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总结学案.doc
《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总结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总结学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单 元 总 结专题 1 气温一、气温的空间分布1.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气温都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北半球较曲折:1 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气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 月份正好相反温低,夏季大陆比海洋气温高南半球较平直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地表性质均一)同纬度地带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寒流流经处气温低,暖流流经处气温高地形(地势高低)
2、;洋流冬季,等温线密集;1 月份0 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延伸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即北方太阳高度小、白昼时间短,南方正相反);冬季风(大气环流,北方冬季风影响大)我国夏季,等温线稀疏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太阳辐射(南方太阳高度大,北方白昼时间长)2.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 100 m,气温下降 0.6 ,但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可能会小于 0.6 或者大于 0.6 ,如下面右图表现的曲线变陡或变缓。在情况下,大气对流运动更加强烈;在情况下,大气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比较稳定。3二、陆地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最低气温出现时间
3、差值 变化差异日变化约 14 时日出前后日较差内陆地区日较差较大,沿海地区日较差较小北半球7 月北半球1 月年变化南半球1 月南半球7 月年较差内陆地区年较差大,沿海地区年较差小三、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4读我国西部地区 7 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 12 题。1.下列关于甲处地形及影响其 7 月等温线分布因素的判断,正确的是( )。A.柴达木盆地,太阳辐射B.黄河谷地,地形C.秦岭山地,大气环流D.祁连山地,地形2.下列有关乙地成为我国夏季高温中心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气候干旱,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B.纬度较高,太阳辐射受到的削弱作用小C.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D.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比热
4、容小,升温快【解析】第 1 题,结合甲地附近等温线分布及其位置可知,该地为祁连山地,影响其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为地形。第 2 题,乙地地处吐鲁番盆地,该地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加之植被破坏和地形影响,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答案】1.D 2.B专题 2 降水51.降水类型、分布及影响因素的分析(1)形成条件充足的水汽,降温过程和凝结核。(2)常见类型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对流雨等。(3)分布规律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4)影响降水的因素降水量影响因素常考分析语句海陆位置深居内陆,大陆性强,
5、降水少;位于沿海,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大气环流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西风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多;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夏季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受信风影响,降水少;但沿海地区,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高大地形阻挡水汽进入,降水少;赤道附近地势高的地区,对流减弱,降水少洋流 暖流增湿,降水较多;寒流减湿,降水较少植被 植被覆盖率高(低),降水多(少)水文 水域广,降水多,反之少人类活动城市湿岛、雨岛效应,多上升气流,降水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地理 复习 第三 单元 地球 大气 总结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