黄色坏死基底,周围为鲜红色晕。双侧双下肢、躯干部见散在的毛囊炎样皮损,部分痤疮样改变。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常规、尿常规正常。ESR 34mm/h。(分数:6.00)(1).结合其病史特点,该患者的诊断为 A.Beheet 病 B.Wegener 肉芽肿 C.SLE D.坏疽性脓皮病 E.Sweet 综合征(分数:2.00)A.B.C.D.E
9、.(2).此病还较易累及的脏器为 A.肺脏 B.心脏 C.眼睛 D.肾脏 E.颅脑(分数:2.00)A.B.C.D.E.(3).本病累及消化系统后下列的表现中症状较少见的是 A.上腹部饱胀不适 B.腹部隐痛 C.腹部阵发性绞痛 D.肠穿孔 E.便血(分数:2.00)A.B.C.D.E.患者,男,57 岁,农民、独居。因颜面、双手背反复红斑、水疱、脱屑 2 年,双下肢麻木 1 年。嗜酒 6 年,每日饮白酒 250ml,因牙齿全脱三餐以大米稀饭为主。病程中伴有腹泻、消瘦乏力、睡眠欠佳。经予以戒酒、进食多种蔬菜水果及补充多种水溶性维生素 3 个月后皮疹好转。(分数:6.00)(1).结合其病史特点,
10、该患者的诊断为 A.日光性皮炎 B.接触性皮炎 C.蔬菜日光性皮炎 D.迟发性皮肤卟啉病 E.烟酸缺乏症(分数:2.00)A.B.C.D.E.(2).此病临床上典型的三联征为 A.皮炎、腹泻、痴呆 B.皮炎、关节炎、肾炎 C.皮炎、肾炎、痴呆 D.腹泻、痴呆、肾炎 E.腹泻、皮炎、肾炎(分数:2.00)A.B.C.D.E.(3).此病发病原因主要为 A.维生素 A 缺乏 B.维生素 D 缺乏 C.维生素 E 缺乏 D.维生素 C 缺乏 E.烟酸缺乏(分数:2.00)A.B.C.D.E.患儿,10 个月。消瘦,生长发育不及正常同龄儿童。口、鼻、眼、肛门等皮肤黏膜交界处皮损 2 个月。皮损以水疱、
11、脓疱为主,四肢末端出现类似银屑病样皮损,头发、眉毛、睫毛稀少,伴有腹泻。血电解质提示 Zn 低于正常水平。其父母体健。(分数:4.00)(1).结合其病史特点,该患者的诊断为 A.肠病性肢端皮炎 B.胎传梅毒 C.儿童银屑病 D.烟酸缺乏症 E.念珠菌感染(分数:2.00)A.B.C.D.E.(2).有关此病的治疗应除外 A.支持治疗 B.补充微量元素锌 C.补充二碘羟化喹啉 D.防止和控制感染 E.长期补充 AD(分数:2.00)A.B.C.D.E.患者,女性,43 岁。面部、肩背部、双侧前臂皮肤肿胀发硬 2 个月。发病前无发热、咽痛病史。病程中无关节痛,无肌肉酸痛,无张口困难和呼吸受限。既
12、往体健,无糖尿病病史。有躯干、四肢“湿疹”1 个月,予“皿治林、去炎松尿素霜”治疗后皮疹消退。家族中无类似病史。皮肤科专科检查:面部、肩背部、双侧前臂皮肤明显肿胀发硬,肿胀为非凹陷性,与周围皮肤界限不清。皮损表面为正常肤色,无萎缩和溃疡,捏压皮肤时可发皱。肩背部对称性、充血性红斑,散在抓痕、结痂。(分数:4.00)(1).结合其病史特点,该患者的诊断为 A.系统性硬皮病 B.湿疹 C.硬肿病 D.皮肌炎 E.淋巴水肿(分数:2.00)A.B.C.D.E.(2).该病多发于感染后,以下哪种病原体感染最常见 A.金葡菌 B.链球菌 C.淋球菌 D.柯萨奇病毒 E.白色念珠菌(分数:2.00)A.B
13、.C.D.E.患者,男性,45 岁。系双侧小腿伸侧对称分布的皮损 5 年。自觉瘙痒明显,皮损多为褐红或褐黄色圆锥形丘疹,呈绿豆大。质地坚硬,孤立散在。部分排列成念珠状,组织病理提示为大量的淀粉样物质沉积于表皮和真皮。(分数:4.00)(1).结合其病史特点,该患者的诊断为 A.神经性皮炎 B.黏液水肿性苔藓 C.单纯性痒疹 D.结节性痒疹 E.皮肤淀粉样变(分数:2.00)A.B.C.D.E.(2).有关此病的治疗应除外 A.外用糖皮质激素 B.冷冻 C.口服维 A 酸 D.试用青霉胺 E.加强抗感染治疗(分数:2.00)A.B.C.D.E.患者,女性。双侧内眦部位皮疹 3 年,且逐渐增多。皮
14、疹对称性分布,呈扁平柔软表面黄色小丘疹。组织病理提示真皮内多数胞质充满脂质微粒的单核或多核泡沫细胞及巨细胞。(分数:6.00)(1).结合其病史特点,该患者的诊断为 A.神经性皮炎 B.睑黄瘤 C.扁平疣 D.结节性痒疹 E.皮肤淀粉样变(分数:2.00)A.B.C.D.E.(2).有关此病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同时合并有 A.高血压 B.高血糖 C.高血脂 D.高尿酸 E.高尿蛋白(分数:2.00)A.B.C.D.E.(3).有关此病的治疗应除外 A.激光 B.冷冻 C.手术 D.电凝 E.口服维 A 酸(分数:2.00)A.B.C.D.E.女,20 岁。因掌跖皮肤出现红斑、增厚 18 年伴部分末
15、端指(趾)节畸形、溃疡8 年余。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手部见弥漫性红斑、增厚伴手指畸形外观,中指伸侧有蜂窝状凹陷。双手拇指关节处见海星状角化。双足跖弥漫性角化增厚并有皲裂、糜烂伴恶臭,角化增厚边缘附黄色厚鳞屑,第一趾和第二趾可见甲变形、甲分离和混浊。组织病理示:表皮明显角化过度,颗粒层、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真皮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皮下脂肪组织大致正常。(分数:6.00)(1).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最可能的诊断是 A.弥漫性掌跖角化病 B.点状掌跖角化病 C.残毁性掌跖角化病 D.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病 E.进行性掌跖角化病(分数:2.00)A.B.C.D.E.(2).引起该病
16、的基因突变是 A.角蛋白 1 B.连接蛋白 26 C.角蛋白 9 D.跨膜蛋白 E.桥粒斑蛋白(分数:2.00)A.B.C.D.E.(3).该病可伴发以下缺陷,除外 A.秃顶 B.耳聋 C.痉挛性截瘫 D.失明 E.肌病(分数:2.00)A.B.C.D.E.患者男,53 岁。22 岁时掌跖部出现角质丘疹,质地坚硬,部分皮疹已剥除或自行脱落呈喷火形凹陷。随年龄增长皮损逐渐增多。患者家族中有 5 人患病。近1 个月患者胸背部出现红斑鳞屑性皮疹,刮除表面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系统检查无异常。(分数:6.00)(1).该原发病诊断是 A.毛发红糠疹 B.点状掌跖角化病 C.可变性红斑角化病 D.
17、局限性肢端角化过度 E.进行性掌跖角化病(分数:2.00)A.B.C.D.E.(2).该病所伴发疾病是 A.副银屑病 B.毛发红糠疹 C.寻常型银屑病 D.玫瑰糠疹 E.扁平苔藓(分数:2.00)A.B.C.D.E.(3).下面治疗不适宜其伴发疾病的是 A.外用糖皮质激素 B.外用维 A 酸霜 C.应用抗生素 D.口服糖皮质激素 E.应用角质促成剂(分数:2.00)A.B.C.D.E.女,4 月龄。患儿出生后不久手足出现水疱,以关节和摩擦部位为著,摩擦后加重。患儿出生正常。母孕期无感染及服药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体检:生长发育良好,生命体征正常,头颅及耳鼻检查无异常,颈无抵抗,
18、心、肺、腹部检查无异常,口唇周围及手足皮肤可见大小不等透亮水疱,直径约 12cm。该病透射电镜下皮肤松解发生于表皮基底细胞下部。(分数:6.00)(1).该病属于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的 A.单纯型 EB B.交界型 EB C.半桥粒型 EB 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 DEB E.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 DEB(分数:2.00)A.B.C.D.E.(2).该病的描述下面不正确的是 A.是一类角蛋白疾病 B.水疱发生在透明板内 C.内脏很少受累 D.通常由角蛋白 5 和角蛋白 14 的基因突变所致 E.该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分数:2.00)A.B.C.D.E.(3).该病通常又分为哪几种类
19、型 A.局限型 B.泛发型 C.斑驳型 D.致死型 E.包括 A、B、C(分数:2.00)A.B.C.D.E.患儿,男,165 天。因“频发的四肢抽搐 2 周”入院,每次发作前无明显诱因,发作形式为婴儿痉挛样;母孕期无家禽接触史,现智力发育与同龄儿相似,家族中无遗传病史记载。查体:T 36.3,体重 7.5kg,身高 75cm,眼距增宽明显,前胸见大小不等、散在分布色素脱失斑 5 处,与周边皮肤分界清楚;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血常规、脑脊液检查正常。头颅 CT:侧脑室旁见散在钙化灶。(分数:6.00)(1).该病诊断是 A系统性硬化症 B毛发上皮瘤 C结节性硬化症 D癫痫 E毛囊角化病(分数
20、:2.00)A.B.C.D.E.(2).下面哪一个不是该病皮损的特征性损害 A.面部血管纤维瘤 B.甲周纤维瘤 C.鲛鱼皮斑 D.卵圆形或叶状白斑 E.表皮痣(分数:2.00)A.B.C.D.E.(3).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X 连锁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多基因遗传 E.Y 连锁遗传(分数:2.00)A.B.C.D.E.患者女,20 岁。6 岁时偶然发现下唇有点状黑斑,随年龄增长渐增多增大,10岁时左手指相继出现棕褐色斑点,16 岁时因经常腹部不适,用多种药物治疗无效。胃镜检查发现空肠腔内多发性息肉。(分数:6.99)(1).该病又称 A.Peutz-Jeghe
21、rs 综合征 B.抗心磷脂综合征 C.氨苯砜综合征 D.Sweet 综合征 E.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分数:2.33)A.B.C.D.E.(2).下面不符合该病的诊断是 A.口周、唇部及口腔黏膜有褐色黑色斑点 B.胃肠道息肉 C.组织病理示皮肤表皮基底层、棘层色素增加 D.息肉常为腺瘤,可恶变 E.癫痫(分数:2.33)A.B.C.D.E.(3).遗传病的治疗不包括 A.外科治疗 B.内科治疗 C.基因治疗 D.干细胞治疗 E.体外治疗(分数:2.33)A.B.C.D.E.女,9 岁。从婴儿时开始两掌跖发红粗糙变厚,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伴有细薄鳞屑,并渐扩展至指背及手背,夏季常发红明显伴臭味,
22、冬季皮损常发生皲裂。两手掌及足跖弥漫性潮红粗糙增厚,伴有鳞屑,足部轻度浸渍发白,伴明显臭味,损害自掌跖侧面延伸至手足背,足部延伸到踝关节以上,双手已接近腕关节处,边界清楚,多数指跖甲增厚无光泽。膝肘关节暂未见皮损。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真皮毛细血管扩张,周围少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其母亲有类似病史。(分数:9.00)(1).该病可能的诊断是 A.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 B.可变性红斑角化症 C.毛发红糠疹 D.毛囊角化病 E.结节性硬化症(分数:3.00)A.B.C.D.E.(2).该病可能的致病基因是 A.角蛋白基因 B.兜甲蛋白基因 C.连接蛋白基因 D.酶基因 E.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皮肤 性病 相关 专业知识 5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