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复习过关考试试题201901230171.doc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复习过关考试试题20190123017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复习过关考试试题201901230171.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武威六中 20182019 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过关考试(三)历 史(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 ,掌管物价的“贾师” ,维持秩序的“司稽”,管理度量衡的“质人” 。西周的这套做法A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 B强化政治等级制度C促进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不利于工商业发展2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频繁换相,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汉武帝这样做意在A打破政治上的特权垄断 B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C分散
2、和限制丞相的权力 D纠正察举制度的弊端3王谢是南北朝 时 期 的 望 族 琅 琊 王 氏 与 陈 郡 谢 氏 的 合 称 , 后 成 为 显 赫 世 家 大 族 的 代 名 词 。唐朝 刘 禹 锡 曾 感 叹 : “旧 时 王 谢 堂 前 燕 , 飞 入 寻 常 百 姓 家 。”这 从 某 种 程 度 上 反 映 出 唐 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空前强化 C世家大族趋于消失 D政权基础发生变化4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5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
3、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 ,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了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土地兼并得到认可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农民地位不断降低6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枢 密 院 “对 持 大 柄 ”的 二 府 制 度 ; 宋 太 宗 时 , 改 为 “凡 政 事送 中 书 , 机 事 送 枢 密 院 , 财 货 送 三 司 , 覆 奏 而 后行”,并成为定制。这一演变反映了宋代A相权分割,专制皇权加强 B政出多门,中央集权削弱C官员增多,行政效能提升 D多相设置,皇权遭遇威胁7某同学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2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
4、(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 年) 2408.1 1567.3 60:40天禧末年(1021 年) 2641.2 3874.0 40:60熙宁十年(1077 年) 2021.3 5117.2 28:72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 B C D8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5、9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江南五万九千家“富户”迁到首都,他们的土地则转变为“官田”,由政府分租给农民耕种。此举的主要作用是A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基础 B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C将地方财政权集中于中央政府 D有效的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10两宋时期 江 浙 地 区 是 全 国 的 粮 食 倚 重 之 地 , 而 到 明 清 时 期 江 浙 不 少 地 区 粮 食 已 不 能 自 给 ,需 从 湖 广 一 带 输 入 , 但 “买 不 尽 松 江 布 , 收 不 尽 魏 塘 纱 ”的 谚 语 十 分 流 行 。 这 种 变 化 说 明江 浙 地 区A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6、C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D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11有学者在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时提出“内卷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由 于 人 口 的急 剧 增 长 ,在小农经济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事实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个体中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这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可以用来解释A.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B. 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转型C.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迟滞 D.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312.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 缴纳 出 口 税 和 复 进 口 税 ,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 20 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
7、每吨减 1 钱。这一举措A. 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B.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C. 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D. 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13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 区 实 施 军 事 化 管 辖 , 长 期 禁 止 关 内 人 口 迁 入 , 东 北 地 区 出 现“沃 野 千 里 , 有 土 无 人 ”的 状 况 。 而 19 世 纪 五 六 十 年 代 清 政 府 开 放 了 哈 尔 滨 以 北 的 呼 兰 河平 原 和 吉 林 西 北 平 原 , 1911 年 , 清 政 府 制 定 了 东 北 三 省 移 民 章 程 。 这 说 明A 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B 移民
8、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C 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 D 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141870 年到 1880 年间,中国的棉布进口始终维持在 20000 千关两(千 关 两 是 当 时 的 一 种计 量 单 位 )左右,而棉纱的进口却从 2000 千关两增长到了近 5000 千关两。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B传统经济模式的进一步解体C 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151876 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 告 日 本 派 到 西 洋 的 留 学 生 不 限 于 机械 一 门 ,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
9、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 。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16下表 1894 年中国新式企业资本构成表(单位:万元) ,表中数据反映出当时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B西方列强加剧对华资本输出C近代工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D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主导地位17. 20 世纪初,中国兴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呈现“短暂的春天” 。有史 学 家 称 之 为 这 是 继 洋 务 运 动 之 后 的 第 二 次 工 业 化 浪 潮 。这两次工业化浪潮的出现都4A.
10、受到政府政策的推动 B. 促进了政治体制的转变C. 由国际环境变化决定 D. 承担了民主革命的重任18“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 为 国 体 之改 革 ,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下列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辛亥革命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C实现了中国的近代化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19下表是民国时期部分进口商品统计表(单位%) ,由此可推知当时中国年份 棉织品 棉花 面粉 交通器材 机械1913 10.3 0.5 1.8 0.8 1.41936 1.5 3.8 0.5 5.6 6.4A. 轻工业发展迅速 B. 经济结构趋于合理B. 重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武威市 第六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第三次 阶段性 复习 过关 考试 试题 201901230171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75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