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案(含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019 年高考考纲解读】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重点、难点剖析】一、化学反应速率与计算1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趋势和程度(1)当增大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时, v(正)或 v(逆)增大, v(逆)或 v
2、(正)瞬间不变,随后也增大;(2)增大压强,气体分子数减小方向的反应速率变化程度大;(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4)升高温度,不论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v(正)和 v(逆)都增大,但吸热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5)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2惰性气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我们把与化学反应体系中各反应成分均不起反应的气体统称为“惰性气体” 。(1)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 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成分分压不变,即各反应成分的浓度不变,化学 引 起 反应速率不变。(2)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 容器容积增大 各反应
3、成分浓度降低 反应速率减小。 引 起 引 起 引 起 二、化学平衡1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2(1)直接标志 v( 正 ) v( 逆 ) 各 组 分 的 物 质 的 量 或 质 量 不 变 各 组 分 的 含 量 ( w、 ) 不 变 )(2)间接标志 总 量 : n( 总 ) 或 恒 温 恒 压 下 的 V( 总 ) 、 恒温 恒 容 下 的 p( 总 ) 不 变 ( 需 具 体 分 析 ) 复 合 量 : 混 合 气 体 的 平 均 相 对 分 子 质 量Mr不 变 , 或 混 合 气 体 的 密 度 不 变( 需 具 体 分 析 ) 其 他 : 如 平 衡 体 系 的 颜 色 不 变
4、( 实 际 上 是有 色 物 质 的 浓 度 不 变 ) )2平衡移动方向的判定(1)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原理中“减弱这种改变”的正确理解应当是升高温度时,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反应物浓度减少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时,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化学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浓度等)的改变破坏了原平衡体系,使得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当 v 正 v 逆 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当 v 正 v 逆 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移动的结果是 v 正 v 逆 。若条件的改变
5、不能引起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或者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相同,则平衡不发生移动。(2)应用浓度商 Qc与平衡常数 K 的关系Qc K, 反 应 向 正 反 应 方 向 进 行Qc K, 反 应 处 于 平 衡 状 态Qc K, 反 应 向 逆 反 应 方 向 进 行 )3化学平衡分析中两种重要思想的应用(1)等价转化思想。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即无论可逆反应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或从中间状态开始,只要起始投入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可达到一样的平衡状态。(2)放大缩小思想。该方法适用于起始投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它指的是将反应容器的体积扩大或缩小一定的
6、倍数,让起始物质的浓度相同,则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建立相同的平衡状态。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压缩或扩大,使其还原为原来的浓度。分析在压缩或扩大过程中,平衡如何移动,再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相关量的变化情况。三、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1化学平衡计 算的基本模式平衡“三步曲”3根据反应进行(或平衡移动)的方向,设某反应物消耗的量,然后列式求解。例: mA nB pC qD起始量: a b 0 0变化量: mx nx px qx平衡量: a mx b nx px qx注意:变化量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比例。这里 a、 b 可指:物质的量、浓度、体积等。弄清起始量、平衡量、平衡转化率三者之间的互换
7、关系。在使用平衡常数时,要注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2化学平衡计算的极限思维模式“一边倒”思想极限思维可概括为:“始转平,平转始,欲求范围找极值” 。例: mA nB pC起始: a b c转化极限: a a anm pm平衡极限: 0 b a c anm pm3转化率计算公式转化率 100%。反 应 物 转 化 的 物 质 的 量 ( 或 质 量 、 浓 度 )反 应 物 起 始 的 物 质 的 量 ( 或 质 量 、 浓 度 )【题型示例】题型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与定量计算1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纯液体和固体浓度可视为常数,它们的量的改变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固体颗粒的
8、大小导致接触面积的大小发生变化,故影响化学反应速率。(2)对使用催化剂的反应,由于催化剂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活性最大,反应速率才能达到最大,故在许多工业生产中温度的选择还需考虑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范围。(3)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况:恒温时,压缩体积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恒温时,对于恒容密闭容器:a充入气体反应物气体反应物浓度增大(压强也增大)反应速率加快。4b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未改变反应速率不变。恒 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4)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但影响程度不一定相同。当增大
9、反应物浓度时, v 正 增大, v 逆 瞬间不变,随后也增大;改变压强,气体分子数减小方向的反应速率变化程度大;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正、逆反应速率改变程度相同;升高温度, v 正 和 v 逆 都增大,但吸热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降低温度、 v 正 和 v 逆 都减小,但吸热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减小的程度大;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2方法:化学反应速率的求算(1)公式法: v(B) c( B) t n( B)V t用上式进行某物质反应速率计算时需注意以下几点:浓度变化只适用于气体和溶液中的溶质,不适用于固体和纯液体。化学反应速率是某段时间内的平均
10、反应速率,而不是即时速率,且计算时取正值。同一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2)比值法:同一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对于反应:mA(g) nB(g)=pC(g) qD(g)来说,则有 。v( A)m v( B)n v( C)p v( D)q【例 1】(2016北京理综,8)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抗氧化剂 B调味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答案 A5【变式探究】10 mL 浓度为 1 molL1 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
11、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的是(双选)( )AK 2SO4 BCH 3COONaCCuSO 4 DNa 2CO3解析 锌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若加入物质使反应速率降低,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但由于不影响氢气的生成量,故氢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不变。A 项,硫酸钾为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若加入其溶液,则对盐酸产生稀释作用,氢离子浓度减小,但 H 物质的量不变,正确;B 项,加入醋酸钠,则与盐酸反应生成醋酸,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随着反应的进行,CH 3COOH 最终又完全电离,故 H 物质的量不变,正确;C 项,加入硫酸铜溶液,Cu 2 会与锌反应生成铜,构成原电池,会加快反应速率,错误;D 项,加入碳
12、酸钠溶液,会与盐酸反应,使溶液中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少,导致反应速率减小,生成氢气的量减少,错误。 答案 D【变式探究】(2014北京理综)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 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 0 2 4 6 8 10V(O2)/mL 0.0 9.9 17.2 22.4 26.5 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6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O2)3.310 2 mol/(Lmin)B610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O2)0 的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逆
13、反应速率都增大,并不是只增大逆反应速率,只是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工业合成氨中,移出部分氨气(平衡右移),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并不是增大了正反应速率。题型二、化学平衡状态和移动方向的判断7【例 2】(2018全国卷)CH 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 和 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 CH4(g)CO 2(g)=2CO(g)2H 2(g)。已知:C(s)2H 2(g)=CH4(g) H75 kJmol 1C(s)O 2(g)=CO2(g) H394 kJmol 1C(s) O2(g)=CO(g) H111 kJ
14、mol 112该催化重整反应的 H_kJmol 1。有利于提高 CH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填标号)。A高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低温低压 某温度下,在体积为 2 L 的容器中加入 2 mol CH4、1 mol CO 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是 50%,其平衡常数为_mol 2L2 。(2)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相关数据如下表:积碳反应CH4(g)=C(s)2H 2(g)消碳反应CO2(g)C(s)=2CO(g) H/(kJmol1 ) 75 172催化剂 X 33 91活化能/ (kJmol1 ) 催化剂
15、Y 43 72由上表判断,催化剂 X_Y(填“优于”或“劣于”),理由是_。在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 1所示,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常数( K)和速率( v)的叙述正确的是_(填标号)。A K 积 、 K 消 均增加B v 积 减小、 v 消 增加C K 积 减小、 K 消 增加D v 消 增加的倍数比 v 积 增加的倍数大8图 1 图 2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程为 v kp(CH4)p(CO2)0.5 (k 为速率常数)。在 p(CH4)一定时,不同 p(CO2)下积碳量随时间的变化趋
16、势如图 2 所示,则 pa(CO2)、 pb(CO2)、 pc(CO2)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答案】 (1)247 A 13(2)劣于 相对于催化剂 X,催化剂 Y 积碳反应的活化能大,积碳反应的速率小;而消碳反应活化能相对小,消碳反应速率大 AD pc(CO2)、 pb(CO2)、 pa(CO2)【变式探究】【2017 江苏卷】温度为 T1时,在三个容积均为 1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2NO2(g) 2NO(g)+O2 (g) (正反应吸热)。实验测得: v 正 = v(NO2)消耗 =k 正 c2(NO2), v 逆 =v(NO)消耗=2v(O2)消耗 =k 逆 c2(NO)c(
17、O2), k 正 、 k 逆 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A达平衡时,容器与容器中的总压强之比为 45 B达平衡时,容器中 比容器中的大2O NcC达平衡时,容器中 NO 的体积分数小于 50%D当温度改变为 T2时,若 k 正 =k 逆 ,则 T2 T1【答案】CD由反应 2NO 2 2NO + O2 起始量(mol/L) 0.3 0.5 0.2变化量(mol/L) 2 x 2x x平衡量(mol/L) 0.32 x 0.5+2x 0.2+x10因为, ,解之得 x= ,求出此时浓度商 Qc= K,所以容器 II130达平衡时, 一定小于 1,B 错误;C若容器 III 在某时
18、刻,NO 的体积分数为 50%,2ONc由反应 2NO 2 2NO + O2 起始量(mol/L) 0 0.5 0.35变化量(mol/L) 2 x 2x x平衡量(mol/L) 2 x 0.52x 0.35x 由 0.52x=2x+0.35x,解之得, x=0.05,求出此时浓度商 Qc= ,说明此时反应未达1K平衡,反应继续向逆反应方向进行,NO 进一步减少,所以 C 正确;D温度为 T2时, 0.8,因21k正逆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后化学平衡常数变大,所以 T2T1,D 正确。 答案 AD【举一反三】2016浙江理综,28(1)(2)(3)(4)催化还原 CO2是解决温室效应及能
19、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 Cu/ZnO 催化剂存在下,CO 2和 H2可发生两个平行反应,分别生成 CH3OH 和 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O2(g)3H 2(g) CH3OH(g)H 2O(g) H153.7 kJmol 1 CO2(g)H 2(g) CO(g) H2O(g) H2 某实验室控制 CO2和 H2初始投料比为 12.2,在相同压强下,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T(K) 催化剂 CO2转化率(%) 甲醇选择性(%)543 Cat.1 12.3 42.3543 Cat.2 10.9 72.7553 Cat.1 15.3 39.1553 Cat.2 12.0
20、 71.6【备注】Cat.1:Cu/ZnO 纳米棒;Cat.2:Cu/ZnO 纳米片;甲醇选择性:转化的 CO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已知:CO 和 H2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283.0 kJmol 1 和285.8 kJmol 111H 2O(l)=H2O(g) H344.0 kJmol 1请回答(不考虑温度对 H 的影响):(1)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_;反应的 H2_ kJmol 1 。(2)有利于提高 CO2转化为 CH3OH 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A使用催化剂 Cat.1B使用催化剂 Cat.2C降低反应温度D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E增大 CO2和 H2的初始投料比(3)表中实验数据
21、表明,在相同温度下不同的催化剂对 CO2转化成 CH3OH 的选择性有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_。(4)在图中分别画出反应在无催化剂、有 Cat.1 和有 Cat.2 三种情况下“反应过程能量”示意图。12(3)从表格数据分析,在相同的温度下,不同的催化剂,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也不同,说明不同的催化剂的催化能力不同;相同催化剂不同的温度,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不同,且温度高的转化率大,因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说明表中数据是未到平衡数据。故由表中数据表明此时反应未达到平衡,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的催化能力不同,因而在该时刻下对甲醇选择性有影响。 答案 A【变式探究】(2015江苏化学,15,4 分)在体积均为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化学 解读 热点 难点 突破 专题 06 化学反应 速率 化学平衡 教学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