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42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新人教版.pptx
《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42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42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新人教版.pptx(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42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 教育与文学艺术,-2-,命题规律,考题扫描,1.从考查趋向看,本讲内容中仅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课标全国卷中出现过,其他内容均无考查。 2.从社会热点看,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对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3.从预测角度看,不同时期教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仍会是重要的命题角度。,-3-,命题规律,考题扫描,考向 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1.(2017课标全国,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
2、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答案,解析,-4-,命题规律,考题扫描,2.(2017课标全国,31)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答案,解析,-5-,命题规律,考题扫描,3.(2015课标全国,31)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
3、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答案,解析,-6-,命题规律,考题扫描,名师点评高考试题从结构上看,遵循“历史热点化,热点历史化”的原则,即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坚持大视角、小切口的原则。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升,极大地拓宽了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渠道,促进了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突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7-,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 (1)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
4、技术的垄断。 (2)成就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3)意义: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威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中国国防。 2.载人航天 (1)决策:1992年,中国政府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2)成就: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3)意义: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8-,3.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成果: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
5、新品种南优2号。 (2)意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4.计算机的研制和发展 (1)成就: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银河-号”计算机。 (2)地位:中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3)意义: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5.生物技术 (1)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2)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基因工程技术的开展,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做出了贡献。,-9-,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方针的提出 (1)背景:中华人
6、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 (3)内涵: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4)硕果:出现了一系列贯彻“双百”方针的出色作品,如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10-,2.曲折的年代 (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发生“文化大革命”。 (2)表现: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3.文艺的春
7、天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党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2)表现:20世纪80年代初,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起来;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以及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11-,三、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人民教育的奠基 (1)制定方针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建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事业。 全面建设时期: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在发展全日制学校
8、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2)成就: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12-,2.动乱中的教育 (1)表现 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1966年,高考制度被废止。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2)影响: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13-,3.教育的复兴 (1)教育改革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倡导尊师重教,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
9、“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国家制定义务教育法,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 (2)教育投资:实行以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倡导社会力量办学,启动“希望工程”。 (3)边远和落后地区的教育: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力度,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14-,概念阐释科教兴国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42 现代 中国 科技 教育 文学艺术 课件 新人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