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专题05传统文化新人教版20190122334.doc
《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专题05传统文化新人教版2019012233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专题05传统文化新人教版20190122334.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五 传统文化考点技法突破考点 3 古代称谓礼仪古代年龄、称谓、礼节用词一、古代年龄1.襁褓 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古代泛指 1 岁以下幼童。2.始龀 刚刚换牙,指七八岁。龀,换牙。3.垂髫 指儿童。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髫”指儿童。4.总角 古代儿童把头发扎成一对像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诗经齐风甫田:“总角丱(gun)兮。”角,小髻;丱,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后人因用“总角”代指童年。5.豆蔻 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唐代杜牧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以“豆蔻年华”指称十三四岁的少女。6.及笄(j) 笄是古代妇
2、女用来固定盘发的簪子。及笄指女子至 15 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7.弱冠 男子 20 岁。古代男子 20 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8.而立之年 30 岁。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9.不惑之年 40 岁。惑,迷惑,疑惑。10.知命之年 50 岁。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11.耳顺之年 60 岁。耳顺,通常的解释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12.从心之年 70 岁。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13.中岁 中年。14.黄发 用来指老人。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二、古代的
3、谦称与敬称(一)谦称1.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例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2.古代王侯的自谦辞有“孤”“寡”。2例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时王侯的自称。3.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例 臣本布衣。4.读书人的自谦辞有“小生”“晚生”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例 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晚生:旧时后进的人在前辈面前对自己的谦称。5.其他自谦辞。(1)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自己为“在下”。例 在下倒有一个主意。我小老这一
4、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在下:对自己的谦称。我小老:老年人对自己的谦称。(2)“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二)敬称(尊称)1.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例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2.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天子”“陛下”等。例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愿陛下亲之信之。3.君对臣或对朋友的敬称是“爱卿”或“卿”。例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称谓前面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2019 年中 语文 复习 第一 部分 知识 积累 专题 05 传统文化 新人 20190122334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74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