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庭中有奇树》练习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庭中有奇树》练习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庭中有奇树》练习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庭中有奇树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8 分)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 (2 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关键句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 D(鉴赏评价) 。 【答案和解析】答案:卒章显志,点明诗旨;(1 分)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 。 (1 分)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1)结构上,根据诗句所在的位置去判断它
2、的作用;(2)内容上,理解诗歌大意,联系语境去分析这句话在诗中的作用。 (2)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6 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 D(鉴赏评价) 。 【答案和解析】答案: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 ,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2 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2 分)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 “绿叶” “荣” “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2 分) 【思路点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下面几项逐项
3、落实。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 ,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理解各类手法的特点。 【诗词鉴赏】 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的怀念之情。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2及送,由送及思。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前四句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
4、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然没有头。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这两句诗写得很朴素,其中展现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
5、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一种场面。但是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起读者许多联想:这位妇女在孤独中思念丈夫,已经有了很久的日子吧?也许,在整个寒冬,她每天都在等待春天的来临,因为那充满生机的春光,总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那时候,日夜思念的人儿或许就会回来,春日融融,他们将重新团聚在花树之下,执手相望,倾诉衷肠。可是,如今眼前已经枝叶扶疏,繁花满树了,而站在树下的她仍然只是孤零零的一个,怎不教人感到无限惆怅呢?再说,如果她只是偶尔地见了这棵树,或许会顿然引起一番惊讶和感慨: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了!然而这树就生在她的庭院里,她是眼看着叶儿一片片地长,从鹅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庭中有奇树 练习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