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化学11月月考试题201901070289.doc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化学11月月考试题20190107028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化学11月月考试题201901070289.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 2019届高三化学 11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2018 年 11 月 20日 9:00-11:30 试卷满分:300 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 150分钟,满分 300分。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N-14 O-16 Na-23 Al-27
2、 Mg-24 C-12 S-32 Cl-35.5 Fe-56 Cu64 第卷(共 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3小题,每题 6分,共 78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新型纳米材料 MFe2Ox(3y D SO 2发生了置换反应【答案】 A8.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 MgCl2、Ba(OH) 2和 HCl溶液混合:Mg 2+2OH- Mg(OH)2B用两个铜电极电解 CuSO4 溶液:2Cu 2+ +2H2O 2Cu + O2 +4H +C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反应呈中性:H SO 42 Ba 2 OH H 2OBaSO
3、 4D向含有 0.1 mol溶质的硫酸亚 铁稀溶液中加入 7.8 g Na2O2:4Na2O24Fe 2 6H 2O4Fe(OH) 38Na O 2【答案】 D9下述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现象- 2 -A 验证 SO2具有漂白性 将 SO2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B 验证 Fe2 的还原性FeCl2溶液中加入酸性 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C 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在尿液中加入 NaOH溶液至碱性,然后加入新制的 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有红色物质生成D 验证 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在滴有酚酞的 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
4、溶液后红色褪去【答案】 B10短周期的四种非金属元素 m、n、p、q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n 与 q为同主族元素,m和 p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n和 q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p 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mn B氢化物的稳定性:npCq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Dn 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答案】 D【解析】:p 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p 为氟元素;n 与 q为同主族元素,m 和p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n和 q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m 是氢元素或硼元素、n 是氧元素或氮元素、q 是磷元素或硫元素;原子半径 HO,故 A错误;氢化物的稳定
5、性 HFH 2O,故 B错误;H 3PO4是弱酸,故 C错误;氧元素、氮元素都能以游离态存在,故 D正确。11下列有关 2个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电流形成的完整过程是:负极 Zn2e =Zn2 ,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正极Cu2 2e =CuB图,在不改变总反应的前提下,可用 Na2SO4替换 ZnSO4,用石墨替换 Cu棒C图,通电后 H 和 Na 先从阳极区移动到阴极,然后阴极才发生反应2H 2e =H2- 3 -D图,通电后,由于 OH 向阳极迁移,导致阳极附近 pH升高【答案】 B12物质 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常被用于制香料或作为饮料酸化剂,在医学上也有广泛用途。下列关于物质
6、 X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X 的分子式为 C6H7O7BX 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C1 mol 物质 X最多可以和 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足量的 X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 NaHCO3、Na 2CO3反应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答案】 D13.常温下,在 10mL0.1 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 0.1 molL-1HCl溶液,溶液的 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CO 2因逸出未画出,忽略因气体逸出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Na +)+c(H +)=c(CO32-)+c(
7、HCO3-)+c(OH-)B当溶液的 pH为 7时,溶液的总体积为 20 mLC在 B点所示的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 Na+D在 A点所示的溶液中:c(CO 32-)=c(HCO3-)c(H +)c(OH -)【答案】 C26. (每空 2分,共 14分)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工业上常用铬铁矿(主要成分为 FeOCr2O3、SiO 2、Al 2O3)为原料生产。实验室模拟工业法用铬铁矿制重铬酸钾(K 2Cr2O7)的主要工艺如下:- 4 -试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工艺流程所涉及元素中属于过渡元素的有_。铁在周期表的位置是_。(2)煅烧前应将铬铁矿充分粉碎,其目的是_。如在实验室中将
8、铬铁矿和 NaOH固体混合物灼烧,从以下各实验仪器中选择必要有_。A陶瓷坩埚 B铁坩埚 C三脚架 D泥三角(3)操作的名称是_ _。(4)固体 X的主要成分是_,沉淀 Y的主要成分是_。【答案】:(1). Fe、Cr 四周期第族 (2). 增大表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反应更充分 BCD (3). 过滤 (4). Fe 2O3 Al(OH) 3、H 2SiO3 【解析】:1)过渡元素是指副族及族的元素;根据铁是 26号元素分析;(2)煅烧前将铬铁矿充分粉碎,可以增大铬铁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灼烧氢氧化钠不能用瓷坩埚;(3)固液分离用过滤;(4)根据流程可知FeOCr2O3
9、与 NaOH、KClO 3反应生成 Na2CrO4、Fe 2O3,SiO 2、Al 2O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硅酸钠,其中只有 Fe2O3难溶于水。铬酸钠、偏铝酸钠、硅酸钠溶液调节 PH=67,偏铝酸钠、硅酸钠水解为氢氧化铝、硅酸沉淀;(5)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配平方程式。解析:(1)过渡元素是指副族及族的元素,所以属于过渡元素的是 Fe、Cr;铁是 26号元素,位于四周期第族;(2)煅烧前将铬铁矿充分粉碎,可以增大铬铁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灼烧氢氧化钠不能用瓷坩埚,灼烧 NaOH固体混合物需要的仪器有铁坩埚、三脚架、
10、泥三角;(3)根据流程图,操作实现固液分离,所以操作名称是过滤;(4)根据流程图可知 FeOCr2O3与 NaOH、KClO 3反应生成Na2CrO4、Fe 2O3,SiO 2、Al 2O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硅酸钠,其中只有 Fe2O3难溶于水,所以固体 X是 Fe2O3。铬酸钠、偏铝酸钠、硅酸钠的混合溶液调节 PH=67,偏铝酸钠、硅酸钠水解为氢氧化铝、硅酸沉淀,所以沉淀 Y的主要成分是 Al(OH) 3、H 2SiO3;(5)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配平方程式为:6FeOCr2O3+24NaOH+7KClO3=12Na2CrO4+3Fe2O3+7KCl+12H2O。- 5 -2
11、7(14 分)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 焦亚硫酸钠的制取采用下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 Na2S2O5。装置中有 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 Na2SO3SO 2=Na2S2O5(1)装置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2)要从装置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_。(3)装置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_(填序号)。实验二 焦亚硫酸钠的性质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 NaHSO3。(4)证明 NaHSO3溶液中 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填序号)。a测
12、定溶液的 pH b加入 Ba(OH)2溶液 c加入盐酸d加入品红溶液 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5)检验 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_。(6)葡萄酒常用 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 SO2计算)的方案如下:(- 6 -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I 22H 2O=H2SO42HI)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 I2溶液 25.00 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 SO2计算)为_gL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 HI被空气氧化,则测定结果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答案】:(1)Na 2SO3H 2SO4=
13、Na2SO4SO 2H 2O(2 分)(或 Na2SO32H 2SO4=2NaHSO4SO 2H 2O)(2)过滤(2 分)(3)d(2 分)(4)a、e(2 分)(5)取少量 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加足量盐酸,振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2 分)(6)0.16(2 分) 偏低(2 分)28.(15 分) 乙炔(CHC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焊割、燃料电池及有机合成等。(1)乙炔-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20%-30%的 KOH溶液)燃料电池。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2)科学家利用“组合转化技术”,将乙炔燃烧产物 CO2转化成乙烯,反应式为
14、:6H2(g)+2CO2(g) CH2=CH2(g)+4H2O(g)右图为温度对 CO2平衡转化率、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 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大 随着温度升高,乙烯的产率增大 M 点平衡常数比 N点平衡常数大 N 点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 M点正反应速率增大压强可提高乙烯的体积分数 (3)甲烷裂解法制取乙炔的反应方程式为:2CH 4(g) C2H2(g)+3H 2(g)。已知:- 7 -CH4(g)+2O 2(g)=CO 2(g)+2H 2O(l) H 1= a kJmol-1 C2H2(g)+2.5O 2(g)=2CO 2(g)+H 2O(l) H 2= b
15、 kJmol-12H2(g)+O 2(g)=2H 2O(l) H 3= c kJmol-1则 2CH4(g) C2H2(g)+3H 2(g) H =_kJmol-1(4)哈斯特研究发现:甲烷裂解时,几种气体平衡时分压(Pa)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甲烷裂解可能发生的反应有:2CH 4(g) C2H2(g)+3H 2(g),2CH4(g) C2H4(g)+2H 2(g)。1725时,向 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0.3molCH4,达到平衡时,测得 c(C 2H2)=c(CH 4)。则 CH4生成 C2H2的平衡转化率为_;1725时,反应 2CH4(g) C2H2(g)+3H 2(g)的平
16、衡常数 Kp=_(用平衡 分压代替平衡浓度);由图可知,甲烷裂解制乙炔有副产物乙烯生成。为提高甲烷制乙炔的产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答案】:(1). C 2H2-10e-+14OH-=2CO32-+8H2O (2 分) (2). (2 分) (3). (2a-b-1.5c)(3 分) (4). 110 13 (2 分) 62.5% (2 分) 可以充入适量的乙烯(2 分)【解析】:(1)乙炔-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负极上乙炔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CO32-和水,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2H2-10e-+14OH-=2CO32-+8H2O
17、 答案为:C 2H2-10e-+14OH-=2CO32-+8H2O(2)由图像可知,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大,故正确;升高温度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减低,则升温平衡逆向移动,乙烯的产率减小,故不正确;升高温度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减低,则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所以 M点 化学平衡常数大于点 N点,故正确;N 点的温度高,但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低;M 点的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高,但温度低,所以 N点正反应速率不一定大于 M点正反应速率,故不正确;增大压 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方向移动,所以增大压强可提高乙烯的体积分数,故正确;故- 8 -答案为:(3)已知CH 4(g)+2O2(g)=C
18、O2(g)+2H2O(l)H 1= akJmol1.C 2H2(g)+2.5O2(g)=2CO2 (g)+H2O(l) H 2=bkJ/mol2H 2 (g)+O2(g)=2H2O(l) H 3=ckJ/mol,将2 可得:2CH 4(g) C2H2(g)+3H 2(g) H =(2a-b-1.5c)kJmol -1答案为:(2a-b-1.5c)kJmol -1(4)1725时,设有 n1mol CH4转化为 C2H2,根据方程式 2CH4(g) C2H2(g)+3H2(g)可得:n(C 2H2)= 0.5n 1 mol;设有 n2mol CH4转化为 C2H4,根据方程式 2CH4(g)C2
19、H4(g)+2H 2(g)可得 n(C 2H4)=0.5n 2 mol。已知 1725时,c(C 2H2)=c(CH 4),所以可得0.5n 1=0.3- n1- n2;由图像可知 P(C2H4)= Pa 、 P(C 2H2)= Pa,由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得: n(C 2H2)/ n(C 2H4)= P/ Pa=10,由和联立可解得 n1= n2= mol。所以CH4的转化率= ,答案为:62.5% 1725时,由图像可知:P(CH 4)= Pa、P(C 2H2)= Pa、P(H 2)= Pa, Kp= = 11013.答案为:110 13甲烷裂解制乙炔有副产物乙烯生成,充入适量的乙烯
20、,可抑制甲烷向乙烯的转化,从而提高甲烷制乙炔的转化率,答案为:可以充入适量的乙烯。29.(8 分)如图 1表示发生在植物叶肉细胞中内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两种代谢反应,图中数字表示反应过程,字母表示有关物质。(1)其中 C代表 NADP+,写出上图编号所代表的物质: D_I_。- 9 -(2)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编号是_。图 2为测量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效率的实验装置简体,实验中其他环境因素保持稳定不变。图 3则是该观测指标的变化数据。(3)实验装置图 2用于观测的指标是_的变化量。(4)图 2装置实验装置在光强 1000Lx时,实验进行 10分钟,则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是_(参照图 3数据)
21、。(5)若每格代表该物质的质量为 1微克,则在光强 400Lx放置 1分钟,叶绿体中制造葡萄糖_微克(保留小数 1位)。【答案】:(1). NADPH (1 分) 丙酮酸 (1 分) (2). (1 分) (3). 氧气(1 分) (4). 右移 100格 (2 分) (5). 7.5(2 分)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 1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A 是H+,B 是水,C 是 ATDP和 Pi,D 是 NADPH,F 是 ATP;G 是三碳化合物,H 是五碳化合物,I是丙酮酸。图 2张液滴右移的距离表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 1表示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
22、的过程,其中 D是 NADPH,I 是丙酮酸。(2)图中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3)实验装置图 2的因变量是氧气的产生量,所以于观测的指标是氧气的变化量。(4)图 2装置实验装置在光强 1000Lx时,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此时装置中液滴移动的距离表示净光合作用量,所以实验进行 10分钟,则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是向右移动1010=100格。(5)若每格代表该物质的质量为 1微克,则在光强 400Lx放置 1分钟,氧气的产生总量为 6+2=8微克,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知,相当于葡萄糖的量为 8180632=7.5微克。30.(10 分)科研人员对这姜太公山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内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市 龙泉驿区 第一 学校 2019 届高三 化学 11 月月 考试题 201901070289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