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201902220299.doc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20190222029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201902220299.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安徽省阜阳三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历史)1.在韩非子看来,道德本身是无形的,对它的评价更多地来自众人之口,因而对众人的“毁誉”一向持不信任的态度,所以,他主张“功大者,有尊爵受重赏”。这表明韩非子的用人观( )A. 突出以“才”用人 B. 重用对国家做出贡献的商人C. 赞成“德”的价值 D. 强调以法用人原则2.某思想家认为:“亲以厚爱关子于安利而不听,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的治国理念是( )A 无为而治 B 礼法并用 C 礼乐仁政 D 严刑峻法3.
2、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4.朱子语类中有这样一段话:“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下列对文中朱熹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吃饭应该追求食不厌精 B.正当的需求是符合“天理”的C.人应该无私无欲 D.天理与人欲是统一的5朱熹曾指出:“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利益)而自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
3、害已随之。 ”在这里朱熹主张( )A天理与人欲不可兼得 B仁义与天理是后天养成的C天理与义利相辅相成 D一切私利是社会混乱根源6.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 ”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2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7.明朝中后期,受心学的影响,一批知识分子跳出了宋儒的框架,他们作品中的人物由达官贵人、才子佳人、孝子贤孙转变为普普通通的市民、商贩、农民。他们傲视封建礼教,鄙视功名
4、利禄,敢于直言。这反映出心学( )A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冲破了宋代理学的思想禁锢C 有利于民主观念的形成 D 激发了个体自由主义思想发展8.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在此认为黄宗羲( )A 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 B 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C 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D 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9.葛兆光
5、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 )A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 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C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D 维新派的“托古改制”10.1821-1850 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 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 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C 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 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11.亚里士
6、多德说,在极端民主政体中,“平民领袖们把一切事情招揽到公民大会,于是用群众的决议发布命令以代替法律的权威。一旦群众代表了权力,他们就代表了群众意志;群众即被他们所摆布,他们就获得了左右国政的地位”。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A 需要分化公民大会权力 B 法律应该体现群众意志C 极端民主背离民主精神 D 平民领袖成为民主威胁12. 公元前 5 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3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 ”这种主张( )A.反映出古希腊法律是习惯法 B.说明了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C.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特
7、征 D.表明知识分子倡导以人为本13.苏格拉底从未留下任何文字,但他死后很快就被誉为许多哲学学派的始祖,甚至一些在学说上大相径庭的学派都宣称他们是苏格拉底的传人.这说明( )A.苏格拉底的门生遍及希腊各地 B.人文主义泛滥需要以公权约束C.人文精神成为希腊的官方意识 D.苏格拉底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14.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展开,基本上局限于社会上层,参与其事和直接受其影响的多半是文化人、城市富有者以及高级神职人员。这一现象表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 )A 缺乏广泛性的群众基础 B 资本主义尚未出现萌芽C 社会上层热衷古典文化 D 封建保守势力异常强大15.1530 年荷兰哲学家伊拉斯谟出版了一本名
8、为男孩的礼貌教育的小册子,书中作者对日常行为方式和社交生活中的礼仪进行了阐述。小册子广泛欢迎,在出版后 6 年的时间里再版了 30 多次。这反映了当时西欧社会( )A. 宗教生活呈现出世俗化的倾向B. 人文主义者追求文雅的生活方式C. 资产阶级注重对现世利益的追求D. 人们用理性精神去探寻社会规律16.中世纪只有教士才有阅读圣经的权利。到了 16 世纪中期,普通教民相信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城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这表明( )A. 教民的宗教信仰发生改变 B. 教皇放松了对教民的控制C. “信仰得救“思想深人人心 D. 教民已有成为教士的权利17.“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
9、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理解为对教会某些弊病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 )A.宗教改革是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B.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运动实质4C.宗教改革是因为教会出售赎罪券而引发D.宗教改革没有对天主教进行彻底的改革18.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据此可知,马丁路德主张( )A. 教随国定原则 B. 强化教会权威C. 信仰即可得救 D. 简化宗教礼仪19.“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者反天主教会腐败、特权的
10、主要目标虽基本一致,但内涵和影响有别。两者互有促进,有先后之序。”可见两者的主要历史作用在于( )A.改变了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 B.强化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C.在不同领域打破旧的精神枷锁 D.构想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架构20.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另立新君)。”这一思想在 18 世纪的欧洲最有可能被用于宣传论证( )A 君权神授的思想 B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三权分立的学说21.伏尔泰在认识论上坚持人的思想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经验,并根据牛顿的科学原理解释物质世界。他的宗教观是自然神论,主张上帝就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这说明伏尔泰( )A 在认识与宗教上
11、坚持理性原则 B 主张宗教信仰自由与思想自由C 认为自然科学应当为宗教服务 D 认为宗教信仰与科学截然对立22.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A 民主共和 B 贵族共和 C 君主立宪 D 君主专制23.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小题目命制不适宜的是( )A.造纸术 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B.印刷术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C.指南针 西欧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D.火药 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524.15 世纪时梵蒂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阜阳市 第三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学期 开学 考试 试卷 201902220299 DOC
