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安徽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安徽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安徽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安徽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1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国语一书反映的思想是( )(A)儒家的崇礼重民思想(B)墨家的兼爱思想(C)法家的法制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2 蒹葭一诗选自( )(A)诗经.卫风(B) 诗经.齐风(C) 诗经.秦风(D)诗经.唐风3 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 )(A)春秋(B) 逸周书(C) 论语(D)尚书4 郑伯克段于鄢中“ 多行不义必自毙 ”指的是( )(A)郑庄公(B)共叔段(C)武姜(D)颍考叔5 春江花月夜“ 谁家今夜扁舟子 ”中的“扁舟子”指的是 ( )(A)思妇(B)渔夫(C)船工(D)游子6 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
2、 )(A)对比反衬(B)象征暗示(C)侧面烘托(D)类比彰显7 被誉为“七律圣手 ”是 ( )(A)王昌龄(B)李商隐(C)李贺(D)杜牧8 王国维认为抒写“ 无我之境 ”的代表作是 ( )(A)蒹葭(B) 早雁(C) 秋兴八首(其一)(D)饮酒(其五)9 下列诗歌中属于田园诗的是 ( )(A)短歌行(其一)(B) 将进酒(C) 归园田居(其一)(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 苏轼赞哪位诗人作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 ( )(A)王维(B)高适(C)孟郊(D)岑参11 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 ( )(A)关汉卿(B)董解元(C)王实甫(D)马致远12 唐宋派中真正能继承唐宋散文真谛并取得突
3、出成就的代表作家是 ( )(A)茅坤(B)王慎中(C)唐顺之(D)归有光13 背影的作者是 ( )(A)朱光潜(B)朱自清(C)余光中(D)余秋雨14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罗曼.罗兰中国人的性格(B)余秋雨选择与安排(C)东山魁夷听泉(D)朱光潜都江堰15 下列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喜剧” 的是 ( )(A)威尼斯商人(B) 第十二夜(C) 皆大欢喜(D)罗密欧与朱丽叶二、古文翻译题16 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魏其武安侯列传)17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18 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 西湖七月半)19
4、蚤缫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20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三、阅读理解20 什么叫作联想呢? 联想就是见到甲而想到乙。甲唤起乙的联想通常不外乎两种原因:或是甲和乙在性质上相类似,例如看到春光想起少年,看到菊花想到调节之士;或是甲和乙在经验上曾相接近,例如看到扇子想起萤火虫,走到赤壁想起曹孟德或苏东坡。类似和接近不时被混在一起,“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两句词就是很好的例子。词中主人何以“ 记得绿罗裙 ”呢?因为罗裙和他的欢爱者相_;他何以“处处怜芳草 ”呢?因为芳草和罗裙的颜色相_。意识活动就是联想进行,我们差不多时时刻刻都在联想。听到
5、声音知道说话的是谁,见到一个词知道它的意义,都是起于联想作用。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如果没有它,知觉、记忆和想象都不能发生,因为它们都得根据过去的经验。由此可知联想的作用广泛。联想有时可用意志控制,作文构思时或追忆一时记不起的过去经验时,都是勉强把联想挤到一条路上去走。但是在大多数情境之中,联想是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渖听课读书时本想专心,而打球、散步、吃饭种种意象总是不由自主地闯进脑里来,失眠时越怕胡思乱想,越禁止不住胡思乱想。这种自由联想好比水流湿,火就燥,稍有勾搭,即被牵绊,未登九天,已入黄泉。由此可知联想的散漫飘忽。联想的性质如此。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
6、联想。在音乐方面,联想的势力更大。多数人在听音乐时,除了联想到许多美丽的意象之外,便别无所得。他们欢喜这个调子,因为它使他们想起清风明月;不欢喜那个调子,因为它唤醒他们以往的悲痛的记忆。钟子期何以获知音的雅名?因他听伯牙弹琴时,惊叹说:“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李颀在胡笳声中听到什么?他听到的是“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白乐天在琵琶声中听到什么 ?他听到的是“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 苏东坡怎样形容洞箫声 ?他说:“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些数不尽的例子都可以证明多数人欣赏音乐,是欣赏它所唤起的联
7、想。就广义说,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创造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因此就不能离开联想。但是我们通常所谓联想,是指由甲而乙,由乙而丙,辗转不止的乱想。就这个普通的意义说,联想是妨碍关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在审美时我看到芳草就一心一意地领略芳草的情趣;在联想时我看到芳草就想到了罗裙,又想到穿罗裙的美人,既想到穿罗裙的美人,心思就已不复在芳草了。联想大半是偶然的。比如说,一幅画的内容是“西湖秋月” ,如果观者都不聚精会神于画的本身而任意联想,
8、则甲可以联想到雷峰塔,乙可以联想到往日周游西湖的美人。这些联想纵然有时能提高观者对于这幅画的好感,画本身的美却未必因此而增加,而画所引起的美感则反因精神涣散而减少。21 根据第一段的文意,依次填人横线处的应该是哪两个词语?22 第三段开头“ 联想的性质如此 ”是对上文的总结,请从第二段中找出联想性质的两个方面。(每个方面不超过四个字)23 第四段中的“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都是诗人通过联想对音乐的描绘,但前者突出的是_感受,后者突出的是_感受。24 在第四段中,作者一方面认为艺术创造离不开联想,一方面又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这是否矛盾? 理由是
9、什么 ?25 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通过举例意在说明“联想大半是偶然的” ,请你也举个和艺术作品相关的例子,证明这一观点。25 落红曾绍炉我对红色,有着十分的喜爱。虽然红曾经对我是那样的吝啬,少年时代与我情同手足的两位女友:红枝、红梅都因生存的艰难离我而去了,我的每一份真诚,变成幻想成空的泡影。然而在我生命的后来岁月里,红却仍然是我情感寄托的力量,诗意常新的泉源。我喜欢的不是令人恐怖的血的红,而是另一种温和明艳的红,想起它就让人想起光明,想起它就让人想起生活的美丽;看到它就让人温暖无比,心生惊喜,看到它就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活力它是质朴而骄矜的颜色,是大自然吐露出来的一种无尚的秀美,是生命对于自身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安徽省 大学语文 模拟 1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