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4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成反比例的量)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4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成反比例的量)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4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成反比例的量)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正比例和反比例(成反比例的量)学习内容:成反比例的量。课本 P42-43 例 3 及做一做。学习目标: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3、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学习难点: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教学流程:【课前独学】一、旧知铺垫1、下表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购买练习的本数(本) 1 2 4 6 9总价(元) 0.80 1.60 3.20 4.80 7.202、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是 。 3、圆柱的体积=( )( )二、自学课本第 42-43 页例 3,完成下面各题。1、分别
2、计算出每组数据相应的体积,完成统计表。2、观察表格,探索水的高度和底面积的变化规律。(1)从表中我发现,底面积增加,水位( ) ,底面积减少,水位( ) ,水的高度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 ) ,它们是两种( )量,(2)计算并比较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我发现:水的高度和底面积的乘积( ) ,也就是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 ) ,它们的关系叫做( ) 。如果用字母 X 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K 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 ,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课中导学】三、情境导入1、课件演示
3、: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2、从演示中我发现 。3、对,杯子的底面积越大,水的高度反而越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另外一种特征成反比例的量。 教师板书:成反比例的量四、独学检测21、出示例 3 表格与例 1 表格。(1)观察后说一说例 3 与例 1 有什么不同?(2)例 3 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什么?(3)根据记录的数据,你能发现这两个相关联的量有什么特点? (4)表中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这个 300 实际上是什么呢?那么积都是300 立方厘米,是一定的,就说明什么是一定的呢?(5)这个关系式该怎样写?2、小组交流展示(1)用字母表示出例 3 中的数量关
4、系式。(2)说说例 1 中两个相关联的量,水的高度和底面积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3、互批独学第一、二题,并进行星级评价。五、合作探究 1、课件出示:加工一批零件,每小时加工的个数和所需的时间如下表。每小时加工个数 60 30 20 15 12 加工时间(小时) 5 10 15 20 25 2、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以下问题。(1)哪两个两量是相关联的?(2)由上表可以发现什么特征?(3)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关系有什么特征?(4)写成关系式是什么?3、与例题 3 比较,这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点?4、小组试着概括反比例关系和成反比例的量的定义(各小组记录员进行记录) 。六、展示合作学习成果七、小组评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六年级 数学 下册 比例 正比例 反比例 答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